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是台灣病態的國家,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追捧中國,全世界真的台灣如此,中國的經濟發展雖然不容小覷,不過這樣追捧的在全世界所有國家中還真的只有台灣。是台灣人太沒有國際觀,還是應該把所有媒體抓去再教育?還有把小孩送到中國念大學,我的搞不懂到底能學到什麼??馬克思思想??中國高考狀元申請美國常春藤11名校全部拒,這樣的教育體系台灣人卻把它當寶。台灣人學習態度還停留在最好學習方式就是無時無刻都在啃書,這個國家到底要怎麼進步??
哇~考試100分 wrote:去年中國的GDP增速為6.9%,對於這麼大一個經濟體來說,如此之高的增速十分罕見,據美國媒體報道,假設世界其他國家的增長率都為3%,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6.5%左右,那麼在2029年,中國的經濟體量將達到世界經濟總額的25%,在2050年達到40%,而在2060年左右將超過其他所有國家經濟體量的總和。2029年達到世界25%。只剩10年時間了!很恐怖的一個概念...(恕刪) 照這樣算來,中國2029年每個工廠作業員月薪可達2萬人民幣,白領3萬起跳,超英趕美,真是厲害了 我的國...
看是光明正向的 中國經濟展望 , 所隱藏的負面考量.人生的歷練越久 , 越會對事情的發展有多面向的看法 ..發覺最近幾乎是海內外的媒體 , 甚或是一般人民的想法 , 多是對 中國可見的未來抱持很正面的期待 , 對於 中國政府所大力推動的 一帶一路 , 以及 2025 中國製造 , 有著很大的期盼 , 甚或是懼怕.我自己從小就常常聽到經營貿易的 父親告誡 , 生意的完成不是在接到訂單的當下 ,而是要全盤考量後續的交易順暢 , 物流 , 稅務以及最重要的款項回收 , 才算完成.最近看了一篇中國手機廠商 , 小米準備在香港上市的新聞 , 其中提到 , 小米鎖定日後的手機利潤都會維持在 5 % 左右 , 而其預估的 1,000 億美金市值 , 對比於只有 19 億的毛利 , 高達 52.63 倍的市值獲利比 ( 與 台積電的 17.61 相比 ) , 也凸顯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看好度.中國的經濟發展 , 就好像是一家成立不久的企業 , 業績興榮 , 人氣旺盛 ,前景看好.但也存在 , 低價競爭 , 淨利率微薄 , 客戶債信不良的問題.像是一些政局不穩的非洲國家 , 其領導人連對 中國的負債內容都沒有概念 ( 不知道政府到底欠了多少錢 ) , 更別提他們日後的償債計畫.還有就是一些基礎建設 , 像是電廠 , 鐵路 , 港口 , 道路等等 , 很多都是只有特訂年限的使用權 , 到期後要無償轉移給當地的政府.也就是說 , 有很多的投資 , 都是砸大錢幫一些窮困的國家蓋好設備後 , 要自己想辦法自己營運回收成本 , 不然就是白忙一場.之前看到一篇印度的報導 , 當地的電力公司要聘請社區的年輕女生 , 去收違法私接電的用戶付電費 , 因為正式電廠的員工去收費多無法順利收到錢 , 斷電後也很快會被再偷接上 , 找當地人去收款 , 村民礙於情面 ,回收率會比較高.經濟的發展也常常會是因為人民沒有法治的精神 , 無法落實使用者付費的理念 , 所以才會進展緩慢.由此見之 , 就連當地的政府都無法讓用戶付費使用設施 ( 電力或是建設 ) , 一個外來的企業如何能讓原本就窮困的國外人民繳付費用 ?前天在用午餐的時候 , 聽到臨桌的先生提到 , 她的女兒在 日本工作 , 薪水是 18 萬日幣 , 而教授的薪資是 75 萬日幣 ..但是我腦裡浮現的是 日本政府高達他們年 GNP , 230 % 的負債 , 持續流失的青壯年人口 , 無法保值的房地產 , 退休以及老年的照護問題.政府負債是全體國民年產出總額的 2.3 倍是個多恐怖的數字 , 但是真正用心去關注的人好像很少.最近幾年 , 全球經濟表現的模範生 , 德國 , 其預算也只能是正的 3 %.而如果 日本要完全清償他們的負債 , 最少也要連續 76.6 年達成相同的目標 , 或是大幅且殘酷的削減他們的福利支出 , 才有可能.問題是過去在其經濟體質年輕健壯的情況下都無法達成了 , 現在以及未來的展望豈不更悲觀.我常常在想應該要如何面對現在的局勢 , 感想就是 , 要不是就自我麻醉 , 追求最小限度的確幸 , 不然就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追求原本是簡單 , 或是理所當然的成功.當期的外文雜誌總編寫到 , 因為普及的網路充斥著假新聞 , 所以她們看到傳統出版業的一線生機.眼前的展望或許是暗黯無光 , 但是如果不能堅持到最後 , 就沒有機會看到旭日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