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己保護過高,進來的小三通運費成本還有台灣都靠進口匯率貶成這樣,進口成本就高你看油價!電價就是進口石油成本高,看來下一個要討補助的應該是中油當匯率貶一塊同樣東西你每花30塊就是又多一塊花在進口成本你買個1萬塊的東西就多了塊1000塊,層層增加後就膨脹更嚴重央行為救出口卻沒考慮民眾,更沒想到我們都是加工業,進口成本之高造成工資跟著高後出口被這兩樣成本吃掉更沒利潤.房價高是因為這幾年材料進口成本變高佔多數lsw24444 wrote:好像不大合理哩台灣的...(恕刪)
通縮的現象, 是物價下降並且沒人買過程是:工作機會減少>人民收入減少以及對未來收入不確定>消費減少(沒錢或是存下來)>還在生產中的貨物必須找出海口(降價)或者是爛在手裡>物價下降沒人買(賣不起或不願意買, 或者是只買民生必需用品)你以為價格變便宜了, 國外就會下訂單給你? 這是2回事......我拿我最熟悉的電子功率原器件來說好了東西上板, 設計, 測試通過, 申請安規, 開模, 出售....這裡面哪個環節不用認證不用錢?我都不能保證你今天賣價很低, 明天會不會收掉?你知道所有市佔率第一的品牌, 在市場上的價格通常都是高價的, 是因為品質保證, 交貨履約保證, 以及產品生命週期保障等等因素.我今天安規申請隨隨便便花了5萬美金, 用你的功率元件一顆幾毛美金, 便宜是便宜, 交了3批你公司收了, 我安規費, 研發費, 客戶端解釋等等..不就都廢了.所以就算東西便宜, 不等於你能接到訂單......再者....我拿英飛凌來舉例, 市佔率28.4%, 全球第一大, 他有這產能跟出海口, 他的直接成本絕對是最低價的.但是他把利潤拿來幹嘛?新產品研發, 品質驗證, 製程改良, 良品率提高, 新市場與應用評估, 新材料應用.某200斤強國以上這些通通不幹, 在市場上標榜自己是英飛凌打8折, 7折....打到骨折....反正就是抄就對了.便宜, 其實只是一個表象, 這代表你要"損失"些東西, 只是這東西你察覺了沒有.
lsw24444 wrote:中國產能過剩 導致通縮 供過於求 只求降價賣出 那為什麼台灣通膨這麼高? 通縮表示經濟下滑,通膨表示經濟上漲,看兩岸的股市不就很清楚。基本上兩岸的經濟有某種互斥的傾向,當初對岸改革開放,台灣產業西進外移,造成台灣產業掏空,台灣經濟失血過多,自然體質不好,如今中美關係惡化,產業回流或是出走對岸,兩相之下局勢逆轉。
中國產能過剩只是指電動車吧, 我是沒看到還有什麼東西過剩,全球原材料鋼鐵漲成什麼樣了, 有空要查一下啊,建商缺工, 原料上漲, 再加上還是有人炒作, 房價就不可能跌,通膨跟很多因素有關係, 但最主要的還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水電費這個掛勾,偏偏這些因素在台灣都是狂漲的, 那你覺得台灣通膨能不高嗎~你願意減薪30%嗎你願意水電費不漲, 用愛發電嗎?你能自產各種原材料, 不買別人的嗎?只要可以, 通膨就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