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港缺櫃缺工問題不解,股價很難說就這樣到頂了歐美要放假了,放假前因為前述問題而沒收到的東西還不是要等到有空櫃才會上船,貨還是要叫要拉,等到2月亞洲放假,攬貨商放假前更坐地起價這種情境已經偏離常態的循環太多了,好多年才偶遇一次,不把握就不要懊悔
k99312 wrote:塞港缺櫃缺工問題不解(恕刪) 太貴頂多不要過節而已,而且航運之前還倒閉一家大公司就是船太多技術門檻小,不然也不會5年才輪到一次,這種特性和dram,被動元件一樣。10月初看出要大漲的是先知先覺等市場過熱才進場就是後知後覺拉
這好笑航運是沒甚麼技術門檻拉,只要減低成本就好,與碼頭當地黑白兩道關係良好更好,韓進倒閉是他財務控管有問題,跟他船多船少或是技術門檻一點關係都沒有2008年那時候都熬過來了,那時候船就不多?拿被動元件跟DRAM比也好笑一個是時代科技趨勢,一個是一時的趨勢造就一時的英雄航運類在2020Q3Q4的表現跟往年相比完全就是常態分佈外的狀況無法用過去的經驗來解釋甚至預測未來都到了擦鞋童都知道要買的程度,但你看到泡沫要爆了嗎?高還可以更高,低還可以更低會怕就下車 不怕就坐穩自己抱著優越感高潮就好看出趨勢自以為是先知不代表了解這個產業
航運股就和颱風天菜價大漲一樣,雖然菜變貴但還是要吃,但可以少吃一點,加上目前是歐美聖誕節還有大陸年底歐美聖誕定單大增影響船櫃供需不足才會單月獲利大增,這邊追航運股剛好是相對高點別不信邪。我股神不是叫假的。
beautiful in white wrote:張飛打岳飛似是而非(恕刪) 景氣循環股就是要買再公司賠錢時然後賣再公司大賺錢時。目前只是因為歐美過年和疫情效應所以3,4季貨櫃運費大漲。目前碼頭缺工歐洲有一萬多個貨櫃卡再碼頭沒處理。後面就沒有這些需求,獲利一定會大降,可以參考口罩股情況很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