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ya wrote:
A大 我看了一下毛...(恕刪)
哈哈~~你有注意到了~有可能是因為旺季,大家都在促銷,加上chromebbok應該是在第三季出貨,第四季又是聖誕節,各廠又會促銷~~
以上是我個人推測的~~不過我認你的問題應該是第三、第四季會不會因為毛利率,營利率又往下掉,造成獲利不好呢?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能用不同季度的財報來推測~
我們看一下下圖,宏碁這14季以來只有兩季業內是賠錢的,一季是2015q3(賠7.04億 毛利率8.14%),一季是2016q2(2.79億,毛利率9.62%),這兩季財報開出來,宏碁股價都被教訓了1~2元,我們觀察一下宏碁毛利率的變化,2017q2,2017q1…2014q1共14季毛利率,看得出來是有起伏,有峰值及谷值,但平均起來毛利率就是逐年的成長,但是會因為谷值的毛利率8.14%或9.62%造成本業賠錢
看一下下圖宏碁近14季的財報比例,如果你是宏碁財務長,你要怎麼讓宏碁本業不賠錢?2015q3,宏碁營收602億,毛利率8.14%,所以毛利54.7億,營業費用是63.36,兩者一減,賠了7.04億,再來檢討2016q2,為什麼毛利率有9.68%, 本業還是會賠,為什麼呢?2016q2營收僅有561億,毛利率9.68%, 所以毛利為54億,那營業費用呢?57.24億,兩者一減賠3.24億,靠著政府補助4500萬,本業還是賠了2.79億。如果宏碁要轉型成功,至少不能隨著季節性的毛利率波動造成本業賠錢,2016q2營業費用從2015q3的63.36億降到57.24,但是因為總營收從602億降到561億,營收降10%,營業費用降10%,那還是沒有降到。
所以要如何保證接下來本業不要再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降低營業費用或是提升毛利率,宏碁選擇了在2016/12/21來個打消63.4億的資產減損,如此一來,宏碁今年和去年每一季比,折舊、攤提可以少1.x億,加上營收不再下降,人事費用再降10%,省了2~3億,哇~~,這樣一來和去年比省了3.x~4.x億,去年的谷值是賠3億,今年就算出現谷值,宏碁本業還是會小小賺個幾仟萬~1.x億之間,如果加上匯率回沖10億,這樣谷值還是能賺個0.2~0.3元,可以扺消法人,外資群及散戶的失望性賣壓,試想,宏碁第二季賺2.5億,但毛利率創新高,營利率創六年新高,這樣法人會賣嗎?我想應該不會。如果第三季或第四季宏碁出現毛利率的谷值,本業小賺5000萬,但業外賺12億,eps 0.3元,法人群也許會因毛利率、營利率下降而去調節,但是一般散戶會看,哇賺了0.3,而去抵消法人群的賣壓,撐住股價。
結論,宏碁2015,2016都出現過本業虧損,2017年,我想應該不會出現本業虧損這種事,業外的回沖也許會伴隨著宏碁毛利率的谷值,這是按這幾年發生過的事去推論的。但是重點來了,第二季財報開完後,誰敢是賭下一季毛利率不會維持在11.x%,營利率不會維持在1.8%,如果外資群做了這個假設,說宏碁下一季毛利率、營利率會降,那他們進出就沒有依據,因為財報出來了,事實擺在眼前了,不可能用憑空想像的第三季、第四季做為不去買進的依據,所以第二季財報出來後,是這種石破天驚的好,外資當然要買回,因為第一季財報開出來他們覺得好,買了3萬9仟張,最終這3萬9仟張都沒有留下來,還倒賣了4000張,那第二季出來了,石破天驚的好,他們如果再不買,一定要等到第三季、第四季真的大好再買,那他們和散戶就沒有兩樣了,他們進出就沒有依據可言了。

華碩第二季的法說會,了解敵人的狀況,有助於更進一步了解宏碁接下來進一步的優劣勢,及這個產業的情況~
1、華碩說,下年年關錄零組件價格會相對回穩~
這和我看友達的面板報價及ssd、ddr報價做出下半年部份關鍵零組件回穩一些的判斷是相同的。
2、華碩說,美國、歐洲市場受到其它品牌的競爭的壓力,所以獲利有壓~
這和我認為宏碁轉型要起飛的時間點有巧合,其它品牌包括聯想,宏碁,hp…等,那麼剛好,宏碁轉好,華碩就感壓力,
所以合理的推測,華碩的壓力有部份是來自已轉型愈來愈成功的宏碁吧~

3、華碩說,不積極去用價格和其它廠競爭~
所以宏碁價格相對便宜,華碩不願跟進,宏碁接下來的營收可望會更上一層樓,畢竟對手不願意跟進了,本來華碩毛利率是14%,第二季搞到只剩11.6%,機乎和宏碁一樣,這樣營收還搶不贏,接下來不跟進,宏碁應該有望再搶回一些市佔~
4、接下來的重點在電競類筆電,輕薄筆電為主軸~
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宏碁其實是有在市場主軸上的,宏碁的電競筆電/桌筆及輕薄筆電 swift 1,3,5,spin 1,3,5最近評價都相當不錯~
5、華碩說,庫存、原料需要多存一點,因為接下來的旺季,及怕部份關錄零組件沒料~
所以宏碁第二季為第三季的原料及庫存增加也是很合理的
6、華碩說,電競產品佔電腦類營收約2成到2成5,而且會逐季,逐年增加,這也是目前成長最強勁的一項產品~
我們看到宏碁在電競筆電的積極性,出的電競產品Predator,類電競V nitro評價都很好,cp價都相當的高,前半年宏碁有8成以上的成長,目前全球電競類,微星19%,華碩15%,宏碁2%,所以宏碁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電競也是毛利率比較好的一塊所以宏碁毛利率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7、沈振來說2010接華碩以來,覺得一直很平穩,直到2017第一季開始感受到美國、歐洲有壓力~
這麼剛好,華碩感到壓力時,就是我覺得宏碁改善的差不多,轉型開始要起飛時,這是巧合嗎?還是宏碁已經恢復競爭力了,我想競爭者感受很明顯,也不能我一直說宏碁變好了,變好了,敵對廠商都感受不到,敵人有感受到壓力,那就是有人變好了,重點是聯想也在體質調整,遇到挫折,那是誰讓華碩感到壓力?


8、沈振來說今年歐美最大的壓力來自vivobook~
有空我再來研究,vivobook的賣點是什麼,什麼產品能造成它壓力~
Q&A:有提到,歐美的壓力來自於高端產品賣不夠多,低端產品規模沒有別人大~~

在2016年中宏碁發覺歐美的中高端市場很大,所以積極搶進,今年第一季平均ASP提高8成,CHROMEBOOK量也是世界第一~所以在關鍵零組件上會有優勢,一個產品系列都是半年到九個月,所以華碩說需要最快三季到四季的時間,那會不會宏碁這一系列的產品已經取得優勢了,接下來三、四季都會這麼好,這有待觀查,重點是空方,敢賭這優勢不會持續下去嗎?http://webcasting.todayir.com/235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