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fer076 wrote:
房市之熱,大家買房不...(恕刪)

老家的鄰居,在板橋50年的傳統四層樓房子,一樓23坪,開價1750萬,不到一個星期1700萬成交。真的是太誇張了。這個地區也不可能都更,怎麼會有這麼離譜的價格?而且這麼搶手。
可達瓜瓜 wrote:
近20年基本薪資15...(恕刪)


是這樣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高房價就不會是第一民怨了,對吧?

參觀過同事前幾年買的房子,現在價格加倍也找不到同樣大小格局的物件了,有些地方漲勢驚人,價格加倍,地建坪縮水,雙重加價。
可達瓜瓜 wrote:
有差喔
921大地震後 新蓋的房子 柱子變粗

可是921是在1999年啊, 超過20年啦
meridian wrote:
20年前一台50吋電視多少錢? 現在一台50吋電視多少錢? 價格起碼剩下1/5...(恕刪)


科技進步了啊。以前皇帝還沒有電視可以看,近視沒眼鏡可戴。所以現今的窮人也強過古時的皇帝?某方面是,但全面性不能比吧?
CYH666 wrote:
是這樣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高房價就不會是第一民怨了,對吧?

又不是最近才開始, 1987年就在民怨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6%AE%BC%E8%9D%B8%E7%89%9B%E9%81%8B%E5%8B%95

只是抱怨能改變什麼? 當然是什麼也不能
資產有10億, 賺1%是1000萬
資產有10萬, 賺1000%才100萬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先手優勢, 任何時代都會有後手在抱怨資產太貴
當遙遙領先的人會被後手追上的時候, 要嘛只是個案, 這些個後手有非凡的運氣或實力, 要嘛資本主義的時代結束了
CYH666 wrote:
那高房價就不會是第一民怨了

國人不願接受 高地價稅
資金又多 房地產自然成為投資標的
如果地價稅 是按市價1% 取消所有自住優惠 免房屋稅
地皮商頂多撐幾年 就拉不動地皮了
我覺得01投資理財版最可笑的就是
「投資理財版不討論房地產投資」
跟「一堆投資達人買不起房地產」

然而,最簡單的投資卻是「房地產」!
看一堆老人什麼投資也不會,
「只會一直買房、買地、收租」。
tany3472 wrote:
我覺得01投資理財版最可笑的就是
「投資理財版不討論房地產投資」
跟「一堆投資達人買不起房地產」

然而,最簡單的投資卻是「房地產」!
看一堆老人什麼投資也不會,
「只會一直買房、買地、收租」。


投資版一堆要人去買股票抬轎割菲菜阿 好賺多了

房地產又割不到菲菜 自然不會有人討論了
goet0 wrote:
投資版一堆要人去買股票抬轎割菲菜阿 好賺多了
房地產又割不到菲菜 自然不會有人討論了


還有就是
在01的理財版,
都過度專注於「價差」的討論,
忽略了真正「價值投資」的討論。

例如:
母雞會下蛋,
所以我們去研究那種雞下的蛋多?
或是那種雞產的蛋價格好?
所以我們大量買進並囤積這種雞,
藉由販售雞蛋賺取獲利。

但在01的理財版,
討論的多半都是,
「什麼時點買進母雞、什麼時點賣出母雞」
「再秀張圖告訴大家我賣母雞的利潤有幾百%」
這是01理財版的投資...........
tany3472 wrote:
還有就是
在01的理財版,
都過度專注於「價差」的討論,
忽略了真正「價值投資」的討論。

例如:
母雞會下蛋,
所以我們去研究那種雞下的蛋多?
或是那種雞產的蛋價格好?
所以我們大量買進並囤積這種雞,
藉由販售雞蛋賺取獲利。

但在01的理財版,
討論的多半都是,
「什麼時點買進母雞、什麼時點賣出母雞」
「再秀張圖告訴大家我賣母雞的利潤有幾百%」
這是01理財版的投資...........


就是用價差利潤來吸引菲菜上鉤抬轎阿...
母雞已經快飽和到最高價了 秀出之前賣母雞賺了多少
再不趕快買母雞以後會更貴 一直說這隻母雞多棒多讚 賺了多少 卻已經打算開始賣母雞~
之後慘劇不斷發生 一堆高點買到母雞的全部套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