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員工分紅配股有其時代意義,這是電子業搞出來的東東吧!PC/半導體的發展小弟恭逢其盛,從國中的Apple II到現今的WinTel體制!那時台灣要從美國人手中接下這一塊,需要賣命的人才,否則怎打的過韓國人呢?所以Cost down就成了台灣廠商的原罪!至少PC/NB這一塊只有台灣人在玩,其他foundry代工廠也玩不過TSMC!難到這一塊是韓國人不想要的嗎?台灣又沒有韓國的財閥在撐,要拼的過韓國這一套很好用!所以在產業成長時大家都沒話說,只是產業成熟了利潤/成長有限了後才有人在喊公平!一些大大們應有經驗吧,當年華碩剛上市時衝到678百元(sorry忘了那個數字!)然後除權又填權到678百元,誰在喊這個?當時出了一本書叫華碩傳奇,很多主管人手一本,大家一直在看這個大餅一直在擴大,然後想搭一些有實力公司的便車賺錢!

至於台灣要想與美國一樣搞研發,小弟現人在美某研究機構,該學院的研發目標只有兩種,不是別人做不出來的,就是別人沒想到的!那像台灣學校一樣比SCI點數/篇數?在這兩項要求下要點數還不容易?不用出Journal paper就可以畢業,因為學校沒有要求,人家不看這個,人家看的是創新與貢獻!篇數是沒有比,但人家在比諾貝爾得獎的人數啦!該院某系主任(大學T大畢業)就說,台灣學術界寫計畫要錢時一定會說可以有利於台灣工業界如何,若能有很高產值更好...,但美國這樣寫就永遠要不到錢,工業界的研發是他們的事,學術界是要走在工業界的前面,引導工業界的走向!此外,美國的工資比台灣貴,難到要與台灣做一樣的東西拼價格?台灣是小國,沒有實力與美國一樣比創新,制定規格,還有世界第一國防工業的研發需求!當然美國也有美國的問題,風險與利潤成正比,隨時都有被lay off的可能,小公司撐不到IPO整個部們都可能不見,不過VC也會算,若成功率10%,那投資10家應會打平!在台灣大都是工程師炒老板的魷魚吧!

其實台灣在爆肝工程師的緊追下,美國的學術界也開始有一些轉變!一些學校已不重視IC design,有些EE就往Bio走,那一塊日本台灣韓國要搶的贏很難!不過對於學生就有點不好,這個產業還沒起來,畢業的學生不是學非所用,就是走教職,開公司的風險太大!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即然知道員工分紅會稀釋股東權益
就不要投資該公司啊
摸摸良心吧
真的想分享公司利益潤嗎??
少來
想賺差價吧
一堆散戶
不會看股票買了住套房
才去抗議員工分紅影響股東權益
一堆莫名其妙的人
不清楚股票分紅對公司、股東的影響
以及財務報表所呈現出來的虛增盈餘(在我看來就是做假帳)
就只會說:那就不要買這家股票
這篇文章大家也不用回覆了
這樣討論下去沒什麼意義

股票分紅會膨脹股本這點大家應該沒異議
如果盈餘無法跟股本膨脹速度成正比
結果導致股價永遠在低檔盤旋
股票分紅的價值比發現金還低的時候
到時候還有人才願意到這家公司嗎?
爽到的是誰?
只有公司高層跟一開始進公司的人

如果公司需要一筆錢購買新設備
這時候增資發行的股票沒有人要投資
只好轉而用一些有爭議的手段, 酬庸式的手段, 甚至非法的手段取得資金
最後公司高層被抓甚至倒閉
這樣對公司好嗎?
目前政府有正視這問題
會計制度與國際接軌是一定要的
至於薪水和負出的問題
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映升 wrote:
又是一個想投機的散戶...(恕刪)


一堆投機的老闆,公司賺不了錢就搞個員工分紅來撈錢,這樣對台灣產業不好喔!
請問如果股票是 市價100元 那要課多少稅 ? 聽說以後分紅要按市值不是以前 10元來算 那那些人會課多
少 ? 還有是否開始實施

還是說目前股票只有證交稅 , 那最低稅賦制又是甚麼 ?
映升 wrote:
即然知道員工分紅會稀...(恕刪)


只是儘量要"公平與合理"而已 , 有這麼難嗎?

之前已經拿到的好處, 又不可能會追溯 . 這樣就夠好了 , 難道還要假借許多名義 , 再保障嗎 ? 夠了 .
映升 wrote:
即然知道員工分紅會稀...(恕刪)


舉小弟的一個例子
約七八年前
小弟的家人當初有筆閒錢
想投資股市
只好找唯一有股市經驗的小弟建議
當時...小弟心想...
要長期投資...要買
當然買最績優...每年報酬高...獲利穩定的
很自然...選中2330(至今依然長期持有...)

問題是...當年...根本不懂員工分紅會稀釋股本
虛增了EPS
甚至是乘數性的影響
(當年有誰知道員工分紅的問題???大家也沒討論...只知道這招可以招來優秀的人才)
就這樣...持股至今
雖然並沒有所謂的套牢
但是
無形中...被乾坤大挪移了多少??
為什麼一家每年賺那麼多錢的公司
股價卻只在6~70排徊??
(今天台股都已經9354了...2330才71.7)

直到這兩年才懂 原來員工分紅會稀釋股本(而且是乘數效果的影響)
老外看報表...會把每年EPS再扣除員工分紅
原來國外的EPS會比台灣的低多了
所以根本不認同台灣報表的EPS...
難怪台股的本益比永遠比國外低那麼多
原來大公司都在欺騙小股民


後來才發現...
只要是有員工分紅的公司..
就是會這樣稀釋小股東股本
長期持有...講難聽點...就是被坑..而且被坑的越嚴重

也難怪..台股現在都只能靠些...新興的中小型股票衝鋒了(稀釋效果還不大)
大型老牌股票要創新高(有員工分紅的)幾乎不可能


事實上
現在還有很多老一輩的股民
根本不知道員工分紅影響股權的問題
還傻傻的抱著手中被套牢的股票
吶喊著為什麼台股都創8年新高了
手上股票卻只有當年股價的六折

只能說
你了解並不代表所有人都了解~~~~

2330雖然被稀釋
但比起他的對手
已經好太多了

去年底滿手那家公司的股票
今年初忍痛全清掉
現在看來是對的
台股漲了3成

它老大幾乎動都不動

不客氣的說
台灣這幾年高科技的競爭力
其實就是靠慷股東之凱來的還有壓榨底下RD來的

最賺錢的其實還是公司高層
RD拿的其實都是辛苦錢

台灣分紅的前幾名IC設計公司
像聯發科 跟 未上市的晨星

大家如果知道他們的上下班時間
我想就會了解我說的


hendry2002 wrote:
2330雖然被稀釋但...(恕刪)


您說2303嗎???
首創員工分紅股票的這家嗎
好像快減資了呢...

11年前曾經全身財產全押這家
持有三年後
在8年前(某人當選前一個月...)
..在均價120以上全數出清(從此不再碰這家的股票)
小弟現在有一半的家當都是拜他所賜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