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太 wrote:
1980後降息後都崩盤,跌50%到80%平均60%,尤其是第二次降息後都是主跌段平均跌40%
Dear Summer wrote:
老思維了
降息會大跌是古時候思維
疑,你們是搞錯了什麼?最近歷史出現的降息大部分是先遇重大經濟事件(蕭條,網路泡沫,金融海嘯,疫情),金融股市瞬間大跌,才啟動降息來刺激經濟,甚至直接QE到0利率.
你們本末倒置,把降息後=>必造成大跌, 真是暈倒!
唯有這次比較不一樣.美國景氣一直很好撐在那裡,但造成通膨仍高漲,
故這兩年除了一兩次"預防幸降息"(聯準會不認為是經濟不好的降息),以應付美國政府因為發債利息財務負擔,企業負擔高昂利率,提早預防降息來維持經濟,畢竟這一兩年美國每月公布數據完全印證不到經濟下行
現在多了預防性降息的新招
除非景氣差到需要連續快速降息,才比較有機會出現黑天鵝
跟之前相比,會不一樣+影響比較大的是非農就業人口
畢竟美國是服務業為主的國家,但有了AI之後
AMAZON,GOOGLE,微軟這種等級的大公司,裁人都是用一萬起跳,規模小一點的也會裁人
就像以前新的CEO上來一定先精簡人事來美化財報那樣,短線可以看到的成績單
大公司的財報好,景氣燈號就不會差
不過這些被裁的人,影響到失業人數,開始沒能力消費,在就業人口(領救濟金人數)跟零售業收入那塊會扣分
但是數據反應沒有改善財報那麼快
美國現在搞政府關門,所以沒人統計就不發布非農就業人口...覺得是蓋牌的陽謀
結論是估計還要再過一兩期空方才能比較大的發力
不過多方要再像之前那種幅度的漲法應該也會放緩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