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dry0302 wrote:
先是利多不漲再來又搞...(恕刪)

股東會 準備開不完了。
hendry0302 wrote:
先是利多不漲再來又...(恕刪)


就如同蟹大預期的,外資加碼放空有下跌的空間
個人推測可能反映Q1獲利不太好

我建議長期投資的夥伴們,如果看到下跌會影響心情,可以先考慮不要看一陣子
畢竟我覺得蟹大分析得很有道理,這一兩個月要站回去之前的價位難度很高

另外,有空的股東們一起去參加股東會吧!
各位股東會見!
這版冷了,大家都不說話了。我們是否可轉換心情,把自己除如興之外,操作的還不錯的拿出來分享,緩和一下這種跌深不舒服的感覺。
好慘,連14塊都跌破了,年初要進這檔時,我就覺得那三萬五千多張融資是個風險,所以我有150張獲利入袋
old_hsiao wrote:
好慘,連14塊都跌破...(恕刪)

Old 大大 您出現了。你是我這版最喜歡的人。old大大。
蛤晉 wrote:
Old 大大 您出現...(恕刪)
要學會教訓啊~投資的路還長的很。
2809我在40塊以上全出掉,回到38塊就開始補,36塊全補完,誰知道竟然殺到現在35,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還是要說一下,陳董那個牛仔褲布料標準化,是個很棒的策略,這只有超大廠才推的起來。
old_hsiao wrote:
要學會教訓啊~投資的...(恕刪)

謝謝old 大大。我們做好友吧
買如興就像逛全聯一樣,天天都有更低價!不過我希望如興股票可以像全聯商品一樣,七天內買貴退差價......

今天的走勢,在前半場都還不錯,量縮止穩,但尾盤被帶動下來了.今天看來外資還是賣超,借券減少,但是借券賣出增加.

我不藍也不綠,嚴格講起來是有點不喜歡綠(尤其這兩年執政以後).政治跟企業經營必須分開,但是在台灣好像有點困難!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4/3的新聞,應該知道其實有人在帶風向了!當然我看到,其實蠻擔心的.不過我本來以為公司會捍衛股價.

https://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i=TXT201804021504533JA

// 藍政府卡關,綠政府放行?

一六年五月,民進黨政府上任後,不僅放行如興增資案,國發基金還參與投資,也因為國發基金的加持,吸引不少人如力麗、遠雄人壽等參與增資,去年七月順利募得一三○億元資金後,就拿一二六億元去併購玖地,當時市場疑慮,為何拿國發基金的錢去買中資企業?但併購玖地後,如興成為全球第一大牛仔褲廠,產品自然有競爭力。
只是去年募得的一三○億元資金,如興幾乎都拿來從事併購,沒有如國發基金當初所說的要投資環保設備、研發高科技素材等,除了不斷拿錢併購外,現在國發基金被當作「紓困基金」來彌補虧損,國發基金可別成了冤大頭。//

這段時間的外資賣出,乃至於借券跟借券賣出大增,如果我們撇開公司派所為.因為陳董的確這段時間是增加持股,而董事的持股也沒有減少,如果算算陳董質押的價格,他最近應該也很頭大,應該也快到斷頭價格.

我認為借券賣出,可能是有心人士,透過外資帳戶來做操作!不然這樣源源不絕的借券賣出,針對如興這樣不算熱門的股票,其實真的很少見.目的為何,其實也很清楚,合理上來講,除非公司真的經營不下去了,不然陳董沒必要這樣拿石頭砸自己腳.有人刻意透過這樣的操作,來凸顯國發基金的錯誤投資.如果公司因為這樣的操作經營出現問題,那更好.但是廣大投資者的權利呢?

政治風險是很令人討厭的事情,因為他無法具體化的分析,但是他卻是企業經營一個很大的風險(蟹大以前就要刻骨銘心的經驗)
一旦如興的事情被放大化來看,其實很多簡單的事情會變得複雜.

舉個例來說,如果公司有一些新的發展計畫,可能會被影響.甚至於公司希望的護盤計畫,也會被影響.我是聽說公司在四月中邀請董事來開會,希望討論股價因應方案,但是幾乎都被否決掉了,因為在鋒頭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公司還不願意宣布護盤政策,至少庫藏股可以先做吧!

這些事情其實我都請公司發言人,幫我轉呈陳董,希望他能聽聽小股東的聲音.很多時候,只要股價回升,事情就變得單純一點.錦上添花的人多啊...

最後有人質疑如興的經營績效,說真的,對我而言,我不滿意的是公司對公司股價的態度跟做法,講難聽一點,就是坑殺散戶!至於經營績效,我真的覺得還好!以蟹大在電子業這麼多年的經驗,服侍過那麼多的老闆,要去整合一家公司,包含購料,製程,產線......乃至於銷售,市場...半年希望有很顯著的成效,我是覺得有點困難.把時間放到一年到兩年來看,去看看整合後的成效,銷售額,毛利率,淨利率,ROE......這樣真的是比較有意義.現在呈現出來的數字,我覺得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陳董的某些想法,我是認同的,只是需要時間來檢驗.包含Old大講的牛仔褲布料標準化,建立雲端分析並與客戶端需求整合,透過墊子團隊來做成本控制(我覺得這是很對的一步)...

這是個人看法啦!反正我覺得如果陳董不希望股東會被丟雞蛋,最近應該至少要能釋出一些好消息吧!做短線的人有幫助,但長線的人,我覺得看看下半年吧!反正四月份業績一定不好,Q1財報也一定不好.

股東會上什麼去撤換董事長的事情,我覺得是蠻沒意義的,就算要撤換,不應該是要撤換孫總嘛?總經理才是負責公司具體營運的啊.但一樣沒有意義!倒是我覺得要求公司提出具體的護盤計畫,包含庫藏股...然後如果可以,我覺得孫總既然是董事,應該也要每月公告他的持股才對.

以上個人看法,長線我認同但要觀察,短線我覺得風險很大,勿躁進.對於我而言,只是要降低我平均持股成本.

四月營收一定不理想,Q1財報不佳,(虧損機會很大很大,金額之前我都算過)
Golden大,

去年2017操作代表作是3374 精材!

從3月份開始建立持股,從50買到60再買到40再買到50 (50張,均價大概53)...11月份開始陸續出清 (50張,均價在82)...

為什麼特別提到精財,如果去年有留意過這檔股票,應該知道這檔股票的波動很大,而且前三季月公司的經營績效,只能說慘到不行.說好的業績成長跟獲利都沒看到.光前三季就虧了超過三塊,其中第二季毛利率-35%, 營益率-50%...如果單純就數字來看,如興簡直就是超級資優生了吧!(當然不能這樣比較).

畢竟電子業比較熟悉,大概知道Q4是有可能爆發的,尤其他的最大股東是台積電,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就這樣報到了Q4...其中經歷過幾次法說會,每次只要董事長出來說話就是崩盤,都懷疑董事長是不是自己有放空了...

那九個月是很難熬的,但是最後的果實是甜美的.當然也不是傻傻持股,自己有設定幾個check points, 如果錯了,還是得忍痛找個好一點的價位出掉.如興也是一樣,我心中有設定幾個點,如果到時候不對,還是會毅然而然停損,只是這個點還沒到.

共勉之,有時候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一段!但是千萬不要去摸底,放寬心,好好等待並欣賞黎明的美!
蟹大

我的愚見也和您這篇內容中的某一小段差不多,因為1.陳仕修過去有著操盤手的身份,2.我們怎知外資的身份,如果如興股價沒起來,陳仕修被換掉,那他剛好安全下莊而已,而現在好像只能看這外資何時從賣轉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