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wrote:抱歉我還不認為我能...(恕刪) 我也是從價差交易轉變為長期持有的,這其中的酸甜苦辣,非親身經歷,很難真的體會吧,低買高賣誰不知道,真有那麼容易,股市不會有輸家的,如果您不覺得能預測出股價漲跌,那何以預知股價漲翻倍就是高呢?,,舉剛那個15元買進(剛馬上去翻出交易記錄是買在15.8元)確定是買150張沒錯時間是在2006年,當年如果沒記錯的話是配1.x元的股息,因為想賺價差漲起來就賣了,多年後的現在,它現在都每年配8塊到1x元股息,股價都300-400在跑請問價差交易真的能抱得住嗎?這漲2x幾倍的交易記錄(還原權息應該超過30倍),我已經保存13年了,用來時時警惕自己如果想賺價差,低買高賣時,就拿出來打臉自己,當然長期持有也未必能抱的住,這也是我時時提醒自己的地方,投資這條道路上,需要有面對錯誤時,坦誠面對錯誤心理準備,如果有了,必然犯錯的假定,那在設定投資決策上,就能夠擁有容錯的準備,如此,在投資策略上,自然會採取多面向考量,採取各式各樣的情境模擬,就是我比諭的(最佳的準備,最壞的打算)用各種方式,來避免投資損失,這也是個人,越來越少價差交易(也好幾年了)不以股價漲跌,來做為賣出股票的依據,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個人經驗,價差交易很容易犯錯(因為需要時常換股),而犯錯後又很容易產生虧損,簡單講,就是容錯率太低了,假如能找得到好公司後,又能估的出便宜股價,在這種情況下這等同於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保護,假使看錯時,也比較能避免或盡量減少損失然而,當做出投資決定是正確的選擇時,卻能擁有令人感到滿意的投資報酬率而且,當您抱著這些好股票時,這種長時間的享受,投資獲利的成就感,這種賞味期限,是只要股票持續持有中,賞味期限就持續著以上個人投資經驗,提供給您參考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wrote:我也是從價差交易轉...(恕刪) 我講我爸的例子紅圈買進1992年買進至今2019年一張都沒賣....好幾次可賺倍回來,不過看他老神在在領股利沒什麼抱怨!看來都沒賠了吧~但是該公司2008年股利就差到現在,真想和他說讓我操作看看!!總結:公司方向或分拆都會影響未來股利...
灰狼01 wrote:理想大抱股的功力真...(恕刪) 是不是我的表達能力出現問題,那家2006年15.8買150張的公司股票,當時仍還用價差交易買賣股票,賺點價差就賣了,當時就是以為自己會低買高賣找到好股票了,想價差交易,賣出後等了許久,沒敢再買回來,可是它之後完全沒機會讓我買了,但其實我很喜歡這家公司,所以有持續追蹤現在它股價300-400在跑,我留交易記錄是留著打臉自己,別想低買高賣賺價差了有本事找到漲30倍(還原權息)股票,沒本事抱的住,還想賺價差這故事是要提醒自己是犯下多大的錯誤,我是說我買過漲30倍的,但我沒抱住它您是不是誤會了,,,我目前沒持有這家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