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的發白 wrote:原來拼命印鈔票的不是...(恕刪) 人民幣和美元長期都是在增加供應量都是在印鈔 只是誰比較快而已1.人民幣長期和美元維持一個有小波動但是範圍不大的浮動匯率(貨幣的三元悖論)美元貶值人民幣往往也跟著貶值2020年的疫情美元無限量QE 還有 2022年的俄烏戰爭中國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不要跟美元一起貶值但是內部的金融第五縱隊也就是前任的民銀行行行長易剛讓人民幣跟著美元一起貶值2.因為美元2022~2024之前升息所以有中美利差必須採取外匯管制防止資本外流3.所以人民幣在美元霸權沒倒而且內部金融管理層有漢奸存在例如前人民銀行長易剛腐朽的配合維持美元霸權的情況下人民幣20~22年跟著美元一起貶值雖然後來行長換掉了,開始買黃金但是錯過了那幾年2020~22年的戰略機遇期 美元霸權就能多延續5年以上壽命4.中國開始買黃金不是1800元的時候.....而是從3000~4000美元才開始少量買黃金很明顯官僚動作太慢又買貴了5.而且中國很長時間維持出口導向經濟這也是原因之一 人民幣就很難升值內需經濟要發展起來必須增加工資水平才有消費,提高勞工最低工資, 增加勞工保護才能增加國內消費這是他依賴出口的原因 結構轉型很困難 所以中國面臨相對生產過剩
補充2:不是因為稀缺比特幣才貴,稀缺的山賽幣很多都會歸零(股市龍頭和雞蛋水餃股的差別幣圈也有它的藍籌), 是因為宣傳體系起作用了也就是讓共識機制起作用的原因,共識是可以透過宣傳洗腦改變的 這就是馬克思說的商品貨幣的拜物教,把一種東西當成是交換所有使用價值的總和和價值符號,就像以前黃金有價值被洗腦成沒價值只有美元和美債有價值 在改一次也不是不可,貨幣本質就是純的價值符號沒有內在使用價值,這也包括美元,決定規則的是政治和經濟特權還有背後的人性的愚蠢和自私,當然市場經濟有利於分工這比物物交換的效率更高,但是整個體系演化到最後必定是虛擬的金融資本凌駕於一切實體資本,因為資本需要剩餘價值也就是剝削 從一萬年前的物物交易沒有資本 到幾千年前的商品貨幣資本貿易買低賣高賺差價,再到18世紀工業資本的發展用資本發展生產力同時生剩餘價值 最後是金融帝國的資本主義階段 純分配不搞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