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危機來臨了?(Intel Lunar lake)

MiPiace wrote:
另一位 ARM AI...(恕刪)

Nvidia在GPU上玩AI除了硬體強外驅動程式更是強到沒對手,至於系統軟體沒機會沒能力只能乖乖找安卓與微軟合作,聯發科就饒了他吧實在差太遠了喔,倒不如你把AI眼光專注在Amazon Google Microsoft這群能玩生成式AI的超級大神上吧。
warwickwang wrote:
Nvidia在GPU上玩AI除了硬體強外驅動程式更是強到沒對手,至於系統軟體沒機會沒能力只能乖乖找安卓與微軟合作,聯發科就饒了他吧實在差太遠了喔,倒不如你把AI眼光專注在Amazon Google Microsoft這群能玩生成式AI的超級大神上吧。(恕刪)

你列的大廠只是震央,這些震央引起的海嘯巨浪造成的影響是更值得留意。
AI PC 是震央的最後一哩路,沒了這一段,震央的力道就不足以引發巨浪。

中央社
2024年5月26日 週日 上午9:11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4年05月26日電)台北時間5月21日凌晨,微軟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MicrosoftBuild 2024在美國西雅圖登場,微軟在會中宣布聯手3大晶片廠、6大電腦業者,共組「Copilot+ PC」生態圈。

一夜之間,從宏碁、華碩、戴爾,到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紛紛舉行新品發表會或發布新聞稿,宣布AI PC上市的最新進程,AI PC成為最火熱的搜尋關鍵字,尤其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到來,將為這波AI PC浪潮炒熱到最高點。

到底什麼是AI PC,為什麼需要AI PC,市場規模有多大?中央社整理專家看法,讓讀者一文看懂AIPC。

什麼是AI PC,與傳統電腦有何不同?

AI PC,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執行AI運算的個人電腦。傳統電腦運算以CPU(中央處理器)為核心,CPU核心數少,但每個核心結構複雜,適合用來進行複雜的控制與運算。

但新的生成式AI,就像教導小朋友認識貓或狗,問題並不複雜,但背後牽涉大量資料的運算處理,進行「訓練」(training)與「推論」(inference),這時NPU(神經網絡單元)就比CPU更適合派上用場。因為NPU與CPU特性倒過來,其核心數非常多,但每個核心結構簡單,適合用來進行大量重複性的一般運算,也就是俗稱的平行運算。

目前AI PC的定義眾說紛紜,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黃馨認為,AI PC最關鍵要素就是必須具備NPU,可在本地端執行生成式AI應用程式。

而微軟也提出最新定義,要能支援旗下Copilot AI功能的電腦機種,算力至少要達40 TOPS以上(NPU的單位,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1兆次操作),若離線使用Copilot的機種,算力要45 TOPS以上。另外記憶體容量至少要16GB,儲存容量至少要256GB,電池續航力也有相關要求。

為什麼需要AI PC?

這幾年,由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看好未來各種AI應用發展希望無窮,各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或企業大舉投入布建AI基礎建設,帶動AI伺服器市場超火熱。

惟聯發科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觀察,目前大部分的LLM(大型語言模型)都放在雲端訓練,他認為這波AI浪潮接下來會逐漸從雲端走向邊緣裝置,帶動AIPC、AI手機市場起飛。

陳冠州所持4大理由包括,AI PC在內的邊緣運算比較便宜;其次如果所有運算都放在雲端,網路傳輸量會相當大;而且龐大的雲端算力所消耗的電力,可能會讓整個電網崩潰掉;第4則是安全性和隱私權,最後大家可能還是會希望資料或運算能放在自己身邊,比較放心。

AI PC市場何時起飛?

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認為,2024年是「AI PC元年」。隨著高通、英特爾、超微等晶片大廠下半年將陸續推出對應AI運算功能的電腦處理器,加上微軟的Copilot人工智慧應用平台下放到PC市場,到時候各種應用出籠,將為使用者帶來全新體驗,刺激PC市場開啟全新的成長週期,而且維持數年。

不過胡書賓也提醒,AI PC市場不是馬上爆發,因為AI要普及,必須硬體、軟體和各種應用服務相互配合,接下來會需要一段業者和消費者共同學習激盪的過程,大家才知道要拿AI用在哪裡,設備迭代改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比擬,AI不是一個產品,而是科技進展到一個階段後,自然存在環境的重要要素,就像20年前的網際網路,現在大家已經不會去特別強調我的電腦有連網功能,因為這已經像呼吸空氣一樣是自然的存在,他認為把時間拉長看,未來所有電腦都會是AI PC。

AI PC市場規模有多大?

資策會MIC預估,大量AI PC新品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市場,估計2024年AI PC之於全球PC市場的滲透率約15.7%,2025年倍增到33%,2026年提升到48.4%,到2027年成長到65.9%,等於屆時每3台新電腦,就有2台是AI PC。

剛宣布籌組「Copilot+ PC」生態圈的微軟,準備下放更多Copilot AI應用服務到PC端,微軟已經喊出,目標未來1年要賣出5000萬台AI PC。

同時,英特爾也預告,將於2024年第3季推出代號Lunar Lake的最新處理器,AI效能可達上一代處理器的3倍以上,超過40 TOPS,目標今年全年要出貨超過4000萬顆AI PC處理器。
MiPiace wrote:
你列的大廠只是震央,...(恕刪)

你只懂PC嗎? 不懂伺服器的重要嗎? 不懂雲端的重要嗎?

在PC世界沒有Microsof與Intel,請問代工廠要玩什麼呢?

地震沒有震央那一切都是假象而已,更何況還需懂震源,

AI手機會如何呢? AI PC會如何呢? AI電視會如何呢?

今日炒AI昨日炒SMART就是科技的演進過程與進化。
MiPiace wrote:

而微軟也提出最新定義,要能支援旗下Copilot AI功能的電腦機種,算力至少要達40 TOPS以上(NPU的單位,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1兆次操作),若離線使用Copilot的機種,算力要45 TOPS以上。另外記憶體容量至少要16GB,儲存容量至少要256GB,電池續航力也有相關要求。



真正有能力提供NPU, GPU + CPU 的,唯有AMD
NPU: 8000G 已經有了
GPU: Radeon
CPU: Ryzan (x86)+ Arm (Xilinx)
連記憶體最近也和三星搞得不錯。
AMD 明年/年底的Strix Halo APU 絕對是nVidia 低階GPU 的殺手。
warwickwang wrote:
你只懂PC嗎? 不懂伺服器的重要嗎? 不懂雲端的重要嗎?

在PC世界沒有Microsof與Intel,請問代工廠要玩什麼呢?

地震沒有震央那一切都是假象而已,更何況還需懂震源,

AI手機會如何呢? AI PC會如何呢? AI電視會如何呢?

今日炒AI昨日炒SMART就是科技的演進過程與進化。

PC世界如果沒有 Microsoft,那就linux 獨大,那pc的演進也許更加順暢,更加自然而已,看不出那裡不好。
代工廠現在代工的,不少是apple的OSX,不是活得好好的?
沒Windows, 就全代工OSX 跟linux 桌機,這樣的世界也許是更加美好。
沒Intel,也是好事一件,大家都用便宜省電的RISK CPU, 也是好事。
我特別把我用的PC畫面錄下來,我用的是ubuntu,好用的很,好安裝又好管理。
我用MAC已經超過十年了,windows只是工作用,跟以前報稅用,其他時侯都是用 MAC 跟 Ubuntu。
我的生活,跟Windows Intel 可以毫無關聯。我的mac mini是M1型,跟intel 無關。




伺服器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啊。
但比起人類每天拿的手機,你說那一個影響重要。
人手一隻手機,隨手拍照,隨手傳line.
真正讓使用者感受到重要的,生活產生具大變化的,是 line, 是導航,是手機轉錢,刷卡。
幕後伺服器是很重要。但會讓人想花錢換手機的動機,是手機在生活不可或缺的應用。
伺服器提供者就那麼幾家,但手機的需求,50億人口一年手機年銷量就是十幾億台。
你說手機生意大,還是伺服器生意大。
你要我注意google, microsoft ,請問是有什麼好注意的?有比十幾億的手機將要產生的變化值得留意嗎?

AI 的關係,造成pc又再度受到重視,沒有AI,不會有人會對pc市場有興趣。
AI PC會帶來什麼改變? 請自己去想像,不同的需求想像到的就不一樣。
網紅需要的是自動產生影片。音效工作者自動產生配樂。程式設計師自動產生程式。
AI 能作的事,遠遠超過每個人的想像。
AI 不是炒出來的,而是需求瞬間炸開,炸到nvidia, tsmc 生意接不完。
但這只是開場,後續主戲正要開演而已。

AI PC,AI 手機為何這麼重要,因為就是AI 主戲最重要的兩個載具。
人類開始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新式的pc,手機。
這個新式的PC,不見得要跟 windows, intel 有任何關係。
只是微軟太強大,也太好運,剛好擁有 openAI 這個大殺器,可以讓windows 又搶到重要的舞台。
但反觀Intel, 情況似乎是反過來, AI PC 的新需求,造就了ARM 有這個機會去搶這個舞台。

AI 你認為是炒,我沒意見。
我看來就是巨大的產業革命,需求就已經炸鍋了,無需炒作。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真正有能力提供NPU, GPU + CPU 的,唯有AMD
NPU: 8000G 已經有了
GPU: Radeon
CPU: Ryzan (x86)+ Arm (Xilinx)
連記憶體最近也和三星搞得不錯。
AMD 明年/年底的Strix Halo APU 絕對是nVidia 低階GPU 的殺手。

拍大,AMD我比較不熟,我是不太敢班門弄虎。歡迎專家補充不足。

我猜 AMD 也是有很大的機會。除了家用AI PC, AMD 在推論伺服器,edge server, IPC, 方面,也充滿機會。
拜intel 製程不順或是可能又會出錯之賜,AMD 機會又更上層樓。
歷史証明,用tsmc製程的,通常都是最後贏家。


明年 AMD, 高通,聯發科,NVIDIA 全部都用 tsmc 的 N3E/N3P 製程。
Intel 也許用的是自家的 20A/18A加上 tsmc 的 N3E/N3P,只是不明白intel 製程是不是跑得順利。
明年 AI PC 的需求會放大,到時再來看那一家勝出就更明朗。
英英間LKK
INTC 市占漸漸被 AMD 及NVIDA蠶食。下月初NVIDA股票又分割,市值也容易增加,道瓊30成分股有可能將intel 剔除轉納入輝達。
套用中國人最愛說的,我把它改一下...
Intel完了,AMD輸了,ARM贏了,Apple贏麻了。
樓主是這意思嗎?
Chayah wrote:
套用中國人最愛說的,我把它改一下...
Intel完了,AMD輸了,ARM贏了,Apple贏麻了。
樓主是這意思嗎?

不是這個意思,純粹是intel 危機很大。
ARM 便宜又省電。
如果能順利搶下市佔,那就會變成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apple M1 成功以後,intel 就失去市場了。
這個劇本,也許也會在 windows 市場發生。
未來的事,只能猜機率,不是肯定句。
風清雲淡是日常
確實是只能利用現有資料猜可能的機率大小,又不像某神常用誇大的肯定句,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頭一回聽說輝達玩饑餓行銷,3、5奈米都是成熟製程,所以市場上5奈米代工產量很空.....
回樓主...

我個人也是看到Intel出現巨大危機,Intel會不會倒地不起,應該是不至於(畢竟美國政府繼續投錢給他);但,若是ARM在蘋果能成功,在高通也能成功,說真的,Intel的危機,甚至倒下的機會不是沒有。
從AMD的EYPC處理器不斷攻城掠地開始,Intel的危機已經逐漸產生,再加上M1到M4的壯大,Intel的危機開始壓力山大。

這幾樣,可以說是削弱Intel的因素
1.蘋果、AMD找TSMC代工
2.蘋果的CPU脫離Intel的處理器
3.Intel的自嗨、不長進、以及現階段的i9(K)出現的問題
4.ARM的崛起
5.微軟的鼎力相挺ARM

其中,微軟是否力挺ARM,絕對是高通的ARM/CPU能否成功的絕對的因素。

現階段,可以說蘋果的ARM/CPU贏了;接下來高通的ARM/CPU如果也贏了,骨牌效應保證上演;到時,Intel能否活下去,就看他們有沒有 [天香斷續膏]了。

我個人是贊成全球市場把Intel削弱,讓他們說話不讓人那麼討厭,特別是季辛格。

季辛格讓人討厭的是,又要用TSMC幫他們代工,又要說TSMC的壞話,他的嘴巴太[貝戈戈]。我不曉得TSMC的策略,如果我是TSMC,你Intel要我幫你代工可以啊,一片12吋晶圓(3奈米的),我這樣定策略,比方
1.AMD的價碼,1片25000元美金
2.蘋果的價碼,1片20000元美金
3.Intel的價碼,1片55000元美金,要就來,不要就拉倒;而且,時程排到AMD、蘋果、高通、聯發科之後的一年才上機生產。
4.如果羶腥要幫忙代工,價碼,1片95000元美金,這家也是與[貝戈戈]同族的。

當然,現在TSMC或許有他們的另一種盤算,就是讓Intel死了發展半導體,甚至幫他廠代工的[心]。
----------------------------------
很可惜,蘋果沒有這樣玩;如果蘋果的CPU像Intel在市場上銷售,無論是廠家、零售,用與Intel一樣的玩法,並且微軟的作業系統能力挺。蘋果的CPU價格稍微比Intel高一點點都無所謂。

那...Intel瞬間倒地不起,絕對不會是神話。
Chayah wrote:
其中,微軟是否力挺ARM,絕對是高通的ARM/CPU能否成功的絕對的因素。

太同意這句話了。
我就擔心 聯發科這組得不到 微軟同樣的待遇,不然 MTK/Nvidia 這組也是很強。
Nvidia 把MTK 最弱的一項補好了。

Intel 也不會馬上掛掉,是慢慢被吃掉。
2020 疫情,筆電大量銷售。
明年起,差不多是 筆電換機潮了。
加上 AI 的加持,Intel 至少還有兩年好光景。
但未來就看 ARM PC 能否成功穿透Windows 市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