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4網家~來吧來吧!身家已經不敢賭了,多空裏面很多專家見解,自行判斷

yeh105 wrote:
基本上只要 8454...(恕刪)


感覺是為了11月營收獲利成長等等利多消息公布前先拉一波,嘎空再誘短多。
這支股票 之前的壞消息變成股價往上推的力道了
jack老大 wrote:
這支股票 之前的壞消息變成股價往上推的力道了


網家的壞消息是自己製造的
只要不去補貼商店街的運費
營利就會恢復正常

網家更前一波漲到400元
是因為它有露天市集的持股
只要露天市集能上市
就能換到台花花的銀子(後來撤回計畫)

不然以營運規模來看
網家的股價應該會跟富邦媒差不多


大多數新創公司之所以曇花一現
就是無法建立商業模式
不然就是初期丟進去的資本難以回本

我自己有在蝦皮上架
有免運的時候就有訂單(集中在上半月)
買家免運次數用光了訂單就消失(集中在20號開始)
這根本不算商業模式

只是在培養貪小便宜買家的模式吧!
我看jack兄的其它文章發現jack兄是沖客,難怪投機性與博弈性那麼強,只憑低檔出量就敢搶短。

lsd193anthon兄也不差,只是等多方訊號上月線才出手,是個波段操作者。

功夫無分好壞,皆是藝術;只能說這幾天網家的漲幅是外資買上來的,看來外資台蠻挺jack兄的,目前沒有要誘多巴他的意思。

重點在於樓主還不清楚自己是哪種人。我不諱言,我空輸了,看著外資一路買超,我再跟他作對無疑尋死。不過,輸就是輸,沒有藉口,我樂於檢討!

3C達達 wrote:
果然如上面大大說的,...(恕刪)

怎麼我說的話你一句都沒聽進去??

我說,台灣暫時沒有人是網家的對手,
網家不是沒優勢,是媒體造謠,跌是應該的,可是也應該差不多了,
JACK大進場的時候,我不是又提醒你了,
可是.....

樓主耳根太軟,沒有主見,明明自己的生活邏輯是對的,
偏偏要聽那些只聽媒體報導網友的話,
我是網拍業的人,說得是第一手消息,
結果,我的話,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總結一句話,樓主的個性不適合做股票....

qena wrote:
樓主要練暗黑接刀術可...(恕刪)

接刀不用練,
之前說過了,
已經跌很多的股票,如果覺得公司沒問題,股票會漲回來,就先買一張,
如果跌超過10%,再補一張,
如果再跌超過10%,再補一漲,
如果短時間跌超過3成,先不補,等看看會不會跌破4成,
如果破4成,表示公司一定有很大的問題,直接不計成本殺出,
這樣最多就賠3張,
只要股價漲回去,通常就有賺錢,
依樓主的例子,150買,135買,120再買,只要漲超過135,就有賺錢了...

網家這波從182下來,182*0.7=126,波段跌幅的滿足點,大概是120,
結果樓主就賣在接近底部的地方。

股票投資,不在技巧,在於紀律,
不求每次贏,只求多贏少輸即可.....

Dennis520 wrote:
而蝦皮的劣勢在它只做C2C
電商要賺錢還是得靠B2C
B2C抽成才抽得多

這個論點不對,
B跟C的界限本來就很模糊,
露天也很多B的賣家,
YAHOO拍賣自從不收上架費後,生意也變好了,
現在還推直播拍賣,

商店街的問題,是原本商店街是有金流服務,
可以刷卡的,可是自從露天可以刷卡後,
商店街的優勢就不見了,
而且商店街的賣家不論有沒有成交,都要先買「店鋪」,
要先交錢給商店街,
因此賣家就到成本更低的露天去賣東西。

我如果是詹宏志,我會在露天上市後,把商店街跟露天合併,
或者把商店街的模式更改成各中小企業官網的主機代管系統,
利用商店街的框架,讓一些有意服務客戶的廠商,設置買賣跟服務平台,

類似阿里巴巴,但是平台比阿里更貼近企業端需求,畢竟,台灣很多中小企業的網站,
都是萬年不更新,對企業形象跟台灣產業發展都是非常負面的.....
只能勸樓主看開點 底部爆量的股票 就像變了心的女友 再也回不來了
Dennis520 wrote:網家的壞消息是自...(恕刪)

請問你是玩票性質的還是認真的在賣商品呢?
我看數據,以小型的B2C流量而言,雅虎還是第一,比商店街多
露天流量也比商店街多很多


我今年初的時候有用公司買商店街店舖
最近想上架看看,哇靠,看了那個介面,直接放棄
而且流量還比雅虎低,真不懂當初幹嘛花一萬多,買一個現在免費的平台
請問你認為商店街值得做嗎?


蝦皮購物我有在想
但他那個15天鑑賞期讓我不敢做
bbctank wrote:
接刀不用練,之前說過...(恕刪)


是啊,我原先也是建議樓主沒賣的先放著,如果網家第4季開始獲利,應該有機會反彈上150.

嚴守操作紀律及觀察外資動向是關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