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0050的指數追蹤能力為何比006208還差?

nijawang wrote:
更新一下〜在線上留言(恕刪)

006208蠻冷門的。

我以前買0050,前陣子開辦富邦定期定額才改買006208。一來因為富邦定期定額只能買他自家的,二來是因為管理費便宜些。我上文所貼績效圖,也確實小贏0050。

看你算得眼花撩亂的。若以淨值(不含息)來比績效,0050與006208一年除息兩次,兩者除息日又不一樣,比半年、一年、年度至今,怎會準?
ayz847 wrote:
先佩服你的追根究底的(恕刪)
跟賺大錢、小錢無關〜
只是要搞清楚投信公告出來的數據就要相信嗎?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nijawang wrote:
只是要搞清楚投信公告出來的數據就要相信嗎?

打擾了,請繼續。
wangxyz wrote:
看你算得眼花撩亂的。若以淨值(不含息)來比績效,0050與006208一年除息兩次,兩者除息日又不一樣,比半年、一年、年度至今,怎會準?
感謝提醒!
股價加上配息後的績效如下。
只是元大公告的值,我還是算不出來,不管是用股價+配息,還是淨值+配息…
一年、年度至今,二支都已經包含了整年的二次配息,
所以拿來比較應該還OK。

 
只是就公告的數據來說:
1、元大有點偷吃步,拿含息的績效來跟不含息的台50指數比。
2、富邦用不含息的淨值績效跟台50指數比是OK。
     只是拿來跟0050公告的績效比較時就弱掉了〜
3、應該都要拿含息股價績效來跟台50報酬指數比較,但為何不是呢?
 
大概就這樣了,疑問也釐清了〜
不好意思浪費大家的時間…
 
只是業者不改,政府不要求之下,也只能讓業者各自表述了!
會再跟元大確認一下他們公告的值是怎麼計算的。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消費者要有所覺醒
國內的金融業者才會進步

加油吧

我直接買VT放棄國內的業者
好想放假
我愛Keroro wrote:
消費者要有所覺醒
國內的金融業者才會進步

加油吧

我直接買VT放棄國內的業者

美國不是要收 30 % 的稅 ... 嗎?

「外國人」要填哪些單子 ( 如何退稅 ) ...

『我』不知道 ...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nijawang wrote:
3、應該都要拿含息股價績效來跟台50報酬指數比較,但為何不是呢?

因為報酬指數是夢想...
現實來說,在ETF的的除息日以前從投信的券商就已經扣了手續費, 到散戶手上也要再扣一次再加上要扣稅.
再投入又要扣一次佣金
扒了好幾層皮再比較會好難看
樓主有用心喔!👍
水云 wrote:
美國不是要收 30 (恕刪)



就算要30%的稅
我也選擇放棄國內的標的
VT大概每年配息2%多,30%的稅就是差0.6%-0.7%的金額
0050的總管理費用0.43%, VT 為0.08%
實際上等於多花0.2%的費用
買到涵蓋更多市場的標的
我覺得很划算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同
有人資金不夠或是信心不夠離開國內
那至少不要買一些奇奇怪怪的ETF
每年一次複委託VT也不錯
好想放假
我愛Keroro wrote:消費者要有所覺醒
國內的金融業者才會進步
 
加油吧
 
我直接買VT放棄國內的業者
其實我也有買不少美國的全市場與債券ETFs。
不過畢竟已不是年輕人,所以目前還是有配置台灣的ETFs。
幸運的是很早之前就知道綠角(我知道每個人對他都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很早就已經把吃血的台灣基金都給出清了!
水云 wrote:
美國不是要收 30 % 的稅 ... 嗎?

「外國人」要填哪些單子 ( 如何退稅 ) ...

『我』不知道 ... @@
所以您的疑問是?
您已經有開海外帳戶了嗎?
美國對外國人的配息會先預扣30%的稅,
但對於屬於美國以外的配息「有機會」申請退稅。
當然這作法也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要不要申請退稅就看個人〜
Kenji.K wrote:
因為報酬指數是夢想...
現實來說,在ETF的的除息日以前從投信的券商就已經扣了手續費, 到散戶手上也要再扣一次再加上要扣稅.
再投入又要扣一次佣金
扒了好幾層皮再比較會好難看
這就是我希望業者至少要做到提供正確的數據。
業者特別找對他們的基金有利的區間來打廣告也是OK;但績效的比較基準要合理。
你要拿含息報酬來當績效,當然就要拿報酬指數來當基準;
不然就應該拿不含息的報酬跟指數比較才對。
其實006208的公告績效算合理,因為他是拿不含息的淨值績效跟50指數比較。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