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版主分享寶貴的指數型投資經驗。看到您後來做了下方這個表格來呈現各年度的資產變動情形,覺得相當實用。請問這表格當中的前4欄,也就是"期初"、"儲蓄"、"投資損益"、"期末"等欄位的數字,是需要每年度依據相關帳戶資訊自行輸入?還是用函式去自動抓取現金流量表或其他表格的資料呢?
謝謝版主P大的說明,也謝謝拍照大的回應。個人是看到既然版主有下方這個現金流量表的紀錄,這個表的右下方紅字部分也顯示歷年的投資損益,那麼是否藉著分割年份就可以呈現各年度的損益。但我不確定是否可行。尤其一般的現金流量表並沒有下方這張表當中的"庫存股數"的相關市價現值資訊,因此除了要用函式去抓現金流量表的單一年度的投資成本,又要去抓Google Finance的歷史股價(例如2024/12/31,找到該支股票當年度最後的市價),以現值減掉成本後來呈現"投資損益",感覺比較棘手。至於"儲蓄"欄位的資料,似乎比較單純,就是去抓現金流量表中日期設定為>=2024/1/1和<=2024/12/31區間的欄位資料加總起來,如果其中有美元計價商品,再針對那部分以匯率換算。以上只是初步想法,想說是否可以日常只更新維護現金流量表就好,其他各種展現投資成果的表格都靠函式自動來完成。如果以上做法行不通,那確實還是核對相關帳戶資訊後手動登錄最為簡便。
國泰複委託BND今天退2024年的稅,2024年取得BND股息101.56,按照30%稅率計算,被就源課稅43.52,今取回39.95,退稅率91.78%。國泰複委託VGSH今天退2024年的稅,2024年取得VGSH股息1206.68,按照30%稅率計算,被就源課稅518.43,今取回518.39,退稅率99.99%。
pigstand wrote:國泰複委託B...(恕刪) 兆豐複委託BND今天退2024年的稅,2024年取得BND股息775.6,按照30%稅率計算,被就源課稅332.4,今取回304.91,退稅率91.73%。退稅率與國泰複委託BND相比,少了約0.05%,沒啥差異。
https://news.mitake.com.tw/html/1/20250518/D767C9E6-8D33-F011-BFB7-ECEBB895092F.html?theme=light《國際經濟》非公民匯款 美擬徵消費稅時報新聞2025/05/18 10:12【時報-台北電】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大規模稅改與支出法案,16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遭到否決,不過該法案中有一項條款卻意外受到關注,就是要求對非美國公民的海外匯款徵收5%消費稅(excise tax),這意味包括持有H-1B工作簽證、F-1學生簽證與綠卡持有人都將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這份由川普力推,包含大規模稅改與支出的「大美麗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一共長達389頁,其中在327頁隱藏一項條款,就是要求對包括H-1B、F-1簽證持有者,以及綠卡持有人在內的非公民海外匯款,徵收5%消費稅。由於該條款對於匯款金額沒有設定最低限額,因此即使是小額匯款也會被課稅,除非匯款者是美國公民或國民就可獲得豁免。 另外上述人士在美國透過投資或股票選擇權獲得的任何收入,如轉移到海外也要被徵稅5%。 由於印度人是美國前三大移民群體之一,因此該提案對於在美國工作的印度人打擊尤為嚴重。據統計,目前有將近230萬名印度人透過各種簽證計畫在美國工作,這些印度人通常也是印度最大的匯款來源之一,光是2023年,他們匯回國內的金額就高達230多億美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請教版主及其他先進,海外券商投資美股匯款不知道有沒有影響???pigstand
外界普遍批評此政策對非美國公民具有制度性歧視性質,尤其在美工作的移民將承擔額外經濟壓力,甚至影響企業的人力策略。部分雇主可能改為海外發薪、以穩定幣(如 USDT)或非美元貨幣支付,以規避潛在風險。有投資人擔憂,若匯款稅正式上路,可能引發資金避稅潮,包括減持美元存款、改持歐元、人民幣、黃金或數位資產。也有人考慮透過現金匯兌或穩定幣進行避險操作。美國稅改趨嚴,美元儲備地位恐受挑戰從資本利得稅調整到如今的匯款稅提案,美國稅收政策轉向日益明顯,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對其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專家警告,若針對非公民採取更嚴苛稅收制度,恐影響美元的國際信任度,進而動搖其全球儲備貨幣的核心地位。目前該法案仍在眾議院審議階段,尚未正式立法。然而在美元走弱、地緣政治升溫、去美元化趨勢擴散的背景下,這項政策若實施,勢將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與資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