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跟我一樣有點老年人的症頭嗎?
反應這麼慢?
昨天盤前的降息,要花一天才反應?





話說這麼說,這怎麼還有一堆紅的股票?
連KO,WMT,T,VZ 這些藍籌牛皮股也都是紅的。
實在有點不太正常。
如果有人說這就是未來兩年的股市高點,我大概要信個七八分了。
tcwu
O 跟一堆REITs都跌霧煞煞[不知]
tcwu
愛大好像偏愛AMD..抱著不放..要不要1股AMD交換5股LNC?那收的股息會嚇死人[真心不騙]那一支翻倍的機會比較大?[笑到噴淚]目標價 $300 vs $60
XD我今年到現在的交易金額
老早超過我前公司一年的revenue
快要2倍
公司是非營利組織靠收會員費(保護費)
收多少花多少..一年不到500萬美金



今年應該有機會交易金額破1000萬吧?
結果戶頭餘額還真的很小
也不能說是槓桿
純粹是惡搞出來的
每天在那高賣低買回來
中間也吃過鱉..加上我沒耐心..跟去賭場沒2樣
當天賣都想要當天買回

今天差點又出包
LNC現在看起來不能在惡搞當沖..風險過高
今天賣出400股回買RIVN
又當沖了幾次..下不了決心是否要補回到27K股
最後決定還是賭一下RIVN
現在要當沖只能去衝RIVN
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有機會板回RIVN

當初要是押NU / PLTR / HOOD也沒事
偏偏挑上RIVN / SOFI 累死自己
還好LNC還是頂梁柱
真的靠他翻本

LNC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市場是跟我一樣有點老...(恕刪)


我懷疑的心態是在會議結束前

跟以前相比,美聯儲這次事前跟市場的溝通不夠明確,只知道100%會降,但到底是1或2碼,一直各50%膠著狀態。

一直到會議結束前一天,傳聲筒NICK才釋放出一篇...或許這次不一樣的貼文,心中才肯定兩碼,但我一樣沒有加減碼動作。

很多人不相信美聯儲居然會走在數據前,不是每次都要以數據為本嗎!才造成這種情況,也讓某些人解讀為美聯儲知道什麼驚天秘密...經濟即將崩盤之類的。

半導體反彈起來後手上持股不多了,因為技術面型態+長天均線已拉近有點危險 (從某些歷史記錄看來的危險,但歷史總是用來打破的...誰知道),還有一點 現階段絕對沒泡沫但也沒有亮點,25甚至26年的獲利預估早出來了,市場的認同感就是這樣,當利多不漲 利空不跌。

長期我認同美股三代牛,但短期適度的修正是必須的肥料,SP500幾乎沒修正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市場是跟我一樣有點老...(恕刪)


愛大 我覺得從債市來看比較清楚,修復倒掛兩種劇本 美聯儲快刀和市場自行修復

通膨往下 美聯儲放手後長債利率就是跟隨經濟,因為經濟不差導致市場無法捉摸後續會降多少 多久會降,但鮑威爾有保證托底就是了,降息後長債利率是走升的,短債有美聯儲撐著,壓制經濟還是助長經濟 ,如果經濟數據持續不錯,十年期4%近在眼前的事,20.30年本來就在4%以上,即便美聯儲親自操刀強迫修復倒掛降到3%也差不多了,但長期利率水準依然沒低多少

現階段市場要自行修復倒掛要麻長期利率往上,不然就是惡化的數據出現,那結果都是要崩,崩盤和降息的順序對調而已

例外情況 中性利率提升,美聯儲都不知道的事,天知道到底利率多少可以不傷害就業並壓制通膨
我就是愛拍照
股市的問題不是會不會崩跌,深究到最後,其實都還是在於程度多少,持續多久的問題。
藍氣球
同意
愛大你的前東家
準備吃東瓜金 (INTC)
會跟中信要吃西瓜金一樣.."失敗"收場嗎?
我中信已經小賺1.34一股...不過我是要拿來收息..股價漲是一股2吃

難怪INTC今天"爆"漲



那INTC員工又要再被血洗一次如果真的被吃下去
我就是愛拍照
謠言。即使不是謠言,可行性也極低。Qualcomm 的工廠管理能力很差,連在台灣都做不起來,吃下FAB後成功的機率低於十趴。QCOM 幾次做實際產品的生產,沒一次成功的。
tcwu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恭喜拍照大榮退
我就是愛拍照
[rock][rock][rock]
恭喜拍照大要退休了。台積電董事長那麼迷人的位置,劉德音都選擇放棄,想要退休,可見退休是比居高位更加吸引人的生活方式。以前也有這樣的例子,公元305年,權傾一時的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六十歲時,他也主動選擇退休,移居至濱臨亞得里亞海的斯普利特的宮殿裡,並在該地實踐其最大的興趣——種植捲心菜。所以重點是退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那位皇帝真正的興趣是種菜,而不是權勢。
我就是愛拍照
[熱血][熱血][熱血]
愛大看下8+9


tcwu
前20名佔了7成市場..太恐怖..會看到這個是因為愛大提JXN..JXN股價還真猛..
我就是愛拍照
JXN 如果是上市第一天就有人介紹給我,我也不可能會買,因為根本沒有歷史資料可以研究,所以也不會覺得可惜。現在還是希望LNC 能快點恢復到六十元左右的價位。一季賺兩元,多賺個幾季,市場應該就會反應了吧
果然喊吃不起外食的人不止我一個。
昨天去Panera 和人談事情,叫了一個 Muffin 也花了快六元。
真的很可怕。
還好給它坐了兩個小時,算是有撈回來一點。

不要說吃晚餐了,就算是吃午餐,
隨便一個月的小費也夠買台洗碗機了。

吃頓中菜「稅金+小費」多收了三成 華人嘆:在灣區快活不下去
世界新聞網/輯 2024-09-22 20:35 ET
餐廳外食示意圖,非新聞事件圖。(取材自pexels.com@Esra Nur Kalay)

美國小費文化根深柢固,只要享受到人工服務就勢必要附上小費,否則可能引發消費糾紛,近年小費更有逐漸上漲的趨勢,當地人已漸漸吃不消,有華人網友抱怨「感覺在灣區快活不下去了」,他出門吃飯共129.69美元,稅金加上小費竟高達34.72美元。

一名網友在小紅書貼文表示,他目前居住在舊金山灣區,近日上中式餐廳用餐,點了豆漿、牛肉串、雞肉悶鍋、川味麻辣牛仔骨香鍋、米飯等,共要價129.69美元,另還有稅金12.81美元、小費21.91美元,共計164.41美元。

該網友抱怨,「感覺在灣區快活不下去了,等於吃130美元的飯要多付30%,就是因為我懶得洗碗,想想其實這碗也不是有多難洗」。

其他人也跟著大吐苦水「說句實話,讓我一輩子不吃中餐我現在都覺得無所謂,IN-N-OUT Burger 的Double Double不要太爽太美味,只要不是體力消耗大的工作,每天只要一個,配合喝牛奶水果,簡單乾淨省時間,關鍵是便宜每天不到10美元」、「北美小費現在就是out of control,有沒有管管他們。咖啡店,就做杯咖啡,要自己拿,自己端盤子,自己放盤子到回收點。就這樣舔著臉最低要18%」。

還有人留言「比夏威夷還離譜,今天晚上兩個人在川菜館加完小費吃了64美元」、「我也是很懶,但確實吃不起了,所以叫外賣」、「關鍵是沒有一個好吃的,不如自己隨便在家吃點好吃」、「多倫多也是,生活沒有樂趣了」、「感覺在外面吃兩餐的錢都夠買個洗碗機了,各種功能挺全面的洗碗機才400多美元,用洗碗機吧真的香」。
tcwu
可以外帶的..絕不內用..美國小費文化太恐怖[笑到噴淚]
最近去了一趟加拿大,一份10吋匹薩加一碗義大利麵,給小費15%,共花了58元加幣,相當於1400元台幣。在台灣這樣的菜量應該不用600元台幣。通膨不是下來了嗎?怎麼吃的東西還是這麼貴?
我就是愛拍照
通膨下來的意思是漲的速度變慢了。要降價,大概要通縮才有可能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