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7 三商壽長抱現在入場?

roob wrote:
但是真有那天股東就要有血本無歸的覺悟了


公司倒了,是股東損失,與存款戶/保戶毫無關係.

金管會主委都公開在國會大聲說了,政府會100%買單,償付到底.

我要是投資人,這一檔股票,我會認賠殺出.
不應該投資倒數第3的公司.

這是家族企業,經營績效不好,且最高管理層是永遠不會換人的.
這支之前有人問過了,建議樓主爬文,糟糕的股票糟糕的經營團隊,捨不得賣又不會管理,跟剛成立時有美商專業團隊在的時候完全不同。
Katong wrote:
公司倒了,是股東損失...(恕刪)

銀河流星 wrote:
如果金融危機在來,...(恕刪)

別怕別怕,金管會要求現金增資了,會繼續增

Katong wrote:
公司倒了,是股東損失,與存款戶/保戶毫無關係.
金管會主委都公開在國會大聲說了,政府會100%買單,償付到底.
我要是投資人,這一檔股票,我會認賠殺出.
不應該投資倒數第3的公司.
這是家族企業,經營績效不好,且最高管理層是永遠不會換人的.




還好啦,三商感覺得滿正派的啊,你危機不入市,那要等到貴才入市嗎?

大家的看法都有它的論點,你自己要有一套操作心法。

當時大家也是說台汽電不好,看了網路神人,叭啦叭啦,然後我就賣掉了,現在就買不到當時12元還16元的價位了。


但我不會買三商壽,我是買三商,一來是它還有配息,適合長期作戰,等到壽險的疑雲風波過去了,我想它股價就會回來了。


壽險,根本超好賺的,一張紙跟你換二十年的現金流,(一世情),只是因為法規還有匯損,以致它虧損,


依照台灣人愛買保險NO1,早晚股價會回來了,不用擔心。


如果擔心,設停損就好了,沒有什麼好怕的。









lcvs1214 wrote:
壽險,根本超好賺的,一張紙跟你換二十年的現金流,(一世情),只是因為法規還有匯損,以致它虧損,

這是見仁見智.

先不說倒掉的本國壽險,或許有人謀不臧的掏空.

如果好賺,這麼多外商退場,甚至以1元價格賣給元大,賣給中國人壽...
一門好賺的生意,免費送給人,只為了脫手.

Katong wrote:
這是見仁見智.


當然是見仁見智,一樣金融業,有人做的好,有人做不好,保險也是。


保險不用怕倒閉耶,很多公司還是願意接收的,因為現金流也是流入該公司啊。

我們家的幸褔人壽倒了還不是轉到國泰人壽,不用太擔心。



至於壽險好不好,其實是好的,不然大型金控幹麼都要有壽險業務呢? 有每個人每月繳交保費他們才能拿去投資啊。

壽險虧損就真的是金額太大,國外因升息導致債市下跌,加上匯損,以致虧損。


如果壽險那麼不好,開發金怎麼會吃下中壽呢? 台新金怎麼一直想要有個壽險業務呢?

當然目前的時空背景,壽險因為法規要求,目前不是那麼看好,加上三商壽它沒有金融業的加持,所以它的受傷程度又比傳統壽險公司來得重,但也就是來得重,所以才便宜啊。


我還是建議你買三商,三商裡80%的獲利來自三商壽,20%來自民生(飲食、醫療...等),今年也是配0.5。


未來還有美廉社上市,股價可以期待哦,以上個人簡單分享,請卓參。




lcvs1214 wrote:
保險不用怕倒閉耶,很多公司還是願意接收的,因為現金流也是流入該公司啊。

你只提到結果,沒提到重要的前提.

從以前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家金管會盯上的問題保險公司有任何其他公司願意接手.
過去幾十年,一家也沒有.

那些被接管的保險公司是已經爛到根部,是已經在資本市場找不到人願意接手,
全都是沒藥醫的殭屍公司.
最終走投無路,政府毫無選擇地被迫接管.

問題保險公司全數都是在政府接管以後,
政府公開招標,以政府賠付金額多寡為基礎,賠付金額低者得標.
政府是必須掏錢出來給得標公司的.
每一家問題保險公司都由政府賠了幾百億元以後,才被接手.

還有金管會必須給予接手保險公司監理假期,允許它可以做其他保險公司不能做的投資,
例如投資信評在BBB+以下的債券,還要給予各種財務數據監理標準放寬.

基於政府賠錢,政府給予監理假期的前提,才能將問題保險轉手.






Katong wrote:
你只提到結果,沒提...(恕刪)


k大

總之我可以完全不用再擔心保單血本無歸的問題嗎?


xpotter wrote:
k大總之我可以完全...(恕刪)

其實保單沒問題的,政府假如不買單保險公司,遇到問題是全台灣的保險公司都要倒,我們一堆人的保單都是躉繳,現在都隨時可以解約,假如政府確定不會救,一有風波大家解約沒有保險公司承受的住,哪怕是有10%以上

我只是剛好是保戶,所以來看看股東們
我堅信,未來有波動的時候政府不救隨便一家,信心崩潰沒有一家不倒,他們資產太龐大變現沒這麼容易。
請各位板友留意一下,現在金管會針對的問題,是(淨值除以負債的比率過低)的保險公司,並不是經營有問題或者是虧空等的疑慮, 只要資產重新適當調配 ,不用擔心短時間內倒閉的問題。 淨值除以負債的比率過低,只是表達公司玩的槓桿太高,需要把自有資金提升,提高這個比率對大股東來說,就會有增資的壓力。 去年底這家公司才剛辦過現金增資,今年如果又要再辦一次, 以目前低迷的市價來看,必須大幅增加現增的額度才有意義,可是對大股東來說,他願意掏出更多的錢嗎? 這是一個沒有金控富爸爸下,獨立壽險公司經營的困境。 另外一個解決的方式,就是期許今年公司能夠大賺錢,保留盈餘 就會增加, 如此就能夠提高公司的淨值。這一點目前看來機會不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