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美債/公司債/投資等級債....危機入市 V.S FOMO V.S 百年機會 ?!

RICHARDSCW wrote:
離題。
定存其實也不容易,
要花很多時間/開戶/跑銀行,
多少還需看人臉色

現在網銀定存超方便
我是辦了網銀才知道定存可以那麼便利
手指按一按隨時可以定存、解約,利率也可以隨時改固定或隨機
不用跑臨櫃省下很多時間也不用看行員臉色
RICHARDSCW
謝謝您。網銀承做定存,各行庫皆有額度限制,又美元定存走優利專案/議價會較優,故較難不跑臨櫃。
HK_Sung wrote:
往下還有超過10%以上的空間。


嗯....HK_Sung 大大 或許說的保守些吧....
個人開樓至今,對於 FED 最終利率 6% 是基本的臆測,
如猜對了,則20~30年美債"合理殖利率"反推回去"價格則應是目前的.....

至於美國銀行,過往 1Q多次提出"美國優秀獨特的會計準則 AFS to HTM" 依然無解
BTFP 不過是救急一年罷了,且還會越滾越大咧! (借錢利息+升息HTM跌價)
通膨/升息/降息 問題,個人目前主要關注在 308 樓貼出的圖表
就先看2023/11 & 2024/2 的結果了

美國30年國債拍賣結果,FED 自己買了約 40%


=============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飛的越久越高,也會摔得更嚴重吧!?!
很久以來就一直不斷吹捧特定標的.....we wait and see

恬適生活 wrote:
通膨/升息/降息 問...(恕刪)


美聯儲縮表還是繼續,買的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到期的有點多,超過縮表的速度了要補一點。

風暴之影 wrote:
美聯儲縮表還是繼續,買的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到期的有點多,超過縮表的速度了要補一點


嗯....這點個人也覺得有趣,

如近期眾所皆知中國近十幾年來強勁的經濟是由房地產"創造"出來的,
不到一年已打回原形

那麼相對於近十幾年"藉由不正常維持超低利率"下
FED => 印鈔 + 買債 + 銀行零準備率 => 放水
美財部 => 舉債 + 發錢 => 創造需求 ???

當然.....目前利率高漲下,後續又會如何呢 ??

============
前幾天眾多媒體大肆報導"(Michael Burry)砸16億美元買入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100指數ETF的看跌期權"

個人覺得怪怪的,果然.....
13F 中的"期權",指的是"名義價值"而非"實際價值(成本)",

網路上依"年底到期的期權價格"推算,"實際價值(成本)"總共大約是2000萬美金吧!
至於實際買入期權價格與真正"實際價值"當然就自行猜測了

台灣媒體亂象與水準.....不說也罷....

恬適生活 wrote:
個人開樓至今,對於 FED 最終利率 6% 是基本的臆測,
如猜對了,則20~30年美債"合理殖利率"反推回去"價格則應是目前的.....



小弟沒有技術/知識底,
只憑市場定存利率去胡亂想,
從3%、4%,存到目前5%多,
1週到6個月的差距也就半碼,
6個月到1年期幾乎一碼到底,
搶美元的情況從外商、本土私行庫到現在的三商銀都加入戰局,
日前遭遇的本土私行庫... 將維持利率至少2年,
前日洽一外商銀行,
言及利率維持的說法... 沒被打槍,
論及目前的利率對銀行... 少賺點,

白話說,
利率倒掛未消停,
5%多的1年期也仍繼續在收,
若1年內市場利率掉下來,豈不現賠??
銀行是開門賺錢的,
基本6%,利率維持,符合情理,
那,心裡仍是一句,
不降息,哪來的資本利得?
想賺取資本利得,部位卡在那2年??
機會成本合不合算??
故,小弟自己想再等等。

市面上,現在買/趕快買/用力買的行銷,
實證上,市場/投信每每買的力道,
錢,先搶先贏,落袋為安,
但,是誰先贏了? 落誰的袋了??

小弟少見聞與版大相同論點的風向,
謝謝版大開樓。

沒有什麼依據,
僅小弟憑空想像,
諸多錯誤,
謝謝指正。
對利率和美債有個疑問
如果FED明確表示在某個時間開始降息例如2024年第一季
這樣大家搶在2023年底買進美債不就等於送分題? 錢有這麼好賺?
不是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擦鞋童理論
美債前陣子連群組都一堆人跳下去買
當時很有自信的說很快就要降息了,越跌我越買!!!結果這些人目前全套牢
而且什麼時候要降息FED也不敢明講吧
之前不是還說高利率會維持一段時間甚至通膨搞不好來個回馬槍
azo2ka wrote:
對利率和美債有個疑問...(恕刪)

人多的地方應該是股市吧,美債跌這麼多就是被拋售,漲多的才是人多的地方。
當然啦溢價的美債ETF也是人多的地方,但是有別的選擇。
其實近一年多來紛擾的主因在於各方預期的降息聲,
但簡單的 Google 一下"FED 主要目標"答案就已出來了

擴大就業=> 失業率有高於標準嗎?
穩定物價=> PCE or core-PCE 有低於標準嗎?

至於其它種種因素,總經/專業/大佬都可能誤判又何況是常人
或當興趣研究也不錯咧!



===========
前兩天,YT 又看到某達人,鼓吹 BBB 級 ETF ,也說滿手都是
嗯....自鼓吹債ETF以來,"多元配置"了 美長債=>AAA公司債=>BBB公司債,都是滿手咧!

資本雄厚的達人果真不同於常人
真希望可看到實際的對帳單.......
唯影片底下留言罵聲連連....不知會不會消失一陣子呢?!

自始至今,都是依"配息覺得可以"就可進場為出發點,真的是如此嗎 ??
如是持有"實體債券到期",個人完全讚同......

債ETF(特別是長債) 真的是"配息覺得可以"就可進場 ?!
現在就是猜未來長期利率水準會是多少?

1.維持高利率4~5%?
2.中性,長期通膨3%,利率2~2.5%?
3.重回0~1%讓大家賺資本利得3~4成?

保守的分批進,激進的早就歐印,怕死的還在觀望.
大家可以猜一猜.

債券殖利率飆高 準備重返「5%的世界 經濟日報

在世界各地,債券交易員終於清醒認知,近期歷史上的超低殖利率可能一去不復返。

這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美國公債市場的「常態」會是什麼樣的面貌。

桑默斯: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 未來十年平均可達4.75% 經濟日報

桑默斯說,如果綜合考慮到這三個因素,未來十年,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有望上看4.75%,而且可能高於4.75%。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