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平均值來看
1. 社會年平均值. 基本一個人的正常支出在107年就已經26.6萬. 建議你要算一個人被動年收入至少要 26.6萬. 若家裡面有兩個大人, 那最好*2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1528453
2. 自己年平均值. 至少紀錄你一年所有的花費(勞健保, 房租, 貸款, 紅包, 水電費, 手機費...), 知道每年在幾萬裡面. 如果3年都超過,會比較好一點. (我自己在過農曆年, 跟暑假就比平常月費多了兩三倍)
3. 退休才跑出來的額外花費. 若你退休, 那還要有1 個月 2500的勞健保, 房子可能5年才一次的耗材/水泥/電線更換, 機車汽車可能過了10年後每兩三年都一大修, 所以這類的額外支出會臨時跑出來. 以前上班可能10年就換車/重新裝潢家, 以前沒有注意到
就財富自由來看
財富自由基本上都有在考慮通膨和臨時危機處理
1. 如果是你年花費的兩倍會比較好退休
2. 至少有個50萬是可以臨時動用的, 用來健康手術或是危機處理的
3. 至少已經3年以上都有穩定被動收入
不然休息了5 年, 後面因為缺錢又跑去工作可能更糟糕
就人生最終的結果來看, 目前可以做的
如果沒退休, 可以提升目前工作的獲利效率, 減少浪費時間, 並且讓工作更快樂一點. 重點是在生活過的比例多一點, 上班少一點.
但如果自己已經65歲了, 完全沒有體力上班了, 常常生病了. 或是已經有憂鬱症等等, 那就不要上班對自己健康好一點 (改去強迫自己運動改善健康)


個人積分:12230分
文章編號:82388369

個人積分:59分
文章編號:82388417

個人積分:3228分
文章編號:82388523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