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減少並不等於就是壞事,在月報資訊有限的情況下,一般股民往往難以理解為何營收會在短短一個月中出現10%以上的變化(以面板來說,十幾%的變動其實也還好)。亦即,不管月報營收如何變動,為了月報而瞎開心或窮緊張、其實意義不大。

一如和鑫六月營收月減63%,就引起了許多小股民「無謂的恐慌」。即使因為這63%的數字過大、公司發言人有解釋其緣由是來自於三星產品有設計問題而造成出貨延遲(結果使得七月營收月增137%),但光是在本版就還是可以見到許多人因無法信任此官方說詞而選擇「繼續堅持著自己的恐慌」。

(以此例而言,若和鑫不出面解釋,一般股民怎能知道此一出貨延遲事件呢?)

一般股民無從自月報得知單一月份的營收增減變化是哪來的。
接到了新訂單或是被搶走了訂單或主動選擇性接單?
良率增加了還是減低了?
毛利增加了還是減低了?
產能和庫存的情況如何?有無調整計劃?調整計劃背後的策略因素是什麼?

如果這些都無從得知,那為了月報而開心是危險的心態,為了月報而恐慌也是無謂的心態。

相較於冷靜理性,開心和恐慌都是比較容易的,至少我個人是這麼想啦~

可以預知的是彩晶已在月報前就提前表示過(有新聞,但大概很少人注意到吧),隨著第三季旺季進入尾聲、彩晶九月份的產能利用率也從八月的滿載、回降至九成左右(所以營收減少是可預知的,減少幅度就無從預知了),其他細節就沒有更多的說明。

我個人預估,十月營收可能還會續降唷~降多少就不知道,我來猜的話,大概五%吧

vip.1977 wrote:
減資前三塊附近就在喊彩晶
彩晶"財報乾淨"、"率先獲利"是當初W大買的理由
後來小尺寸價格回穩,W大虎口逃生成功
彩晶的財報是不是乾淨、折舊是不是已經結束、有沒獲利都已經不是重點


沒錯阿.

股市如虎口..尤其是操作大家認為的投機股

我去年從8月買到12月..從3元買到1.3元
(這種操作法很痛苦..但是勝算高,前提是公司不會倒)

成本在1.8..賣光平均價位在2.5(漲太多就賣光)

現在彩晶"財報乾淨"跟"率先獲利"仍然存在(跟其它同業比)..要買彩晶還是要考慮這兩點

如果沒有全額交割我會開始買..(今天再跌破2.4就是破減資前1.2位置,一破線後面走勢都

是大好大壞..)









shihshan wrote:
只是我看了一下華新科的線圖
跌破所有的均線
為什麼W大會看好


華新科去年買過..賠10%出場

vip.1977 wrote:
純看重置價值不能說這家公司偏貴,但先決條件要重置價值有體現的可能性。
寄望沒有可能性的LBO,還不如看陸資併購題材是不是真的會再炒一波。
另外,要是股價真的物超所值,大股東自己也不會隨便放過,任由外資在那裡認賠隨便賣。


這種情形在東方社會家族企業很常見..

至於外資隨便賣這點..要問外資

如果台灣放寬lbo..這些老闆還能這麼爽嗎?



willk wrote:
這種情形在東方社會家族企業很常見..

至於外資隨便賣這點..要問外資

如果台灣放寬lbo..這些老闆還能這麼爽嗎?


不用太執著LBO,LBO也不是這樣用的,跟散戶融資買股票不一樣。
真正在做LBO之前會先做FCF評估,後面才有銀行鑑價。
這家公司沒有銀行敢給你做LBO,一起填窟窿。
當然,你一開始就先付高利、拿兩倍的擔保品出來也行。
請問W大 因如之前所說 您的觀點及分析較客觀平衡 不會一面倒要大家看明年的秋天

和鑫與彩晶的關係及彼此營運的影響

因朋友先前問證交所 回覆是和鑫現在受控於零持股的董事長 而非彩晶 因通過董事會同意 所以是合法的

這是否代表彩晶不須再因和鑫而影響淨值 而和鑫就算垮了都不影響焦佑其 零持股為何可以掌握一家公司

勞煩您分析一下
badliar wrote:
因朋友先前問證交所 回覆是和鑫現在受控於零持股的董事長 而非彩晶 因通過董事會同意 所以是合法的

這是否代表彩晶不須再因和鑫而影響淨值 而和鑫就算垮了都不影響焦佑其 零持股為何可以掌握一家公司


1.彩晶在半年報中將和鑫惕除在合併報表外, 但是彩晶及100%轉投資公司仍持有和鑫18%持股
不然焦少爺那能作上大位?
2.彩晶需依持股比例認列和鑫損益,但不影響淨值,至於彩晶有無替和鑫背書保證要再查一下.
3.如果和鑫倒了..應該焦少爺也不會有事
以上如果有錯..請各位指證,會計我不是那樣擅長

不過我覺得和鑫被焦家入主後..和鑫股東應該


willk wrote:
1.彩晶在半年報中將...(恕刪)


可是彩晶好像把持股處分掉 只剩轉投資的公司

彩晶與和鑫脫勾 不看好和鑫?

然而董事長仍然是彩晶的執行長焦少爺 但如果和鑫倒了 他又沒事 為什麼

那對彩晶及和鑫的營運有什麼影響 彩晶會因此漲上去嗎

感謝您

badliar wrote:
可是彩晶好像把持股處...(恕刪)



這很簡單吧,會計對子公司的定義去google一下吧,基本上你以經查出來了,彩晶對和鑫的持股18%,不到台灣規定40%,所以 他不行把和鑫每月營收列為合併營收,只要每季還是每半年,列入業外收益就可以了。


garcia0521 wrote:
這很簡單吧,...(恕刪)


之前彩晶持股也是18%而已沒有超過40% 照樣是子公司

W大雖然不熟會計 但他之前的分析和另一位M大比較 優劣立見 中立而不會一面倒

所以想請問W大 對他們這兩間公司的想法 因為真的看不懂這個局

彩晶從12元抱到現在 狂跌又減資 如果與和鑫脫勾會漲上去嗎

但和鑫的董事長又是彩晶的總經理兼執行長 這是真脫勾還是演戲給主管機關看 這個局只能套一句 前副總統蕭萬長的話很茫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