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衍樑:潤泰雙雄明年配息 一定滿意

阿波8664 wrote:
這也使得台灣保險公司正面臨保單解約 入不敷出被迫低價賣出債券的窘境
只能說現在還在潤泰車上的 不是心臟夠大顆 就是不知不覺

謝謝,這還真沒去了解過。
查了一下,也看了幾個新聞,
似乎新聞中比較在意的是流動性問題,
倒是沒有人提到會影響獲利。

這讓我思考到你說的「入不敷出,被迫低價賣出債券的窘境。」
但是,是不是真的入不敷出是否就一定會低價賣出債券,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點。

如果解約數量大到使各種流動性較好的資產完全見底,
當然就必須賣那些放在重分類中的債券,那就一定要虧損了。

不過這幾家壽險公司資產上兆,要賣到剩那幾百億重分類的債券,
我看是不太可能。

而且現在既然帳上還是獲利,也代表沒有處理那些重分類債券的壓力。
幾百億,分十年處理,一年也才幾十億,況且也不是全數債券歸零。
所以你講的這個,目前看來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阿波8664
拍照兄 怎麼說呢 還是建議你先去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財報來看一看 省得雞同鴨講 債券重分類的金額是以兆計 而非是以百億計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會計師都敢簽了,我怎麼不敢信?難道我還能比會計師更懂帳?


有句諺語:"制度負責! ",意思是說:
制度放水後,當出事時
就推給制度,會計師完全不用負責!
後果自負~求償無門
我就是愛拍照
以這幾家保險公司的規模,我是不擔心會有這種事發生。
阿波8664 wrote:
拍照兄 怎麼說呢 還是建議你先去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財報來看一看 省得雞同鴨講 債券重分類的金額是以兆計 而非是以百億計

你講的有些道理,
的確是有三兆左右的資產是在「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但這不是所謂「重分類的金額」

上次那個重分類是因為帳面虧損不得不重分類。
那些部份,就2022年的新聞來看,大概有一兩千億。

國泰人壽第二季股東權益變動表的「FVOCI未實現損失」高達1984億元,南山人壽高達2441億元,也遠遠勝過富邦人壽的988億元、新光人壽的226億元、中國人壽的217億元,第三季的跌價損失更為可觀,這也是為什麼,在資產重分類的議題上,國泰人壽和南山人壽顯得如此積極的原因。


去看去年底的財報,重分類的資產是三千兩百多億,
影響利益數是342億左右。

所以這個342億應該就是我印象中的幾百億的由來。
這個數字也應該就是,這些債券如果現在賣出的話會虧掉的錢。
對小新的影響大概是85億吧?


===========

再看看解約潮的數字:

據統計,壽險業第一季解約金逾4,000億元,年增近17%,首季壽險給付中逾6成為解約金,擔心第二季再掀起美元保單解約潮,壽險業積極籌措現金,3月底台、外幣帳上現金約有9,087億元,創14個月新高。


壽險業今年第1季揮別保費「三衰」陰霾、穩定增長,其中新契約保費為1,788.44億元,年增8.9%,續年度保費3,804.08億元,年增0.8%。對此,兩大外商壽險總經理皆對今年新契約保費成長抱持正面看待,預估年成長將達雙位數。

上面是全體壽險業者的統計。
南山市佔大概是11%,差不多有四佰四十億的解約潮。





以南山資產五兆多來看,扣掉AC類的三兆多和其他不可能處理的資產,
也還有一兆三千九百多億左右的資產可以應付這些解約潮。

如果再加上一年內即將持有到期的AC類資產274億(上圖紅色),
即使不考慮未來的新契約和績保保單的收入
流動性高,效益還算正常的資產,也可以達到一兆4225億。


所以我還是不認為「解約潮」會大到,
強制南山必須賣掉任何(虧錢或不虧錢)的AC類的資產。

阿波8664
有看財報 是好的開始 不過還是牛頭不對馬嘴 你講的3,200億 不是重分類總金額 而正是重分類淨值影響數 基本上差了10倍以上 你會這樣直覺認為 是因為你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慢慢仔細看 你就會怕了
阿波8664
投資當然不是看現在 而是看未來 只能說壽險業現在就像是鍋裡的青蛙 對於利率極度敏感 如果利率照目前水準 那就是要死不活 若長期利率繼續上漲到5% 甚至是6%..簡言之 高風險低報酬的投資 能閃則閃
阿波8664 wrote:
有看財報 是好的開始 不過還是牛頭不對馬嘴 你講的3,200億 不是重分類總金額 而正是重分類淨值影響數 基本上差了10倍以上 你會這樣直覺認為 是因為你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慢慢仔細看 你就會怕了

所以這和「解約潮」會導致南山必須用低價賣出AC類資產的的關連是?
AC 類資產大增是為了避免淨值變負這種會計上的問題,
但不代表就是真的虧損。

只是說你本來買了個債券想賺價差,結果大升息,
你不得不持有到期,領個長期低利,暫時讓資金效率降低而已。
只要你沒有流動性風險,有什麼問題?

其實研究到這個就太多了,而且這也是老問題了。
各家壽險銀行的股價還沒看到第一季財報,只看到獲利就噴了。
阿波8664
目前南山六成以上資金鎖在AC 另外還有一兆多流動資產 其中有1/3是債E 目前情況當然沒有太大問題 但若未來利率不降反升 解約潮擴大 南山就有可能被迫認賠出售債E 當然這種機率高不高 就見仁見智了
小新可以分到稅後的50億。大概等於小新EPS的 $1.76
今年賺個六元,八倍本益比應該不算太過份。
明年下看$50, 有降息上看$70

至於南山上市這種樂透,放著早晚會到的。
即使要再等五年才能上市,以目前這個價位入場,
都是報酬率超高的投資。

事實上,不用等真的上市,只要有內線的人們知道有機會可以送件了,
股價自然就會反應了。
我猜不用五年。
小新破百,減去成本賺個兩倍,應該不太難才對。

南山人壽今 (10) 日公布 2024 年 4 月自結稅後純益為 60.7 億元,累計前 4 月稅後純益 195.52 億元,年增 377%,每股純益 1.41 元,南山人壽表示,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加上受惠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掌握市場實現資本利得,同時新台幣兌美元續貶有助緩和避險成本壓力。

南山人壽 4 月合併新契約保費約為新台幣 70 億元,以利變壽險商品及投資型年金為銷售主力,加上持續推出符合國人醫療照護需求商品,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

南山人壽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風險加劇,2050 淨零排放刻不容緩,南山於 4 月加入「台灣淨零排放協會」成為第一家入會的壽險公司,並宣布將在 2030 年減碳 42%,同步訂定 2030 年、2040 年分別達到 RE50 與 RE100 (50% 與 100% 使用再生能源) 目標,將持續推動低碳轉型,偕同價值鏈夥伴共同調適、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
阿波8664
聯準會降的是短期基準利率 至於債券的評價依歸則是長期10年公債殖利率 未來就算聯準會略微降息 長期利率也有可能不降反升 解除殖利率倒掛的不正常現象
小新的技術線型,還算可以。
月線底部出量,沒有多少型態比這個漂亮的了。
我技術分析很初階,只看得懂最簡單最有效的,
這個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不可能100%,但勝率應該不低才對。
雖然短期內沒有要賣,看看參考一下也不錯。

連全仔也報復性漲停板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小新可以分到稅後的50億。大概等於小新EPS的 $1.76
今年賺個六元,八倍本益比應該不算太過份。
明年下看$50, 有降息上看$70



原來還有賣辦公大樓這件事。
難怪大漲。
奇怪了,以前不是說租出去了嗎?怎麼又變成賣掉了?
乖乖,這財報上能看得出來嗎?
等一下去研究研究,免得一直被人說不看財報

南山壽大補丸效益!潤泰新首季EPS 2.46元 創近七季最高
工商時報 蔡惠芳
2024年5月13日 週一 上午5:43

潤泰新(9945)今(13)日股價價量齊揚,大漲8.4%至43.9元,重返近半年新高點,成交張數逾4.4萬張,另外業績也傳出捷報!今天下午董事會最新通過的第1季財報,受惠房地產本業新案持續完工交屋,再加上南山人壽的大補丸效益再度發功!推升潤泰新單季稅後純益達67.29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激增21.85倍!EPS達2.46元,創近7季最高。

潤泰新第1季財報令人驚艷,營收70億元,年增11%;稅後純益達67.29億元,比去年同期3.08億元,激增21.85倍,為近12季最高;每股稅後純益達2.46元,創下近7季以來的最高紀錄。

其中持股25%的潤成控股,就貢獻潤泰新獲利達30.15億元,至於直接持股0.23%的南山人壽,則貢獻0.31億元,合計來自南山人壽的獲利挹注,就囊括30.46億元。

另外,潤泰新持股7成的潤泰創新開發,其南港玉成段辦公大樓已出售6成,因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評價40餘億元,因此潤泰新依持股比例也認列31.2億元;此外,潤泰新持股14.28%的潤泰全(2915),也貢獻4.06億元的投資獲利。

上述4大轉投資公司所貢獻的獲利,推升潤泰新單季稅後純益大躍進!達67.29億元,繳交出一張令人驚艷的成績單。

觀察今年的完工入帳來源,潤泰新協理陳柏宇表示,新北市新店「潤泰央北」去年底完工,今年第1季持續入帳;接下來總銷10.5億元「潤泰青田618」已取得使照,今年交屋挹注;總銷19億元的「潤泰左岸生活」已售8成,預計年中取得使照並交屋;9億「潤泰信義」年中取得使照後交屋,已售近8成;18億「潤泰大安富陽」第4季取得使照後交屋入帳;60億「潤泰峰左岸」年底可望取得使照,2025年完工交屋,已近全數完銷。

再加上新成屋「潤泰敦峰」已近完銷,只剩下個位數戶數,市場預期,潤泰新全年房地產本業可望邁向高峰。




潤泰新成包租公司 以28.97億元租出萬坪玉成辦公大樓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2023-12-29 19:14

為避免金融資產受短期市場干擾、波動過多,潤泰新 (9945-TW) 已透過三大方式平衡市場短線風險,包括第一長期持有商用不動產、挹注穩定收益,今 (29) 日並公告租出台北市南港區「潤泰玉成辦公大樓」3-17 樓,面積約 1.03 萬坪,總租金約 28.97 億元。

潤泰新對整體營運策略上,已由過去具有市場口碑的住宅銷售,移轉一部分注意力到商場經營及商辦出租業務,尋求長期穩定租金收益;潤泰新指出,在台北市南港區玉成段的 27 樓商辦,爲與日本三菱地所結盟的商用不動產建案產品,由潤泰新持有 70%,日本三菱地所持有 30%,已經完工,今天並簽訂部分樓層租約。

潤泰新另有部分商場經營的穩定收入,潤泰新總經理李志宏說,潤泰新對商場的營運管理也越來越順手。

潤泰新 2023 年前三季稅後純益達 109.52 億元,較去年同期 142.24 億元減少 23%,每股純益達 3.67 元,低於去年同期 4.66 元。
我就是愛拍照
去公開資訊觀測站,找了半小時,我還以為是我的問題,結果是小新根本沒有財報電子書出來。只有數字(損益表之類的)沒有任何解釋。這新聞是去參加董事會來的吧?真是奇了。
潤泰新(9945)13日公告第1季財報,稅後純益67.29億元,年增2080%;每股稅後純益2.46元。另,在南山人壽回穩下,潤泰新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淨值)回到1,031億元,每股淨值36.25元,創近8季以來的新高。

潤泰新指出,今年首季主要是認列潤成(南山人壽)約30億元、建設及商場本業獲利約9億元,其他主要為因玉成段出租約6成後投資性不動產認列公允價值評價約40億元,其餘差額主要為所得稅費用。


南山淨值:
2020年:5072億
2021年:5115億
2022年:2815億
2023年:3438億

以25.65%計算,南山第一季應該淨值可以達到4019億

2022年初的兩年國債利率大概在0.7%
2023年初的兩年國債利率大概在4.3%
今年年初的兩年國債利率也大概在4.3%
今年Q1結束時的兩年國債利率大概在4.62%

2022年初的十年國債利率大概在1.5%
2023年初的十年國債利率大概在3.75%
今年年初的十年國債利率也大概在3.9%
今年Q1結束時的十年國債利率大概在4.2%

阿波8664 wrote:
投資當然不是看現在 而是看未來 只能說壽險業現在就像是鍋裡的青蛙 對於利率極度敏感 如果利率照目前水準 那就是要死不活 若長期利率繼續上漲到5% 甚至是6%..簡言之 高風險低報酬的投資 能閃則閃


所以問題不在於利率漲到多少,而是在於漲多快。
慢漲的話,對債券的價格傷害不大,債市回穩後,
自然價格就回來,淨值就回升了。
況且目前看來降息的機會遠大次升息,
不知您所謂升到5-6%的想法是哪裡來的?
顯然和FED最近的發言,有不少差距。
阿波8664
更何況 目前通膨出現黏著性 鮑爾考量年底選舉將屆 口頭釋放鴿派訊息 等選舉過後 若通膨率降低不如預期 很有可能不降反升 相關分析可參考吳嘉隆總經分析
阿波8664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5%90%B3%E5%98%89%E9%9A%86
阿波8664 wrote:
更何況 目前通膨出現黏著性 鮑爾考量年底選舉將屆 口頭釋放鴿派訊息 等選舉過後 若通膨率降低不如預期 很有可能不降反升 相關分析可參考吳嘉隆總經分析

這我只能說是一方之言,也不見得正確。
大家都是用猜的,但我想一個人猜和很多人猜,
我還是選比較多位專家的投票結果:

https://www.investing.com/central-banks/fed-rate-monitor

大家常看的Fed Rate Monitor 和吳先生的想法不太一樣呀:



他看高利率也不是第一次看錯了。
當然能一直每次都猜對的人,應該是還沒出生,
所以也沒什麼好苛責的。
只是要說明,猜利率這種事,
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不必太執著。
至少目前多數人是沒看到6%這種數字,
吳先生和多數人差得多了點。

首次回報於 2022年9月27日
經濟學博士-吳嘉隆說
美國升息觀察:千言萬語講一句,這次的高通膨,暴力升息與強勢美元,還有利率倒掛,還會持續一陣子,不會那麼快就結束。

這個趨勢會維持至少一到兩年,反正短期內不會結束。

轉折點還是要看通膨數據有沒有轉折向下,這個向下的觀察有兩個要點:

1)美國的通膨數據的下跌要夠明確,夠有意義,幅度要夠大,不能含糊!

簡單講,我推測,就是一定要先跌破6%以下。目前從9.1%跌到8.5%, 8.3 %,根本不夠看。8%以上都是高通膨,都不能接受!

其實,只要在6%以上,都是高通膨,都要暴力升息,就算升過頭了也要升。

再來就是要跌破3%,向目標區2%靠近。

2)這樣的下跌必須有持續性,光是一次兩次還不行。這叫做確認。

到今年年底,在11月與12月的利率會議上,應該都還會是每次升3碼,到年底的時候,利率會推進到4.50%到4.75%。

估計到明年年底,利率會升到6%以上。萬一通膨數據還是在6%以上的話,那利率只好向8%,10%推進。

反正,暴力升息就是暴力升息!沒有商量餘地。

如果因此帶來經濟大幅衰退,我猜想,那時聯準會私下一定會很高興的。因為,目前看起來,只有靠經濟的大幅衰退(這當然會帶來股市與房市的嚴重衰退),才會把通膨預期心理打下去,最後把通膨也打下去。

沒辦法!事情現在看來只能這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