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樓主明顯在問的是短時間的通膨結果一堆人回答長時間的通膨 感謝 m 大...長時間的通膨大家都比較能接受, 的確不是本版想討論的點以往通膨與貨幣發行量的互動是標準的正回饋模式但自從2008開始一連串貨幣寬鬆就開始打破以往經驗這次的新冠疫情更是印鈔火力全開...但至今民生物資的波動幅度明顯與貨幣發行量的暴增不成正比
tany3472 wrote:通膨有順序性的1.股市2.原物料3.物價4.房價5.薪資一個循環跑完要個1-2年,一直跑同樣的循環...... 所以各大央行只要在貨幣海嘯淹進民生物價前趕緊把貨幣總量壓下來就可以避免通膨失控??但這次印鈔規模這麼大,怎麼做才能一口氣消滅這麼多貨幣??難道要再來一次雷曼破產...再來一次量化寬鬆撐個兩年後,趕在物價大爆發前再來一次金融風暴??那全世界的錢不就通通流進銀行荷包裡??
1. 大撒幣不是灑到窮人口袋, 大撒幣大致是循每個人現金以外的財富多寡去分配, 也就是你擁有的金融資產與不動產的多寡, 然後經由其他人的市場交易(使用撒幣)去增值帳面財富, 大撒幣結束後, 上述資產帳面價值也隨之縮水2. 通膨向來, 也主要是由窮人透過食衣住行與小資育樂帶動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揚, 而不是富人帶動, 沒有人會把 BB 車價, 股價, 房價上升說是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