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kHuang wrote:
我覺得是併行的拉年輕(恕刪)
房子的風險就像在股市挑股票一樣
但是股市可以買大盤指數分散風險, 房子可不能啊(雖然可以買REITs, 但報酬率目前並沒有股票好)
有人覺得買房賺的多, 那是因為"房貸就是一種開槓桿的行為"
賺錢都是事後諸葛, 因為過去十幾年房價一直在漲, 買房都賺了, 能反證槓桿是對的嗎? 不能
如果十幾年前就持續買入大盤指數(例如0050), 且還用衍生性商品開五倍槓桿(就像買房頭期款只要1/5的意思), 現在絕對賺的比十幾年前買房還多得多, 那是不是也能證明買股票就是該高槓桿?
買房是看需求, 並不是不買房就會變魯蛇, 而是不投資才會變魯蛇, 買房只是一個投資的手段而已, 像我的人生目標就是累積資產退休後旅居國外, 這樣在台灣有多少房產對我而言不重要, 房產有流動性較低的問題, 脫手並不像股票這樣方便
百達斐麗PP wrote:
公平不公平攤開手指來看就知道了,
如果覺得不公平更要努力才對。
資本主義時代賺錢就不是光靠努力來的
我並不是排斥努力, 但機運更加重要, 努力只是增加機運的方法
好比說最常聽到長輩講, 小時候經濟多差, 當年多麼吃苦耐勞才能有今天成就, 似乎把所有成就都歸功於自己的努力
但實際上呢? 假設這個老人生在柬埔寨好了, 經過1960年代的越戰波及, 或1970年代紅色高棉時期的破壞, 我就不信還能把成功歸功於自己
像現在柬埔寨人均GDP才1千多美元, 難道是他們努力比旁邊的泰國少?
我也不是像宗教一樣, 希望藉此讓人懂得感恩, 或是認為要努力上世界更公平一點
世界如果公平, 那人之間就不存在競爭, 世界也不會進步了
驅動世界進步的是慾望, 而不是義務
在慾望驅使下, 資本主義的巨輪轉動起來就沒辦法停止, 就算只要稍微轉的慢一點, 迎來的就是世界經濟崩潰, 直到有一天新的主義起來取代資本主義為止, 但在那之前, 人類會經歷貧富差距擴大, 財富權力L型化, 成為有錢有權人的難度越來越高, 而取代資本主義的新制度絕對不會是人類以前的任何制度, 什麼時候會發生呢? 如果你現在還沒50歲, 或許人生下半場會看的到, 希望到時候我會知道要怎麼處理我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