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orter wrote:人到了退休的年紀大概(恕刪) 金融商品就像是一個大蠱爐要不斷的有後人把錢扔進去前面的人才有機會割韭菜韭菜就要慢慢洗腦才會以為投資就能賺錢你們繼續當韭菜吧一波割完再一波我就不奉陪了
小葉叔叔 wrote:金融商品就像是一個大蠱爐要不斷的有後人把錢扔進去前面的人才有機會割韭菜韭菜就要慢慢洗腦才會以為投資就能賺錢你們繼續當韭菜吧一波割完再一波我就不奉陪了 恐怖的是借錢出來"存股"金融市場真的是會讓一大群人喪失理智
投資商品有賺有賠。為什麼要慬慎?因為,騙人的很多。不用講一堆有的沒有的誘因來騙錢了。重點是:什麼叫做夠?如果生活品筫不好。那你存再多都不會夠。根本的問題是健康而不是去努力賺錢來準備住院或安養。人的需求可以很多也可以很簡單。是誰說一定要存多少才夠退休?根本話術罷了。少來這套。食衣住行。基本上只要不誇張。簡單的財基本就能安穩的退休。再退一萬步說:幾歲真的不工作也不該是我們人生追求的目標吧?如果用不工作又快活就當人生目標。那去做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每天要別人來擦你屁股不就是好命人了?價值觀這種東西不應該由數據量化。應該是要內化。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退休生活?如果你想退休後一堆妹妹來你身邊。又要開游艇的話,當然沒個幾億我看是不行的。但問題是?你當你是誰啊?實際一點。不是每個勞工都能過着軍公教人員的生活。也不是每個軍公教人員都能過着郭董的退休生活。什麼人玩什麼鳥。只要你活得開心。退休就會很快樂。這不一定跟錢有關係。當然啦。錢也不是不圱要。不過,我們並不需要不斷地追求指數的成長。來填補我們退休後的空虛。
灰狼01 wrote:你說的對,但最大的風...(恕刪) 人永遠是破口,從層出不窮的基金弊案就可以得知⋯⋯他們弄錢的方法除了直接違反法令,還有很多是遊走在灰色地帶的。例如超高的週轉率與不必要的交易,然後與證券公司分拆交易佣金收入;退舊保單換新保單;分析師、營業員鼓勵投資人進行交易等等…破解之道只有一個,投資人要認知到自己的利益,永遠與金融業者的利益互相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