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慧洋-KY (2637)
主 旨:補充慧洋-KY110年02月份自結盈餘
發言人:薛亦駿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10/03/04
2.公司名稱:慧洋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補充公告本公司110年02月份自結盈餘
6.因應措施:發佈重大訊息
7.其他應敘明事項:
本月營業收入:USD 37,318,272 TWD 1,042,262(仟元)
去年同期變動率 33.21%
累計營業收入:USD 77,577,119 TWD 2,169,211(仟元)
去年同期變動率 26.02%
本月營業利益:USD 8,325,574 TWD 232,525(仟元)
去年同期變動率 767.86%
累計營業利益:USD 17,649,622 TWD 493,518(仟元)
去年同期變動率 225.26%
本月稅前損益:USD 6,468,696 TWD 180,664(仟元)
去年同期變動率 403.35%
累計稅前損益:USD 13,343,324 TWD 373,105(仟元)
去年同期變動率 1421.49%
本月稅前每股盈餘: 0.24
累計稅前每股盈餘: 0.50
計算基礎:
期底 月平均 年平均
新台幣/美元 27.875 27.929 27.962
日圓/美元 106.08 105.46 104.59
流通股數 746,409,199 - -
計算EPS流通在外加權平均股數 746,409,199 - -
期底 上月底 去年同期
船舶艘數 135 136 130
BDI 1675 1452 535
變動分析:
1.船隊變化:2/4 Ital Melodia(43585DWT/Other)終止管理。
2.營運變化:本月進塢船12艘。
3.匯率波動:本公司日幣借款因日幣波動而產生損益。
4.船舶換約:本月船舶換約12艘。
5.營業利益:本月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增加767.86%,係因新冠肺炎以致去年散裝
航運市況不佳,自去年下半年起已逐漸回穩。
6.業外損益:本月因日圓貶值使業外損益部分有匯兌利益約USD1,000,000元及新台幣
升值使業外損益部分有匯兌損失約USD200,000元,惟此皆屬未實現評價數不影響
現金流量。
編制說明:
1.本公司採用會計準則為IFRS。
2.本公司以美元為功能性貨幣。新台幣數字係以期間平均匯率計算。但評價損益則依據
相關匯率之期底數值計算。
3.變動率係依本月與前期之美金財務數字作為計算基準。
4.每股盈餘(EPS)之計算基準為加權平均股數。
5.折舊及船員薪資成本採整月認列,租金收入則按日數以應計基礎認列,故營運天數對
營收及營業利益偶有影響。
6.船舶潤滑油費用為按月估列,但每季盤點時將依實際消耗量調整之。
7.船舶折舊年數依船況、噸位、規格等可能有出入,但目前新船大多以25年估列之。
殘值計算則為空船重量(light ship weight)乘以廢鐵價格估列。
8.本財務資訊系本公司自結數,尚未經會計師查核簽證。
台航董事長劉文慶指出,公司2月初迎來今年第一艘8.4萬噸生力軍卡爾薩姆型「臺德輪」,該船簽有三年長約,採半浮動式運價,4月還有一艘同型船交船,另一艘是6.4萬噸的超輕便型船,7月再交一艘卡爾薩姆型船,年底要交的也是該型船,毛利率都在三成以上,該型船日租較傳統巴拿馬型高出12~18%,公司待明年兩艘同型船交船後,將總共擁有九艘該型船,將為台航帶來豐厚獲利。
另因中國大陸停止進口澳洲煤碳,改自俄羅斯、印尼、南非等地進口煤碳,這些國家因為港口條件限制,難以彎靠海岬型船,改用中小型散裝船,而台航船隊都是中小型船,今年運費漲幅特別高。
台航去年賣了兩艘舊船,獲利1.43億元,今年不賣船,但在永和有一塊90多坪土地與林地合建,今年內會增添1億多的獲利,手上持有的4.19萬張陽明股票,每股平均成本13.3元,11日最新收盤價28.10元,下半年或許會賣出一小部分。
台航目前在基隆還有三筆土地共約1,700坪,其中兩塊是在商業區;另政府過去幽居少帥張學良,在北投山區,現在的少帥禪園也是台航土地,有近千坪;高雄兩大三小土地合計近千坪也是台航的,目前都是出租,台航或許在今年年底進行資產重估,重估後公司淨值將超過40元。
台航去年前三季營收18.60億元,獲利3.46億元,EPS 0.83元,法人估全年EPS約1.3元,在散裝族群當中估計獲利僅次於中航(2612)。台航到去年年底保留盈餘還有40.98億元,公司造新船都僅貸款六到七成,而不是八、九成,負債比僅32~38%。(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張佩芬 2021.03.15
在貨櫃船運市場運價出現前所未有的飆漲走勢後,代表散裝船運市場景氣的波羅的海乾貨船綜合指數(BDI)最新來到1,960點,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各散裝船型現貨市場日租金也翻倍大漲,散裝船運市場今年將迎來十年來最好的一年!
散裝船運市場今年第一季不但淡季不淡還超好,其中,最大的海岬型船原本日租金嚴重低於中小型船,但加入穀物運輸後,日租金回到獲利水平之上,整體市場大好,且全球經濟復甦趨勢明顯,去年營運非常艱辛的四維航,以及獲利大幅縮水的慧洋-KY、裕民等業者,今年業績估計都將出現大翻轉。
有關航商指出,市場大幅翻轉的利多因素非常多,今年前二個月市場船噸僅增加0.5%,全年估增2%,但今年需求估增3.8%,且目前建造中船舶創20年新低,明年供給僅約增1%。
而疫苗問世後全球經濟復甦跡象明顯,原物料漲價、製造業加速補庫存,另外貨櫃船運市場缺櫃讓穀物重回散裝船運,大陸禁止澳洲煤炭進口,轉向南非等採購,還有大西洋段運輸需求高,歐洲卻因大風雪讓船隻受困,周轉率降低,眾多因素導致散裝船市場回溫。
上周五(12日)BDI指數來到1,960點,是去年同日633點的三倍多;海岬型去年同日現貨市場日租僅有2,692美元,今年有16,741美元;巴拿馬型船去年9,314美元,今年20,178美元;超輕便型去年8,190美元,今年22,844美元、創11年新高;輕便型船去年6,948美元,今年23,096美元;最小型船運價最高,主要是因偏遠港口貨量增加,但港口設施不足,擁有自備吊桿的輕便型船最受青睞。
去年散裝船業者除了新興、中航與正德,其餘各家獲利都縮水,新興因為去年上半年超大型油輪(VLCC)運價飆漲拉升了獲利,正德則是增添新船,以長約確保一定獲利。
中航去年獲利增加的原因最特殊,該公司長期透過子公司富旺投資等投資股票,去年買進航運股大賺,累計去年前三季業外獲利達2.32億元,比本業賺的1.06億還多一倍多,公司今年2月賣掉台航1,523萬股,轉買華航,估計也是大賺。
中航清一色海岬型船,目前日租金雖然比不上中小型船,但已是去年的六倍價,下半年是散裝船運市場旺季,海岬型船日租金重回領漲機會很高,除非有特別意外因素,今年本業獲利一定比去年好很多。
去年虧損最多的四維航,今年不但本業好轉,子公司綠舞國際大飯店的業績也因為疫情讓國旅興起而明顯好轉。另一家有虧損的益航,去年則是因為疫情讓在大陸經營百貨的子公司大洋-KY出現虧損,今年預料不論百貨或是船運,業績都會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