巴菲特在Tesco 虧了四億四千四百萬美元,也是近年來少見的大失誤。
刪...刪...刪...刪...刪...刪...刪...
市場上有三種資金

短線, 中線, 長線

這三種資金彼此相互依賴, 這三種資金都能營利, 只是角度和觀點不一樣

巴菲特這種屬於長線資金的操作手法, 但不代表短線和中線資金要和他一樣才能賺錢

中線資金需要短線資金的運作才能提升營利空間, 長線資金需要短線和中線資金的聯合運作才能拉升

散戶需要明白自己的能力和資金量並選擇合適自己的操作手法, 別把短的做成中的, 中的作成長的

長線操作技術的確是最上層的手法沒錯, 但是你不適合也沒用, 另外短線和中線也不是白痴

證卷市場中的玩家有很多種, 游資, 私墓, 大戶, 創投, 卷商這些人的手法都不一樣

找出適合自己的並不斷的學習優化, 才是重點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巴菲特在Tesco ...(恕刪)

我覺得tesco算是一家不錯的公司,我去英國的時候就很愛去這家超市買東西,我覺得可能是假帳,跟誠信問題,才會讓巴菲特在投資這家公司虧錢。
首先謝謝樓主分享您的觀點
Livermore確實說過 財富只存在於大勢之中,
這是一條大規則,但您對Livermore的思想理解得不透徹,
建議各位股市朋友可以「參考」樓主的觀點,
廣納各種看法再選擇符合自己風格的一種,不必厚此薄彼
大大所言,極有道理,但是您是否也犯了,沒有完整閱讀文章的小毛病,本文末段,我似乎有提及,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能經常犯錯,讓大家當成一個有效的反指標.....我很歡迎批評,但是如果有誤解本文的內容,提出不太適合的建議,原諒我今後不會再回應,也祝您順心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刪...刪...刪...刪...刪...刪...刪...
誠如樓主所言: 「其實都對,也都錯...」本就不適於單一偏頗地僅依賴一方
的分析結論去進行交易. 然而既有的資訊都是過去的資訊, 過去的事「不完全」
能夠用於預測未來. 產業情報是如此, 財報資料是如此, 市場資料亦是如此,
過於偏執某個「面」是沒什麼必要的.

賺或賠這件事, 其實不太容易論定, 用若干金錢換來一張股票, 抱著它, 然後該
股票市價幾年下來跌掉一大截, 這是不是賠呢? 而在買進股票後, 漲了一大截後
賣掉它, 賺到一筆不小的價差, 這又是不是賺呢? 真的很難說. 未來很長, 沒人
講得準是賣掉, 結清損益才對, 還是放著, 一直領股息才對.

既是未來難知, 那麼在當下, 理智地做符合自己需求交易就是了... 多賺少賺、
多賠少賠... 就看開點就是...

dancingra wrote:
誠如樓主所言: 「...(恕刪)

非常認同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dancingra wrote:
賺或賠這件事, 其實不太容易論定...(恕刪)


沒這麼難,很簡單的。就是個人績效是否比大盤高?

比大盤高,就是贏、就是高於平均。也代表這個人投資能力是高手中的高手(或是運氣過人)。

績效輸大盤,就是賠。就算你以為有賺錢,還是賠。因為您失去本該應得卻自願放棄的報酬。

--------------------------------------------------------


在這邊請教一下樓主,您在股海浮沉20年。投資績效有比大盤高嗎?

如果有,那恭喜您。希望您能保持下去。

然後下面的文可以跳過。









如果沒有,那您還要繼續用主動投資法拼搏20年嗎?

只怕20年後,只有政府和劵商會感謝您這40年來的的稅和手續費。而不會有人關心您本該應得卻失去的報酬。

既然您對股神這麼了解,應該也知道他向散戶推薦的唯一方法,就是被動投資法。

如果想了解何謂被動投資,推薦您兩本書:投資金律、漫步華爾街。

希望能幫到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