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扼殺創意的元凶?

kobeloser wrote:
老共那邊要對抗全世界的人才
我是相當不看好


美國 + 歐洲,再加上台、韓人口數,還沒大陸多 ....
jeel54321 wrote:
美國 + 歐洲,再加...(恕刪)

這個不是比人多(要比印度人才也很多跑去美國)
歐美的研發+亞洲的生產管理
不是台灣挖幾個人就可以追上的
我想他待在TSMC的那段時間,我也在竹科半導體廠待過,那時候(民國80年代),確是台灣半導體最輝煌騰達的年代,就連清潔人員、保全都是正式員工,都可以配股,等外界發現原來半導體造就竹科一堆富豪後,開始限制配股、員工認股、薪資、甚至連配股認股一發到員工帳戶內,國稅局就用當天收盤價當作公司分紅的認定基準,每個員工隔年要繳交的所得稅高的嚇人。
2330的技術比起同為竹科其他半導體廠高太多了,不可能當時高中生就可進入2330去參與設計、研發、debug....,就連要去當OP,至少都要有英文辨識能力,別忘了,台灣有些高中畢業生,連26個字母大小寫都還不會寫、念。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xpotter wrote:
晶圓代工—扼殺創意的元凶?

不是的,
晶圓代工—實現創意的幫手!
說代工就沒創意的人,應該沒寫過論文吧?
能出論文,不就是前人沒有做過的?
難道只有藝術之類的東西才叫創意?
製造業的創意就在提昇效率,台積電沒創意,
難道每年出那麼多專利論文,都出假的?
至於去輪班的機台工程師,這本來就是這樣。
難道你以為MS裡面每個人都在研發Windows架構嗎?
大部份的人其實大多在維修driver,寫補丁,補安全漏洞,
寫這些東西是能有多少創意?

「創意」是什麼?先定義清楚再來討論吧。
xpotter wrote:
印象中提到晶圓代工產業有多糟、多沒創意的苦工、老外不做的髒活台灣搶著做、台積電工作環境差、前途無亮,記得還拿當年的「好」公司中鋼來比較。


台積電不是只有顧機台的員工, 有研發新製程的員工, 也有掃地的阿姨...

若單指無塵室內顧機台的第一線工程師, 扼殺高階人才創意可以成立, 但第二年年薪即可破百, 再差的環境也很多人搶著做。
若指研發先進製程的研發人員, 則扼殺創意根本不成立, 沒創意怎麼推進先進製程。

不要一葉障目, 拿無塵室中顧機台人員的工作日常, 推敲整個公司其他研發單位人員的工作內容。
你會飛
人家也會飛
不要老是用自已有限的能力
去度量別人無限的可能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那為什麼

台積電

不請便宜的大學生來上班????????

年薪要給幾百萬的甚至上千萬的碩博士


你開個飲料店 薪水給10萬一個月

結果 一堆空姐 模特兒 都來應徵 當然也有相貌平平 身材一般的

工作只要收收錢 泡泡飲料 誰都會做

你會怎麼選 反正都要花10萬 當然選 空姐 模特兒
xpotter wrote:
這標題若跟我接近年代(恕刪)


天馬行空的創意是沒有用的。
世界需要的創意不多,要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及地點提出才有用。
jack老大 wrote:
一堆頂尖碩博士去台積電做一般大學學生就能做的事

這結果就是其他行業很難看到頂尖人才


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

因台積電的研發不是碩士就能進的

大部份的碩士,即使是台清交碩士,還是進fab,fab本質就是工廠生產要求的瑣事

這篇的年代還在台積電還沒有獨特的競爭力的年代寫的~

其實台積電研發分工很細

一個博士只專注研發一個小領域然後贏過別人

如果沒有GG的林本堅,就沒有浸潤式曝光機,ASML就不會贏過Nikon與Canon

是台積電的林本堅讓微縮製程續命的~

157光源一直開發不順,沒有193I就麻煩了
Roadmap 就不是現在的情況

台積電的CMP是自己研發,其他都是向IBM買授權,台積電的CMP機台有自己改過,別廠買不到,我在聯電當處長的同學跟我說的

台積電的封裝贏過三星也是真本事

這樣說好了

在GG打掃的清潔工人,會抱怨GG的清潔也跟別廠差不多

在GG工作的產線工程師,也只會抱怨跟其他工廠一樣的工作

在那個位置看到的視野是不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