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70元的時候,新聞發布目標價300元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小弟不是化學背...(恕刪)

請問一下麵線大
台積電晶圓代工市佔率50%已經呼風喚雨了
而這次日韓大戰才知道有許多化學原料是掌握在日本公司,市佔率甚至高達90%。
90%可說是已經壟斷了,那這樣台積電的命脈算不算被掌握在日本人手裡?
當然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台灣日本會有貿易戰的問題,二國關係基本上也算長期友好的,
可是這畢竟也是一個隱憂吧?

換個角度想, 在我們有生之年這個世界不可能沒有半導體,那直接去投資那些掌握了
關鍵化學原料的日本公司,或者是去投資美國掌握EDA的幾家巨頭,是否更為穩妥?
因為別人掌握的技術比我們台積電還要更為上游啊,而且都是台灣無法觸及的領域。
pathless wrote:

請問一下麵線大
台...(恕刪)

這個題目的範圍非常非常大。台積電的大大小小供應商,高達數百家甚至上千家,要研究起來,可是相當的複雜呢。而且以台積電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縱然在某些材料或是設備有些廠商是獨佔或是寡佔,供應商可以獲得的利潤有多少,可能要一個一個好好研究供應商的財報了。
管制半導體關鍵原料 意外揭露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先三星 2019-07-10 05:30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日本對出口南韓的光阻劑、氟化氫、氟化聚醯亞胺3項關鍵半導體原料加強管制,外資法人評估短期對南韓半導體量產造成影響性小,尤其,出口到南韓的極紫外光(EUV)光阻劑意外爆出僅供應DRAM試產用,出口到台灣相對比南韓多,這代表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果真領先南韓三星。

日出口EUV光阻劑 台比韓多

日本從4日起,加強管制3項關鍵半導體原料出口南韓,每次出貨都需經過約90天的審查,被視為日韓爆發貿易戰。因為日本這3項原料在全球市占率極高,市場預期若備貨不足,恐影響南韓第四季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出貨。台灣代理日商材料的崇越(5434)、華立(3010)依約僅能銷售台灣與中國的客戶,市場傳出三星來台洽購,能買到可能性極低。

外資法人指出,日本信越、JSR在光阻劑市場占有率共超過5成,這次日方加強管制並非大眾化的光阻劑,而是應用在先進製程的EUV光阻劑,預估對量產造成的影響應該很小。

JSR的EUV光阻劑在比利時生產,信越、東京應化工業的EUV光阻劑則在日本生產,但目前顯示出口到南韓的EUV光阻劑僅提供DRAM試產用,還沒用到晶圓代工的製程生產,EUV光阻劑出口到台灣相對還比南韓多。

至於氟化氫(HF),外資法人表示,日廠Stella Chemifa及Morita Chemical供應處理過的HF給韓廠,韓國藉由合資公司方式,早就可在當地採購或生產,不用從日本進口,因此,這項加強管制對南韓影響也不大。而氟化聚醯亞胺材料,韓廠Kolon Industries及SKC正在產品驗證中,若日廠不能出貨給南韓,三星等廠商可能轉向韓廠或其他管道購買。



pathless wrote:
請問一下麵線大台積...(恕刪)


台灣人的專長是Tune製程,還有生產的運籌帷幄
其實在產業鏈中所佔的含金量不高
因為有價值的是設計與銷售

在製造領域
含金量高的是設備與關鍵零組件/材料
這些台灣人也不擅長

設計/銷售/設備與原材料都是一個國力的象徵
需要長時期的研發才有進展

千萬不要被大陸的那種速食主義/拿來主義
彎道超車
隨便就可以抄得出來所誤導

所以中國壯大以為自己很行
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

台灣其實也依樣

台積電與大立光的利基
都是製程與生產最佳化
老外粗枝大葉
做不了這細活
台積電用台灣最好的人力來做生產的事
以上駟來打下駟
這樣把一個很難做的製造流程
死命地做到好

其實這種算是苦活

只是特別適合台灣而已

大立光也是一樣

台灣要受限於人太容易了
所以台灣要站對邊
台灣與美日友好不容易發生這種事
因為台灣與日本屬於產業分工型態
卡台灣損人不利己
而韓國已經發展到與日本競爭的形態
所以被日本卡剛好而已

台灣不會被日本卡
但是會被韓國卡
所以關鍵零組件與原料
如果是韓國有獨門絕技又沒韓國不行
那才是台灣的麻煩...

不要以為台積電厲害台灣就很行
剛好相反
台灣是不重研發不看長遠
設計/銷售/關鍵零組件與原料
都是漫長的燒錢
花大錢幹大事的屬性
台灣人只想投錢然後馬上看到有效益
當然只能賺微薄的錢
想賺快錢
關鍵的東西被掌控事剛好而已

其實利潤高的是原材料與生醫
台積電花大錢投資
員工努力在枝微末節
結果毛利才50%
這樣算厲害嗎???
只是這種產業模式適合台灣而已

舉個例子
台積電與韓國花一兆的投資
那些歐美日廠商收到一兆的營業額
可能成本不到三分之一
投資可能更少甚至不用投資新設備
就賺了6667億台幣的利潤
台積電死命地做
還投資一兆的設備
賺了一兆的營業額
賺了5000億的利潤
人家本小利多
還非人家不行
員工快樂上班不會被操死
薪水都比台積電高很多
台積電強嗎?
沒辦法
台灣的產業只能這樣...

我在美國待過
如果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台灣
就是如此

關鍵零組件與原料
都是幾倍的利潤在賺
賺的是真正的技術錢
高技術門檻
賣給你給你抄都抄不來
植入人體要10年臨床
台灣哪個老闆肯燒10年的錢
不一定成功還可能有去無回?
歐美就是可以
歐美會成功不是偶然的

健人就是腳勤
恭喜6月初以來,無懼國際局勢以及消息面的眾多利空,志同道合一起勇敢買進台積電的朋友們。在250元以下錯賣的人,現在追回來還不用補太多價差。我用十幾年前賣出的四倍的價位認錯買回了。

CAMRY車主 wrote:
恭喜6月初以來,無懼...(恕刪)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台灣人的專長是T...(恕刪)

感謝回覆!很多地方都有被啟發到了!
一直都很疑惑,美國多久以前就上月球了,如果他真有心做面板/做晶圓...做這些東西,他會“技術上做不到”?不是吧。
所以看來其實是大家各自選擇自己最適合的領域去發展吧。
CAMRY車主 wrote:
恭喜6月初以來,無懼國際局勢以及消息面的眾多利空,志同道合一起勇敢買進台積電的朋友們。在250元以下錯賣的人,現在追回來還不用補太多價差。我用四倍的價位認錯買回了。




我也認錯了,242元不補,等到250才再補貨



早盤幸運有掛到250.5



michang wrote:
我也認錯了,242...(恕刪)


一路從240買到250

現在又再想要不要買254

再等一下好了 應該要回檔一下了吧 哪有天天噴的
imgood wrote:



一路從240買...(恕刪)

可以參考我前面的「不漲不買」,「愈漲愈買」操作手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