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37 wrote:
自由貿易將生產方式全...(恕刪)
說點不同的看法!
全球化並非自由貿易的結果。相反的,為了打破貿易壁壘才是進行全球化的目的。換言之,消費國必須透過對接貨幣交換體系才能獲取強買生產國的商品與利用資源國的物產。透過商品的流動增量帶動更大的貨幣流量,消費國可以非常低的價格買到生產國的商品,這意味著消費國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貨幣升值與低價進口商品)。
所以,全球化的效率表現在兩個地方。消費國透過金融系統釋放的流動性與生產國的高度工業化水平。如今美國開始收緊流動性,生產國將發生資金斷鏈的風險。換言之,受益於全球化的低成本資金與低價商品將成往事。
若按我的模型分析,美國的盟友將承受高物價,中國的夥伴將承受高利率。前者為美元貶值的影響,後者為人民幣升值的影響。簡言之,中美正進入生產國與消費國的互換過程。上次是美元取代英鎊。
但是,由於本輪的中國無意繼承美國霸業。個人預估過去數百年的西方發展模式將有所改變。即原本的倒三角型模式會轉化為正三角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