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群聯篇)

有興趣了解私有化如何進行
以及有什麼好處?
相較於目前的狀況下
感謝

starya wrote: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一個...(恕刪)
King Alex 30D+17~40 F4L, F20-T3霧黑 ,Garmin400T

starya wrote: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一...(恕刪)


私有化是部份的人在想的,在講的,在我的分析中,不會考慮這種東西進去的,有興趣的可以自已去看下面的連結,如果只是單純的希望公司被私有化,然後賺多40%的差價把股票賣給別人,不要和我說你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你可以說是已是投資客,投機客,差價客,請不要說自已是股東,希望公司被私有化,投資一家公司是希望公司如母雞一般的年年生蛋,而不是希望把母雞賣個好價錢,以後就沒有雞蛋了


如果私有化和我想的不一樣,不是公司把你把手上股票以較高的價格收購回去,那我以上的那些話就不成立,如果就是希望公司下市,把手上的股票賣高一點的價格給別的公司,那算什麼股東,股東要的應該是公司長期穩健發展,要什麼高40%的差價~~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8%8A%E5%B8%82%E5%85%AC%E5%8F%B8%E7%A7%81%E6%9C%89%E5%8C%96
長期投資者應該是瞧不上這區區40% 利益。光殖利率那麽高 波動又大 好操作的股票 怎麼會肯短視近利而放掉這家好公司呢 哈! 但我還是有問題 如果真正想實施私有化 股票會被強制回收嗎? 像漢微科被併一樣
Acer_kewei wrote:
昨天說過了,外資今年...(恕刪)



A大,有個地方想不懂需向您請教。確實近期的盤勢在掛單方面有要壓低的現象,但如果先前已賣2、3萬張的這些潛在買盤要重新買回,應該也希望在刻意塑造的低點買回,怎麼會是在要股價越過月、季線後才會進行買進呢?但如果是要刻意壓低買進,怎麼近期還是天天賣超?感覺有點矛盾,請A大指正我哪裡邏輯不通了?感謝
deepblack3159 wrote:
A大,有個地方想不...(恕刪)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所謂的潛在買盤和壓低的是不同批人,所謂的股價越過月、季線後才會進行買進,是指那些因某事而先賣掉或是先出來觀望的人,當股價如果不如他們的預期跌,相反的一直漲,他們就會害怕股價漲上去他們買不回來,如果漲過月、季、年線,這些人會被逼著表態的去買回。

而壓低的人屬於主力,你可以觀察群聯的月線,都是一波一波走的,裡面的主力似乎不是善男信女,如果你完全不懂群聯的價值,在好消息滿天飛時買進群聯,在連續幾根大紅月棒時買進,那時你就會買在相對的高點,群聯會一波漲幾個月,或一波跌幾個月,雖然價格離不開本益比10倍,但那也是我們觀察近十年的群聯股價及獲利關係才得知的,一般人不會知道,不懂的人買進只會覺得為啥一直一直跌,所以有人說群聯適合懂的人做一個波段,一個波段是半年左右,那對於長期持有群聯的人就不會在意這個,因為波動雖大,主力雖賤,但至少股價會隨著獲利逐步愈來愈高,每年也都會拿得到4~5%的現金殖利率。

Acer_kewei wrote:



你誤會我的意思...(恕刪)



謝謝A大您詳細說明,我懂了。所以現在控盤的人刻意壓低股價是為了吃貨?然後後面拉高吸引那2、3萬張潛在買盤進場而倒貨?因為現在股價若以長期本益比低點的10倍搭配今年可能的EPS,現在的股價確實相對低點,但盤勢卻塑造出相對落勢,與那些一樣繳出亮麗獲利成績的公司股價表現,確實令人覺得困惑的...
感謝說明私有化的問題,這和我想的不一樣,投資有人看長做短,有人看短卻做長,這都是因為沒有自己的主見,很容易被市場洗臉,這些我都有過,呵呵~
感謝Acer的分享,和願意理性討論的朋友。
alex wrote:
有興趣了解私有化如...(恕刪)


小弟我認為群聯引進外部資金的機會不低,是基於對潘董的信任。從他在平面與電視媒體的受訪中可以看出,群聯目前面對極大的競爭壓力,他一直在尋找出路,他有明白表示希望引進外部資金。引進外部資金的手段很多,例如

1.發行新股,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股價可能沒有好處,短期還可能會稀釋EPS
2.在雙方合意下,由外部資金進行特定比例的公開收購,收購價格一定會有溢酬
3.藉由外部資金一鼓作氣直接 100% 收購下市,收購溢酬會最高
4.其他(例如換股或互相購買持股)

三個選項裡面,我認為第一個選項的機率不高,群聯現金這麼多,實在沒必要透過這種方式引進外部資金,畢竟目的是要結盟,而不是真的需要資金,稀釋EPS會被股東討厭的(笑);第三個選項聯將來的發展最為有利,因為此後受到的法規限制會減少,經營層也可以更專注於公司長期的發展,而不用過分關注於每一季的財報(潘董接受謝金河專訪時,有提到上市公司被迫短視近利的問題),但是小弟我判斷以第二個選項的機率最高。

starya wrote: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一...(恕刪)


1.收購價格400元是starya大設定的,小弟我認為不可能這麼高。
2.直接進入公開市場收購,對於股價影響不低,若怕影響股價就得拉長期間,所以不見得比較有利(特別是產業狀況變化快速)
3.任何人預定取得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主管機關規定,依法就必須公開收購(證交法第43-1條第3項)。


****************************

對我而言,群聯進可攻退可守,縱使將來沒有引進外部資金,群聯的現金殖利率也很不錯。但是群聯目前短線上有一些疑慮,長期上對於彼岸的強力競爭是否能維持高獲利也仍待觀察(潘董自己也說過,產業可能會經歷一段淘汰戰)。

以上,一點分享,惠請卓參與指教。

這棟大樓引起我的好奇~
感覺好多人頭帳號自彈自唱呢

大家可以點進去看~好多個都最近註冊的....

希望不要有散戶被洗腦了~跳進去



soon0420 wrote:
這棟大樓引起我的好...(恕刪)


請問各位,一家每季都賺5元的公司,如果市場給她的P/E ratio = 15~20
也就是股價=300~400

那另外一家公司Q1 /Q3都賺15元,Q2/Q4都虧5元,你們會或者說市場會給她多少本益比?
我個人是給8~10倍, 也就是股價約160~2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