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台湾人都这么关心大陆的贸易战,作为大陆人我也简单谈一下,目前看形势一片大好


economic wrote:
純市場力量(純資本主義)或純政府力量(共產主義)在過去歷史發展的驗證中都被認為不可行,所以現在都是混和的,偏向比重而已,台灣就很偏資本主義,所以當台灣政治人物說自己上台能有多大能耐帶領台灣走向OOXX,呵呵、聽聽就好,政府力量跟其他國家相比差多了,能引導一些,尤其是政策、對外貿易談判上,要很大作為那是想太多



社會主義的中國 普通老百姓福利在哪裡 講一下吧 不要只會在那信口開河
還要跟北歐比肩 拿什麼跟北歐比 北歐收重稅然後回饋給老百姓 這才叫社會主義
中共稅收收去福利在哪 自稱是社會主義國家 其實根本還是共產極權那一套
黨擁有一切 黨控制一切 跟社會主義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每個來護航的的都說中國是
社會主義國家 看了就很好笑



然後還要來這批判台灣的民主導致社會停滯 你怎麼不去說說 中共的絕對權力 給這個國家
給這個民族帶來多少災難
改革開放前 叫做共產主義 黨擁有一切 權力至高無上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
搞了幾十年運動 死了幾千萬人 經濟一蹶不振 迫不得已才引進資本主義 來維繫政權
讓一小部分的人先富起來 然後又走錯路去搞房地產 地方政府無限借錢去搞大躍進 現在又
搞不下去了準備大蕭條 這就是你眼中英明有為的中國政府在作的事 一邊極權一邊拿全國人民未來
在開玩笑 這樣的制度 這樣的國家 台灣人民一點都不會羨慕
沉思行者 wrote:
社會主義的中國 ...(恕刪)


你連定義都不知道,也沒具備相關知識能力,就一直用你認為的福利去看中國

簡單說一個狀態,印度和中國在40年前經濟狀態差不多,現在差很多
我們簡單從這40年(尤其最近25年)的交通建設成果相比,差異如何呢?
政府把收到的資源投入建設算不算人民的福利呢?
中國最近25年花在基礎建設的金額有多少?

是你自己瞭解太狹隘,永遠都用特定的政治立場眼光去看,才沒看到人家政府為人民做的東西,不管哪種制度都會有問題,中國也有,但人家有做的事情起碼相對比其他國家做得多,不然怎不是印度有這樣的發展,中、印很多條件在40年前類似
你只會看人家錯誤的歷史片段,人家有做的全部當不存在,那誰是鴕鳥?
給其他看的人自己判斷誰的正確率高,現實不會因為反對就不存在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貿易戰沒贏家的這次有...(恕刪)


如果不談美中政治制度的差異,美國現在的綜合經濟實力假設是100分,老中有50分嗎?

economic wrote:
你連定義都不知道,也沒具備相關知識能力,就一直用你認為的福利去看中國
簡單說一個狀態,印度和中國在40年前經濟狀態差不多,現在差很多
我們簡單從這40年(尤其最近25年)的交通建設成果相比,差異如何呢?
政府把收到的資源投入建設算不算人民的福利呢?
中國最近25年花在基礎建設的金額有多少?
是你自己瞭解太狹隘,永遠都用特定的政治立場眼光去看,才沒看到人家政府為人民做的東西,不管哪種制度都會有問題,中國也有,但人家有做的事情起碼相對比其他國家做得多,不然怎不是印度有這樣的發展,中、印很多條件在40年前類似
你只會看人家錯誤的歷史片段,人家有做的全部當不存在,那誰是鴕鳥?
給其他看的人自己判斷誰的正確率高,現實不會因為反對就不存在



犧牲十幾億人   成就幾千萬人   這樣發展速度當然快  印度就是
不能像中共一樣犧牲人民   到處強拆亂建 所以才發展的沒中共快


那話說回來  誰去照顧一下後面這些被犧牲的人群   討薪民工  誰可以來幫他
爭取權益    農產品價格那麼低   農村過不下去要出來打工   誰去幫農民
爭取權益   就因為他是底層   所以活該被犧牲? 最近還有一個 北京市在冬天
驅逐低端人口 請問這些人犯了什麼罪 要在寒冬中 被趕離安身立命的地方


喔喔   中國老百姓有什麼福利講不出來啦   阿不是自稱社會主義國家  怎麼
人民的福利  一個都講不出來  現在又扯道交通建設來了  各種道路收費站多如牛毛
一收就是幾十年  時間到了還會自動延長   這麼好賺的生意   如果我有背景
我借錢也去修個幾十條  穩賺不賠的   至於老百姓出門一次要被剝了幾層皮  關我什麼事
誰叫他要生在這個國家

然後更好玩的是中國高鐵   全國不管經濟能力高低   能不能能回收 能蓋就蓋  遍及整個
中國 堪稱是二十一世紀的大躍進   實際上能盈利的不到十分之一 馬上就要成為國家的巨大
負擔了 這要自豪嗎 抱歉這種債留子孫的東西一點都自豪不起來


然後你講的都不是事實 為了宣傳中共也是拼了 可惜一坨屎講的在天花亂墜也不會變好吃
就等著中國混不下去開始大蕭條 我很期待看到中共能逆轉經濟規律的魔術跟共產主義能夠
沒有危機的優越性

qena wrote:
如果不談美中政治制...(恕刪)


以我的觀點是不覺得可以這樣比,但中國整體實力差不多美國六成那邊吧
中國的狀況是經濟結構比較漂亮,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都算完整
美國的第三級超級大,第一級也很強,但第二級強而不大(中國前幾年算大而不強,但這兩年中國在高端技術上有不少成果,雖然不能說很強,但不算差了)

美國很大的問題在空洞化和內部落後了,去過美國應該知道美國的大型建設幾乎都1970年代以前蓋的,很多其實老舊了,效率、效益跟不上中國這種新蓋的,經濟要發展,交通這種基礎建設絕對是重要基礎,好的交通建設那不管人、物的流動才快,成本才低
以交通來說,美國的航空不算差(但跟中國這種新蓋、新買相比有點落差),一般道路交通也很不錯,但鐵道系統美國是很老的東西,高鐵系統更是差遠了(高鐵在500公里內是比飛機有效益的)
其他的水、電工程,中國這幾年追的很猛,美國有高端技術優勢,但建設是落後的

美國工業的空洞化是很麻煩的,中國很大,沿海成本高的可以往低成本的地方去,其實美國也不少地方成本很有優勢,但缺乏基礎建設外,美國是州政府制度,製造離開德州是不會去威州的,德州的資源也不會直接分給威州,而現在的中國則是大都會要直接負責落後地區,政績是一起算的,不是上海官員光把上海弄好就可以,假設上海要負責四川大涼山地區,那政績要兩邊都一起看

印象美國之前有個說法,我是很認同的,美國的民主制度和一些制度本身問題不大,假設可以三天做所有拋棄各自立場的好決策,然後執行下去(這邊指就一直執行下去),三天後回到現在彼此拖後腿的民主,那美國可以持續最強到下個世紀

對美國來說,以前是不太需要用其他手段對付對手,自己國內就夠強大,但中國的建設(尤其大型建設)太快,使得中國發展速度變得很可怕,而美國自己要重新建設強大自己卻落入民主的效率陷阱,光一個加州高鐵,這還沒有跨州,協調只有在加州,那個建設速度實在OOXX,花費不斷追加的預算跟中國追加預算速度、金額幅度相比,也實在......

製造回美國本身是正確的路,但回去那是需要相關的條件的,內部沒建設、準備好,這是要怎吸引人來
要建設,美國現在的財政又是超大問題,放給民間(美國民間的力量很大的),這是重大的利益,怎擺平各方人馬


這邊貿易戰一直都沒人要說美國,我說一點看看有沒人願意多說或多談談美國,都看會有比較客觀的角度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沉思行者 wrote:
犧牲十幾億人   ...(恕刪)


所以台灣現在就是這樣的陷阱
新竹有,所以各地都有,資源根本不夠這樣分配,所以每個地方都很差,但可以有當地選票

每一個發展起來的經濟體都是先集中資源給少數,點把火然後擴展的,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歷史也是,那些加工出口區的歷史名詞就是
現在的印度發展也是,幾個經濟特區不也是這樣的邏輯產物
但印度算眼高手低吧,哪有那種一步登天的,中國真正開始發展要算1990年代中期,起碼30年,印度想只花5~15年,真的想太多
你就是一直不願意用比較客觀角度看,不然怎會正確率不高
每次都中國崩潰,但幾十年人家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當然中國不是不會崩潰,他有真正的核心問題,但都不是過去說的這幾個,也不是這次貿易戰,中國真正問題是內部結構的調整,都調差不多十年了,成果不算好,但短期要出大事崩潰的機率很低很低的,可以兩年後回來檢視正確率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以我的觀點是不覺得可...(恕刪)


可以聽聽看別人的看法,但是個人的看法兩國經濟實力應該還差距兩倍或更多,因為美國的科技業執世界牛耳,創新的價值難以估量,再加上美元是世界基礎貨幣,其他債券都是跟著美國國債利率當基礎,發長債付短債,資源生生不息。

至與鐵道建設,以個人的了解,美國國內線航空非常發達,稍遠一點的距離就搭飛機,近一點的就自己開車(老美好像很喜歡自己開車旅行?)或搭灰狗巴士,如果沒有很大的需求,其實蓋高鐵的成本是很難回收的,當初台灣短短的高鐵就差點蓋不下去不是嗎?

另外美國能成為消費者導向經濟是因為人均收入夠高已接近6萬鎂,老中現在人均不到1萬鎂,又有高房價壓著受薪階級,可支配所得大大受限,這個經濟轉型恐怕困難重重。

economic wrote:
所以台灣現在就是這樣的陷阱
新竹有,所以各地都有,資源根本不夠這樣分配,所以每個地方都很差,但可以有當地選票
每一個發展起來的經濟體都是先集中資源給少數,點把火然後擴展的,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歷史也是,那些加工出口區的歷史名詞就是
現在的印度發展也是,幾個經濟特區不也是這樣的邏輯產物
但印度算眼高手低吧,哪有那種一步登天的,中國真正開始發展要算1990年代中期,起碼30年,印度想只花5~15年,真的想太多
你就是一直不願意用比較客觀角度看,不然怎會正確率不高
每次都中國崩潰,但幾十年人家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當然中國不是不會崩潰,他有真正的核心問題,但都不是過去說的這幾個,也不是這次貿易戰,中國真正問題是內部結構的調整,都調差不多十年了,成果不算好,但短期要出大事崩潰的機率很低很低的,可以兩年後回來檢視正確率



抱歉喔 你要宣傳中共 等他撐過這波在說 這波撐不過 就要去跟北韓做朋友了
一個沒有未來的土地 有什麼好值得人去敬仰的 還來台灣宣傳一個即將落日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一切 都建築在犧牲國民 犧牲未來 犧牲其他國家來發展起來的 現在
已經走到盡頭了 剩下自己國民能犧牲了 等著他跑步進入共產極權的行列 那共產
極權國家的下場 已經很多國家示範過了 能撐幾年 就看中共的本事了

至於要再爬起來是什麼時候 抱歉在下才疏學淺是看不到了


不然你來講講 中共這優秀的制度拿什麼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你們這些護航的
每次遇到這個都會躲好遠 不是在牽托美國很爛 就是在講台灣不行 美國很爛
可是人家是世界最強 台灣很爛 短期也沒有崩盤可能 大陸房地產即將崩盤
債務高到破表 m2是巨大泡沫 內需不是被政府掠奪一空就是不景氣難以為繼
外貿在打貿易戰後也沒得玩了 政府建設已經累積天量債務玩不下去了 中國的未來
到底在哪 詳細講講嗎

qena wrote:
可以聽聽看別人的看...(恕刪)


美國金融非常強,但經濟有相當程度是看彈性的
創新美國是最強的,甚至非常多年只有美國引領,連歐洲都沒份,日本想弄沒弄起來
但這兩年中國在創新領域突破了美國壟斷,雖然只是某幾個項目,創新大部分還是來自美國,但美國已經沒辦法壟斷了
能有創新空間的是市場,以前美國是世界最大市場(現在中、美差不多),有市場才有創新爆發引領世界的能量,這點從創投空間可以大概看一下

基礎建設會在長遠發展中佔據很重要地位,美國的通訊建設就很好,中國沒比較強
交通上美國其實非常需要區域性高鐵,尤其是連接幾個大城市之間,之前的規劃是東、中、西,基本上非常適合美國,但因為擺佈平,所以最後只有加州高鐵有進行
以國家為基礎看這些就會有成本落差,高鐵是兩個城市之間200公里以上500公里以下有比汽車和飛機有效益的工具,美國絕對沒必要如中國那樣密集,但區域性的其實非常有必要(例如:紐約為中心、連接波士頓、....等等附近的大城市),這些區域的人口數是足夠讓高鐵有效益的

台灣高鐵的問題是台灣產業外移下的效益落差,台灣大概有兩百萬在國外常態工作人口(一年有差不多一半時間不在台灣),這些本來都算台灣高鐵的預估內的,少這邊就差很多了,不然應該是效益夠的
中國高鐵的效益也肯定有一定比例是不夠的,邊際效益會遞減的,大家都一樣,所以反而是美國現在做大建設的效益還比中國高

至於兩國比較,條件發展不一樣,數字誰適合我其實覺得沒差,中國已經大到夠兩敗俱傷了,且中國追美國的速度很快
經濟規模中國大概美國七成,高端有時意義沒那樣大
我帶生產的時候,BOM上缺任何一種都出不了貨,不管是高端還是低端,所以高端當然代表相當的技術含意,但某方面來說有需求的東西低端也一樣要有人做,只有高端解決不了需要人提供低端的問題,美國社會低端工作要是沒那些亞洲、中南美洲、....等等來做,白人願意?成本?

不用懷疑美國起碼20年內獨強,但中國保護自己領域範圍內利益的能力還是有的,美國在世界各地都有利益要保護,範圍太大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沉思行者 wrote:
抱歉喔 你要宣...(恕刪)


懶得理你,我說的正確率兩年後可以看
你又說錯如何呢?
我在01多少年了,過去的正確率可以去翻我過去說的
這次是否正確,兩年後就知道了

m2這種含意你自己根本就不懂,一直說高,貨幣銀行學和經濟學多花時間看基礎東西,花時間去思考弄懂,那你就知道怎判斷
中國m2不是現在高,都喊高起碼10年了,知道為何一直沒出事?
反正不想花時間陪你,浪費時間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