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et0612 wrote:
看來大家好像都推薦終身醫療險呢
可是終身醫療真的是好東西嗎?
保費貴,保障又少(以同樣的保費的話)
雖說只要繳二十年,但老實說,這樣的保障能撐到二十年嗎?
不如把錢留在身邊,買一份足夠的定期的定額醫療加實支實付醫療,
一來保障更全面,甚至更好,另外保費也更省,減清家庭的負擔
而二十年後,你勢必要再加醫療險的時候,這筆省下來的錢剛好可以做這方面的運用
這樣子不是更好嗎?
...(恕刪)
以前我有跟"醫生"討論過這樣的問題 他也覺得買就買少少的定期醫療就好
買終身醫療 無上限醫療都比定期定額差 只要會理財 那些省下來錢以後可以OOXXX...之類的
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終身醫療 我是買到無上限的 繳了20年
以後不用在繳保費 畢竟定期醫療只到75歲而已
(就是看你賭不賭你長命...

而且定期醫療是年年攀升~我媽我之前給他買定期醫療 第一年買3000出頭而已 現在才買第3年吧
一個月要繳快4000了..只是定期+防癌+100萬意外(75歲後沒有)而已 壽險只有30萬...
我媽現在60..他現在沒賺錢了 也沒積蓄 他繳的出來嗎???
再者 計畫趕不上變化 你省下來的終身醫療繳的錢 萬一理財投資失利 或是某些原因等等
那時候會有錢再去繳保費嗎???以後60幾歲才是繳費高額的時候怎麼辦

我會把醫生框出來 因為醫生有錢 所以他不用擔心以後的醫療費
我不是醫生 我賺的錢也很少 ... 雖然幾千元 對我也是負擔蠻大的
我可不敢賭啊.....(有人說保險也是賭博)
如果以後兒女不孝 不幫你繳這個定期 那還不如趁自己還有能力賺錢時 先把醫療費繳繳吧
另外我以前試算過 (隨便算一下) 就是用我的現在買的終身醫療保費繳20年的錢
跟我到75歲定期繳的錢加起來 實際上差不到萬把元吧 我記得差距蠻小的
感覺只是分期讓你分比較久而已 所以說多省 也沒省到哪去..至少差不到萬把元 一個是只到75 一個是永久
當然除非短命是例外的...

投資型保單也是 很多人都覺得要分開 不過我把投資型保單當做存退休金 要短期投資就買基金股票
而且投資型保單他的壽險額度很高 拿錢去繳純壽險還不如存起來 也有壽險額度...


所以我覺得沒有誰對誰錯 純粹是商品適不適合自己個人~因為想法觀念 家境不同 到最後都會淪為筆戰嚕

planet0612 wrote:
fer50 說的沒錯...(恕刪)
實支實付醫療險 業者擬停售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6-08-28/聯合報/A12版/財經】
金管會規定,今年十月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比照「日額型醫療險」,以繳費單據的影本也可理賠。壽險業認為,此舉會提高道德風險,部分公司考慮不再接新投保件。
壽險業者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是採所謂「損害填補」精神,即花多少賠多少。但十月起,金管會保險局改用新規定。壽險公司指出,目前壽險公會爭取「新原則」只能適用十月起承保的新保單,若回溯既往,舊保單統統適用,壽險公司的理賠成本會擴大。
壽險業者說,開放「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可用影本理賠,理賠道德風險會更高,也就是說,有心人士買實支實付保險,用來詐騙保險金的「投資報酬率」比日額型還高。
三商美邦及南山人壽都考慮十月以後停售。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費用和保障內容都是有很大的差別,
例如:
一個十歲的小孩購買倍數型終身醫療和定期醫療來做比較,
把這二者的差額單單存起來,
定期醫療可以用至53歲,
若有去做投資,
在3%的報酬率下,
可以用至75歲,
以上例子是沒有保費優惠的狀況,
若有保費優惠的時候,
在不做投資的情況下,可用至66歲,
若在3%的報酬率下,可用至99歲以上,
所以真的有必要買到終身醫療嗎?
值得深思的問題,
至於要如何規劃呢?
從需求分析去做起吧,
而不是從預算去決定需求的,
從現有的財務資源去規劃,
而保險只是在保護我們的責任和理財目標的,
所以不應該浪費太多成本在單一金融商品上,
大人的保障應該優先於小孩子的,
而在醫療險的部分,
日額補償收入的不足,
實支實付是補足健保不足的部分,
保險不是隨便買的,
買錯保險還不如不買。
今天有一篇文章在介紹定期和終身的差別,
可以參考看看囉..^.^..
http://mag.udn.com/mag/m_forum/storypage.jsp?f_MAIN_ID=61&f_SUB_ID=161&f_ART_ID=115355
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