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逢甲夜市商圈,拆除逢甲大學圍牆,真的能發大財?

店租---租金太貴~導致店家東西要提高價格才能維持營運

交通--公有停車場數量不足~私人停車場收費標示不清、距離也與商圈過遠
路邊摩托車停的亂無章法...導致行人行走困難(大路那邊)

住宿--一日套房到處開,反而壓縮正常繳稅符合法規的合法旅館業者生存空間

食物好不好吃或者創新不創新...其實也沒那麼重要!!
畢竟台灣小吃好吃眾所皆知!!大家去都是要一個感覺問題
總不能堂堂逢甲...路邊都夾娃娃機~大家都賣一樣的東西


總結--商圈還是要有背景透明有專業背景的自治委員會運行
政府在輔導及興闢硬體公共設施~這樣才會成長!!!
停車一次400我沒遇到~
但200好像是普通價位了(還是很無言)而且還很遠...
台北東區停車一小時60..台中逢甲可以收到200/次!!真的很敢
而且這些私人停車場有開發票嗎???
fish oil wrote:
塞個鬼
會塞的原因是因為晚上流動攤販擺攤至少佔據快一半的馬路
早期還會靠牆壁擺人就做攤位旁邊休息
現在擺久了 還要後面留空位讓他們自己坐著休息
才會塞成這樣


真的,小弟1989年讀逢甲的時候還沒有這些流動攤販,沒有塞的問題,2000年後有機會再去發現怎麼文華路半邊不見了,覺得一整個莫名其妙
停車位少,私人停車場遠又亂開價
然後夜市內一堆手機殼店,吃的東西又都差不多
最後一次已經是2年前的事了,反而一中還比較好逛....
二十年前逢甲夜市沒這麼熱鬧時,路就這麼寬了,現在從很熱鬧下滑一些,就說要拆除圍牆解決…
那個時候逢甲大學就想賣掉校地去偏遠一點的地方蓋大一點的校區,因為這邊無法拓寬校地
結果附近的居民反對施壓,說搬走沒學生會影響他們的生計,現在為了生計則改要拆學校
攤販經濟本來就不是一個政府要做的"正事"....夜市如同傳統市場,差別只在於"白天"與"晚上".....凋零只是早晚的事....

大韓吉利 wrote:
為救逢甲夜市商圈,拆除逢甲大學圍牆,真的能發大財?






奇蹟
是逢甲大學大門口到 地瓜球/MINISO 那一段嗎?那一段確實非常塞

不想那邊塞的人,都會改走歡樂星通出去,但外地觀光客就不知道怎麼走,會塞在那邊

拓寬也不會發財的,經濟衰敗指數:娃娃機店,愈來愈多。


逢甲夜市最大問題是:

1) 沒有可以休息坐的地方。

除了碧根裡面座椅(但座位太少,且禁帶外食)
校門旁邊7-11外面幾個座位
逢甲路上少到可憐的座椅

根本沒有一個可以坐下來休息吃東西的地方....

之前歡樂星樓上蓋了日式休息場所,結果後來租給了燒烤店,沒去消費不能坐。花大錢造的景觀樓梯也拆了,真不知道在搞什麼,有那麼缺錢嗎。自從那個不給人坐,人氣就開始大幅下滑。

這就和一中街最大差別,一中街雖小,但很多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


2) 東西貴

吃的、喝的,漲不停。
根本觀光客價,專宰凱子的,本地人很多攤子都不想買了。

手機配件店一大堆,全是黑店。
現在網路購物這麼發達,賣那種坑人價格有什麼意義,傻子才會被坑,還不如薄利多銷。

衣服鞋子倒還算公道,有的坑,但也有便宜的。

逛夜市最大樂趣:看美女帥哥、撿便宜

結果東西那麼貴,年輕人、大學生哪消費的起。
然後路上年輕正妹少了,都是老人,逛這種街還有什麼樂趣,就是有錢人也不想來了。


3) 機車亂竄,汽車並排違停

很多腳殘的,非得騎進去。
走路還要提心掉膽,擔心被撞,都不能安心逛街。

還有很多付不起停車費的,硬要開車,在那邊路邊違停。
福星路走一走,就有違停的汽車擋住,警察也不抓。


如果體力尚可的話,其實可以停遠一點,騎 iBike 腳踏車過去,那邊有一個大型的 iBike 站點。

或甚至停遠一點,坐公車、計程車 過去,也都比那邊停車費便宜。那邊的停車費太坑了,不值,而且假日光是塞車就氣飽了。
文華路在民國70幾年的時候,是公車會走的道路,後來才轉到福星路。圍牆外側那邊的商家乍看之下離道路很近,其實很多都是騎樓一直外推的結果,白天往上一看就知道了。
是該整頓,但覺得拆了也無法改善什麼
流動攤販擺攤真的是會塞的原因之一
且越來越貴又沒特色加上大陸團客減少、停車費亂喊價我想才是人潮變少的原因

拆了牆...看來舊校門也會被拆除
只剩回憶


差不多的主題一職重複,一下新崛江、一下東區、一下又逢甲。

階段一:不就是房東漲店租=>店家無利可圖=>店家偷工減料=>客人不來=>店家倒閉
階段二:(新店家進駐=>新店家倒閉)^N次=>房東降租
階段三:房東降店租到合理階段=>店家有利可圖=>良性競爭品質提高=>客人增加

現在就是在第二階短尾,至於會不會回到第三階段,只要位置不差,應該不難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