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個人看法
潛艦國造 國防部:美反應正面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28日電)
國防部副部長夏立言今天表示,台灣表達潛艦國造的態度後,這次從美方「得到的反應比較正面」。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國防部副部長夏立言報告「推動募兵制有關動員戰備整備之問題檢討與策進」並備詢。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蕭美琴質詢時表示,國防部長嚴明曾表示美方願意和台灣合作,支持台灣潛艦國造,但後來美方官員否認這件事,究竟美方的態度為何?
夏立言說,美方過去10幾年,沒有真正很仔細討論台灣對潛艦實際的需求。
蕭美琴說,國內已有共識以國造方式推動,是否告訴美方?夏立言說「我們告訴美方不能再等下去」,「美方有若干人士比較了解我們對潛艦需求」。
夏立言表示,這不是會談一、兩人就能決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得到的答案至少比以前正面」。他說,嚴明說法比較積極樂觀。1030428
真奇怪,很多新聞都說台灣有相當多的天然能源,常常說有相當於幾座核四電廠的能量,但很少聽到國家支持的開發案或大型的研究案
日地熱發電量 約23座核反應爐
台灣地熱發電解析/台灣地熱發電潛力=9.7座核四
台灣是第14個成功利用地熱發電的國家,也是一個「地熱寶島」。國家科學委員會過去2年在宜蘭縣大同鄉的清水地熱區研究,推估理想狀況下,宜蘭的地熱儲量約為2.8座核四電廠的總發電量、全台灣的地熱更至少可抵9.7座核四。
清水地熱區現在有9口地熱井,不過只供民眾觀光、煮食或泡腳。以19號井為例,出氣口溫度約165℃;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宋聖榮說,井口溫度達80℃就能發電,他推測蘭陽溪以南、甚至整個蘭陽平原地下都存了大量的熱。宜蘭豐富的地熱也經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教授陳洲生、台大地質系教授吳逸民分別以磁力和地震波探勘、確認過。
在國科會重新評估全台灣島的深部地熱後,宋聖榮估算,假設能量轉換效率理想,宜蘭地區約為74億瓦特、台灣島至少有254億瓦特。而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調查,台灣的地熱潛能最高的地點在宜蘭清水和土場、南投廬山、花蓮瑞穗、台東金峰和金崙等地。
宋聖榮認為,地球內部像一個龐大的「熱儲存庫」,地熱成本低廉、電廠比較不怕天災,日本強震時,附近地熱電廠也沒有太大損傷。他認為台灣除了宜蘭外,台東知本、廬山、大屯火山群也有發展地熱的潛力。
國科會1981年曾在清水建造一座試驗型地熱發電廠,運轉12年後,因為碳酸鈣堆積結垢等因素而停止。宋聖榮說宜蘭縣政府考慮未來將原址改建為「地熱博物館」。
然而,如果台灣要發展地熱,大屯火山區受限於國家公園法令,而且水質太酸容易破壞機具,其他可能有地熱的「地熱田」分布也很狹窄。宋聖榮說,目前世界各國都已經發展出「強化地熱系統」(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技術防止結垢,分布狹窄的問題可以透過工程手法解決。
但是生產的成本能否符合經濟效益,是許多反核人都漠視的關鍵.
加上政府現在沒錢,企業主們一定也評估過可行性,台灣資金氾濫的情況下沒人可投資,就是因為賠本機會大.除非,現在核能政策真的整個大改變,這些高單價能源有利可圖,未來就有機會了.否則,在不能打敗核電單度電價成本前,沒有人會去做這種賠本生意,更別說是投資發展了.
摘錄:
地熱發電原理
4.1.2 缺點
由於地熱資源的開發,受環境先決條件之限制頗多,且開發過程中易
造成環境污染,相對的其研究困難度也較大,因此即使在能源多仰賴國外
進口的台灣,地熱發電還是較少被考慮,其最主要的缺點如下:
1.初設成本高
開發初期的探勘、鑽井之費用極高,且所需相關技術之門檻皆極為嚴
苛 。
2.環境負荷大
挖鑿地熱井將破壞地表自然景觀並影響生態,對土地使用造成影響。 3.工安管理風險高
發電時之蒸汽中可能帶有毒性氣體,熱水中也可能溶有重金屬等有害
物質,對環境將造成污染;若曝露量高,工作人員甚至有遭受危害之虞。
4.供應源位置掌握不易,且持續供應量之穩定度難以精確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