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有買債券的經驗嗎?

me5888 wrote:
難道標的物是期貨?(恕刪)

我是買進一些,打算下次能源危機時再賣出
因為我大概10~20年左右會發生經濟風暴+10~20年左右會發生能源危機.
不過這一支我只買一點

我還有買其他能源類理財品的各買一點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不然萬一發生雷曼事件我就倒大楣了.
-----------------------------------------------------------------------------------------------------------------------
vivian93 wrote:
影片內容其實滿多錯誤跟誤導的(恕刪)


我以前學生時代,有同學打工剛好在保險公司做客服
上面影片內容跟他說的內容也是差不多
第一年可以拿100%傭金,你怎麼投資都是很難賺
但影片也提到現在傭金已經沒有100%了

台幣通貨膨脹率約2.25%
儲蓄險感覺了不起就是抗通膨而已
kissfood wrote:
台幣通貨膨脹率約2.25%

以下是官方數據,與你的理解有不小差距.

除了民國97年以外,從未超過2%.
有兩年不但沒有通膨,還是通縮.


(三)通貨膨脹係經濟學名詞,並無法定衡量指標,一般常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衡量通貨膨脹率

kissfood 其實我觀望債券好一陣子了,上個月剛好遇到恐慌性賣壓才用低於票面價購入。買的都是美國大型銀行公司債,我個人認為相對比較安全。我是不碰投資型保單,那是銀行雙重剝削的工具。但是我買儲蓄型保險,台幣美金都有是固定利率也都繳清。考量的點是我有孩子將來不管出國留學或是結婚買房,我都可以不管手上投資商品的盈虧狀態可以立即拿出一筆錢幫忙。我懂的投資商品並不多,理專推薦的也不會 照單全收,但是絕對只買自己了解的產品,你說的ETF我會花時間研究一下,很感謝你的經驗分享,也祝大家都賺錢!
期貨換倉不會耗損嗎?

放到天老地久?
kissfood wrote:
我以前學生時代,有同學打工剛好在保險公司做客服
上面影片內容跟他說的內容也是差不多
第一年可以拿100%傭金,你怎麼投資都是很難賺
但影片也提到現在傭金已經沒有100%了


最早的保險傭金率確實沒有甚麼規範,
但是現在的傭金率都已經被主管機關(金管會)規範了。
不可能會有100%傭金率的事情。
而影片中刻意把業務員領傭金這件事塑造成十惡不赦,
這也是一種嚴重的誤導。誰工作不是為了賺錢呢?


kissfood wrote:
台幣通貨膨脹率約2.25%
儲蓄險感覺了不起就是抗通膨而已


台灣通膨率其實沒你想像的那麼高,
前面有網友貼出數據來了,
過去20年台灣的物價指數年增率其實很少超過2%,
大部分都在0.X%到1.X%左右。
2%以上的大概是30年前的數值了。
問題是30年前的利率跟現在的利率也不一樣。
所以不能拿來相提並論的,
事實上如果手上還有30年前的保單現在還有效的話,反而是賺到了,
因為30年前的保單預定利率大概還有6%左右的水準,放在今天的環境中是很高的。
而且除了保險,你大概也找不到其他有哪個東西能保證30年甚至50年80年的利率維持不變。
複利效果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複利再加上長時間累積的效果。
Katong wrote:
以下是官方數據,與你(恕刪)


【房價】沒有算入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算通膨,應該加入房價,
這樣算起來會超過5%,特別是房價與其他物價相比高很多。

民衆感受的不是只有食物與娛樂的價格,房價是真正的痛苦所在,
但是官方一直跟你説CPI,將其誤導為通膨不超過2%。
Biggest King wrote:
【房價】沒有算入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算通膨,應該加入房價,
這樣算起來會超過5%,特別是房價與其他物價相比高很多。
民衆感受的不是只有食物與娛樂的價格,房價是真正的痛苦所在,
但是官方一直跟你説CPI,將其誤導為通膨不超過2%。


房子並不算消費品。
在CPI中,以房租取代房價是合理的。
因為你不太可能會每年都買房子,
但是你可能每個月都要繳房租。
而且真正反映到日常生活消費水準的,
也不是房價,房租才是主因,
店家會因為房租上漲而成本增加,導致商品的售價上升。
但是房價的漲跌跟店家的成本關係並沒有很大。
因為店家不可能常常換店面。
我對債券完全不懂。但是現在利率是0。你有沒有想過升息後你的債券價值會不會變。
我是直接引用維基百科,資料可能有誤SORRY~


台灣的物價每年都在漲漲漲
約20年前,我學生時代
當時一天零用錢只有50元
我常去學校門口買
1份雞排25元
當時知名連鎖飲料店休閒小站700CC紅茶一杯10元+珍珠5元
當時知名連鎖飲料店休閒小站700CC奶茶一杯20元+珍珠5元
統一科學麵當時一包3元
超商茶葉蛋當時1顆3元
統一蔥燒牛肉麵12元
搭和欣客運/統聯客運台中<->台北單程票80元
高鐵台中<->台北學生單程票350元

現在的台灣台北物價,我覺得比英國倫敦高
我自己利用台灣護照免簽去倫敦旅行178天
那邊的物價真的所得與物價真的讓我驚奇

基本上超市/美妝/精品等......
倫敦物價很難超越台北物價
因為倫敦物價太便宜,不小心手滑買到80公斤
我從倫敦寄SNOWL海運回台灣家門口,
每30公斤收30英鎊=每公斤約40元台幣.
英國也有類似台灣健保制度,叫做NHS.

最後投資債卷前,可以好好研究雷曼事件

P.s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Biggest King wrote:
【房價】沒有算入CPI(恕刪)


消費者物價指數 不等於 通膨。
政府每次都說通膨不大,將CPI等於通膨,誤導大衆。

應該編列【通膨指數】,將民衆所有可能的消費都納入,才可以反應通膨的全貌。
通膨指數比較像台灣的綜合股價指數,所有的股票都計入 ,臺積電就像房價。

道瓊指數就是CPI,只采用一部分,比較容易失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