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dfn wrote:
我剛也看了這次的訪...(恕刪)


散熱在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是很重要的。

筆電更不用說,散熱可以讓筆電更輕薄,效能更突出,系統更穩定。

半導體起家的陳董,切入散熱,打出差異化。

我認為散熱是給內行人看的,外行人就是看一些NB規格跟外型。

當然,Acer在外型上已經獲得許多獎項,至於規格,大家都大同小異。

所以能說Acer在內在外都已經很棒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消費者願意買單。
最近接收大家的更新時,我發覺有一些中實戶野心蠻大的,但在有野心之餘還算是保守,這樣的做法大概就是成功時會贏非常的多,失敗時可能就小賠或沒賺。以目前我的怖局來看,就算宏碁轉型失敗,加回兩年的股息,我想賺到5%到10%其實是很簡單的,一些中實戶也深知這個道理,他們就拿了約莫1/20的資金去怖局權証,大概就是拿5%的資金去怖局價內的權証,因為權証的時間性,所以他們是賭到明年1月或3月前宏碁股價會有大幅度的漲幅。如果明年1月或3月有較大的漲幅,可以用獲利了結的權証再去加碼實體股票或是再找另一檔價內的權証。


以上這樣的配置,大概就是想要贏就是贏大的,只要是成功,贏的倍數會很可觀,如果宏碁轉型失敗了,他們寧願不要賺的5%,10%,相較我的做法是,失敗了,兩年我還是有5%,10%的利潤,成功了,也許就是1倍,2倍,但是如果他們成功了,也許就是3倍或4倍,以這樣操作權証算是比較正確的。一般電視在廣告,年輕人沒有錢要買權証,但是年輕人就是沒有錢,沒有經驗,哪看得出來公司好或不好,什麼時候會有較大的漲幅,又愛all in權証玩差價,權証的設定本來就是不公平,尤其是滑價部份,一買,一賣也許就差到3%,5%,那很恐怖的,因為權証面額小,年輕人沒有感覺,所以很容易在權證中吃歸零糕,權證是適合超級高手玩的,你看得出多空方向,會漲的幅度及在多少時間內會到達,一般年輕人看得出方向就謝天謝地了,還妄想看出漲跌幅度及時間。


以上是我觀察排名在第4~30名的中實戶的做法,目前我大概看到的約有3個人這樣幹,這樣的做法和融資相比,融資若是7%的利息,以100萬放1年約需要7萬的利息,半年約3.5%的利息,他們似乎比較偏愛權證的做法,因為權証這5%,沒了就沒了,不會影響到所剩下95%實體股票,融資若失敗,抱愈久要愈多利息,大概一失敗,抱9個月就要5%了,我將我觀察到中實戶的操作法分享給大家參考,我個人覺得是還蠻聰明的,中實戶之所以能成為中實戶,一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ps:年輕小資金的朋友,這方法不適合你,你們的首要目標是把基礎打穩,把股市常識及知識學扎實,存到第一桶金後,在股市中也有相當的經驗後,這方法才適合你,我說過,槓杠永遠都僅適用高手及有經驗的老手,不適合新手,新手首要的目標是賺錢,而不是賺多。


版友:a大你說4~30名,也太明顯了,一定是第四名或第三十名這樣幹,不然取的範圍為什麼不是1~30名~,大家實在太聰明了,今天第四名門檻被一位舊版友拉高了,原本第四名門檻是1001.x張,現在要搶到第四名要有12xx張以上了~那位版友原來在第26名,一口氣拉升到第4名~
也沒有什麼是永遠或絕對的,兩年前誰料得到陳俊聖真的有能力可以翻轉宏碁,除非是像我一樣,一季一季財報觀察細微的變化,不然根本看不出宏碁有在進步,宏碁是一家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的公司,所以眼光放的比較長,所以不會去注意一季、兩季的獲利及股價變化,一定要站穩腳步後,一口氣爆發出來,大家才會知道原來宏碁轉型了,也愈來愈好了,當大家發覺宏碁變好時,宏碁又是一家能投資5年,10年的穩健公司。

###########################################################

2017年10月17日08:51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受邀參加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老謝看世界》談話節目,謝金河除讚陳俊聖1961年次將為宏碁帶來未來觀念,更是宏碁值得倚重的「新救星」,宏碁今年財報及股價走勢都走入順境,由於淨值18.31元,建議投資人應該「給宏碁有信心的一票」。
2年內地雷變救星
人稱「老謝」的謝金河在2015年曾重批「宏碁是下一個更大的地雷」,當時陳俊聖任執行長,然隨宏碁2017年財報轉虧為盈,前董事長黃少華交棒給現任董事長陳俊聖,謝金河反讚邀新任董事長陳俊聖參加談話節目,並逆轉看好陳俊聖的23年半導體經驗,是宏碁可倚重的救星。
以財報是企業體檢表,股價是股東信心的投票機為前提,謝金河說看好宏碁在1961年次的陳俊聖領軍下表現,由於現在股價低於18.31元淨值,呼籲投資人給宏碁有信心的一票(對股價投下信心票)。
選定電競跟商用電腦
謝金河十分好奇在半導體界浸淫23年的陳俊聖如何帶領宏碁轉型?他判斷1961年次的陳俊聖能為宏碁帶來未來的觀念,是宏碁最值得倚重的救星。對此陳俊聖指出,他加入宏碁後,判斷外部環境變化並衡量宏碁自身能力,制訂轉型4部曲,找出細分的市場走出一條路。
舉例而言,電腦分消費跟商用市場,商用市場中有剛性需求,相對平穩,消費市場則以電競商機最大,電腦遊戲從2D、3D、VR發展,內容跟好萊塢整合,這其中離不開雲、人工智慧、大數據。
陳俊聖指出,整個電競生態系統有軟硬體、活動舉辦方,連如何凝聚人氣也有專業,宏碁則切入硬體,思考電競電腦都用一樣的半導體,該如何加值?最後宏碁找到的是散熱技術,如何系統效能好又能控制散熱,是效能提高關鍵,因此宏碁第一個要打出差異化的是散熱能力。
陳俊聖回應,宏碁有很多專利散熱能力,風扇、液態冷媒及冷媒管的設立,讓電腦在長期高速使用下仍保持高效能,其次再運用160國通路佈局及行銷能量銷售,創造出宏碁第3季電競業務100%的成長。
至於宏碁的未來?陳俊聖說,接手第一任務是先轉虧為盈,降低員工跟供應商焦慮,第二個是找到未來宏碁可以去的地方,VR遊戲有很多機會,在人工智慧也會切入。
陳俊聖說,執行長必須給公司方向,為股東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的物質面就是「創造毛利」,現在公司毛利率回到雙位數,顯示價值創造一路向前走,也顯示公司優化,並進入新領域。
AI找「小到會贏」的戰場
而在人工智慧方面宏碁該如何切入?陳俊聖說,未來AI在商用或個人生活上都將無所不在,因此話題很大,宏碁要找出自己的切入點,宏碁選的定位必須是「大到有點用,小到我們可能會贏」的市場。
陳俊聖說,宏碁在人工智慧的每個領域都有佈局,都有切入,這包括前端物聯網裝置、網路、雲端管理、到後台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其中最大的機會在最後端。
陳俊聖說,為在大技術下找到好的切入點,智慧城市應用領域中宏碁找到智慧交通這個項目,並挑中「智慧停車」,從交通流量的預估,利用「停車大聲公」團隊技術去預測何時有停車位,
另外,宏碁超級電腦建置每年成長,客戶多用於人工智慧及深度學習,人工智慧軟體則跟台灣大車隊合作,協助客戶預測下一個叫車點,
宏碁未來仍然會繼續做PC,但會加以細分,現在電腦營收中有一半是商用貢獻,然4年前只有2成,在消費電腦部分則會聚焦電競,希望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對宏碁而言,電腦排名跟量的重要度會在獲利之下。
買股承諾非「打工仔」
而對於賣台積電股票買宏碁,陳俊聖表示,會做這樣決策,「表示我個人的承諾,希望跟股東同一條船上,思維跟股東一樣。」而非只是來「打好一份工」而已,所以工作過程中會思考如何創造價值,如何照顧7000~8000員工。
陳俊聖說,宏碁是有溫度的公司,不管是世大運贊助或運動賽式的支持,社會慈善機構的支持,都顯示宏碁永續經營的精神
而施振榮對他的期待也是:將永續經營觀念不斷承繼下去。所以陳俊聖把宏碁造成一個會「繼續產生公司的公司,這樣永續經營才可行,尤其科技行業,外部環境變化很大。宏碁要有能力應對,內部培養能力之際能抓住外在的趨勢。(王郁倫/台北報導)
這一篇是給有在用槓杠的人看的,其實股票,股票期貨,權証,融資,融券…等,我都懂,只是我的文章偏老少咸宜,有經驗,沒經驗的人都合適的,所以我很少談股票以外的金融工具,我想很多少最終也會接觸到這一塊,讓大家有一點概念也不是什麼壞事~

其實很多金融工具都是輔助投資,只是很多都被誤用了,所以造成很多人對一些金融工具很痛恨。我舉例,例如期貨,這不是一個壞東西,但100個人有99個人會賠錢,會陣亡,原因在哪?因為他們把期貨當成賭的工具,以8萬元的保證金操作200萬價值的投資,當你這樣幹時,當然是在上下波動時很容易就gg了,像這一波台股走勢,台股連10漲,指數從10257漲到10800漲了500點,如果你以8萬元操作一口期貨會發生什麼事?1點200元,10點2000元,100點2萬元,500點,10萬元,對不起你已經斷頭了,你只要看錯一次凹一次你就再見了,但是期貨真的不是這樣用的,之前我有操作過期貨,最終贏了4萬多元,我說出來我操作的方法,大部份的人會笑死,我單純就是以1倍的槓杠在操作期貨,意思就是我操作1口期貨,我是用200萬元去操作,而不是8萬元,我準備了4口的錢,也就是800萬,然後一次操作1口,然後加減碼,最終是贏錢的,只是少的可憐罷了,大概操作幾個月,那時在等待宏碁好機會出現,結果先等到群聯,我在操作期貨時,會把多出來的錢放進銀行做1個月,3個月,半年的定存,當加減碼口數時再去匯入保證金,錢用不到時就領銀行的利息。

所以,金融工具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你貪心的使用,放大太大的槓杠時,會造成你心中的壓力,但如果你可以把壓力降到最低,其實你操作該項金融商品不一定是不利的,看人怎麼用。我會和沒經驗的年輕人說,不要權證,不要融資,因為我認為你們還無法掌握這金融工具,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去使用,之前我貼出對帳單,眼尖的版友會發覺我有使用融資,只是比例愈來愈小,我有能耐連續在台股賺錢,我才敢去放大槓杠,而且最多放到也僅僅是100萬操作125萬,去年大概就是100萬操作到110萬,今年就完全沒有用。


金融工具的槓杠能不能用?我想當然可以,只是你心態成不成熟,有沒有辨法去掌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權証適合在有大波段行情才能使用,像很穩的中剛,金融股,中華電信…等,使用權證就是找死的行為,因為太穩了,所以時間價值會被時間一點一滴的吃掉,這些金融工具一定是要在勝負已分時用,像第三季財報開時,毛利率和營利率和第二季相同,想用槓杠的僅有融資的選擇,因為那個量才夠你吃,當第三季開出和第二季毛利率、營利率一樣的情況,你用股票期貨或權證你都買不到你要的量(所以平常在氣氛差時就該去怖權証或股票期貨),因為權証也許在當天就漲到100%,股票期貨跟本就沒幾口讓你買,你根本不可能在開財報當天怖權證或股票期貨,不同的金融工具你要在不同的時間點去怖。


#########################################################
以下是本版某一位中實戶提供他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參考~

曾看過長輩過往大賺,但誤用融資歸零的案例,所以常看到樓主分享一些投資工具的風險提示,
我覺得這是功德一件,也是我認同此樓的理由之一。

我應該算是較保守型的投資者,不碰融資券,認售權證也沒有在用,
這兩年才開始試著以認購權證輔助現貨買賣。
補充一下個人看法,看看樓主或其它版友有沒有什麼心得建議。

* 用已實現獲利買權證,心理壓力較小
* 權證在手,現貨高檔調節時可避險,也減低續漲沒賺到的心理壓力。

時間價值減損及券商開出的買賣價差就當是取得這些心理優勢的成本。

* 買進最好在低檔長天期,權證價格基本上只有時間價值的時候。
* 部位比例要控制,可以用資金的比例數;或是換算行使比例在現貨的幾成,依可承担風險決定。
* 最好有8成的把握,在到期前股價可以漲回某個水準才買(視履約價、行使比例、購入價決定)。
* 接近到期日,如破60/30日要減碼或轉換。
* 資金太小不適用。

Acer_kewei wrote:
最近接收大家的更新...(恕刪)


喔~~原來是這樣玩喔!!
長知識了,感謝A大分享~~
小姐檳榔來一包 wrote:



難道施主不知道...(恕刪)

為什麼大家買電腦時會在意散熱,因為散熱不好電腦會當機,為什麼散熱不好呢?那是因為公司的工程驗證出問題,產品沒有做好驗證,所以我認為散熱這個問題只是代表著公司產品穩定性是否足夠,品質是否良好,公司真的要標榜,應該是要說明公司在意產品品質而不是標榜散熱要做的很好。這就是我覺得陳董提出散熱是個很怪異的事情,真的想玩散熱,那應該找雙鴻這種專業的散熱公司解決就好了。附註一下說明,我以前工作是要解決公司產品熱的問題。





我也分享我融資及玩權証的經驗,我不認為我是玩短線的高手,但若以次數來講,勝的機率應該有6到7成(以次數算),但因為貪心常常一次就把之前的勝利變成輸家(手續費也輸了不少),其實大部份的人是貪心的,若錢很容易賺到,就會覺得自己很厲害,認為自己可以買低賣高,但只要這個狀況發生,下次買賣的金額就會不斷的往上增加,只要一次受傷常常就把之前的勝利拱手讓人,所以紀律就變的非常重要,因為要克制自己的貪婪並不容易,因為我是一般人,所以玩大的結果就是輸,如果你可以把持紀律,或許可以賺錢,但我認為要賺大錢,就要學巴菲特,長期價值投資,看好了不放,賺他個二,三倍,為了克制我的貪婪,我必需常常去看A大的第一篇文章,也買了巴菲特及一些理財書來看,建議大家長期投資自己看的懂的股票來投資,比如像宏碁這樣的公司,A大把財報分析的這麼詳細,很容易看出宏碁的成長(我怕他騙我看不懂財報,乎嚨我,也特地去買財報書來看,來確認他說的對不對,哈!我怎麼可能看的懂...所以只能相信他,但產品優化的這點我倒是看的很清楚),之前我曾說過怕被A大騙了,很多人說A大不會騙人,其實我要表達的是,我們也要多多充實自己,今天遇到的是A大,如果是B大,C大,我們會不會就被騙了....

投資股票的第一要件是保本而不是賺錢...價值投資漸漸深值在我的腦裏...共勉之.

Adfn wrote:
為什麼大家買電腦時...(恕刪)


我記得節目上說的是電競筆電,筆電還能跟DIY電腦一樣找專業的散熱公司?產品?

你節目看一半 是否主觀過度? 我的看法 它們不是標準散熱器 是強化型了

搞不好也能玩超頻…
Adfn wrote:
為什麼大家買電腦時會...(恕刪)


今天CEO已經說了:NB都採用一樣的半導體,他思考要如何做出差異化,散熱就是他的解答。因此傾公司之力投入研發,發表專利。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可能找別間公司來做散熱?

再說了,如果散熱只是做好工程驗證,那只是做好品質保證。看起來Acer 比較像是用創新的方法去尋求散熱方法,這不僅僅只是驗證而已。

我自己的Asus筆電,Core i7,剛買來時只要看YOUTUBE 4K影片就熱當,送修皇家俱樂部兩次,其中一次還換了散熱模組,還是沒解決。客服人員竟然跟我說:盡量不要太操電腦。

這種話誰能接受?買了一台高檔筆電,連4K影片都不能看,一看就當。

後來我也死心,不再送修。

靠自己!同事給了散熱膠帶,教我怎麼貼。貼好貼滿之後,不再熱當!

A大第一次提到散熱這個議題之後,我去01的Acer筆電版看文章,果然一大堆人推崇Acer的筆電,原因正是散熱做得好。我想,散熱這件事情不只CEO在講,網友也在講…
提醒大家一下,這星期六我會更新雲端excel的籌碼,所以籌碼有變動的記得更新你的持股,如果沒有變動的就不需要了,目前正處於拉距戰,我們此版的持股愈來愈集中且增加,但是也沒有像一開始增加的速度這麼驚人,所以不難看出來主力及外資群演戲功力不錯,但我們也夠聰明,每周我們看集保持股級距變化,清一色都是0~10張的散戶持股及人數在減少,我預期中實戶回流台股,接下來應該會有更多中實戶加入我們才對,一些是稅改前就進來卡位,一些也許會在稅改之後再進場。宏碁目前還是處於值得投資且低檔,不難吸引中實戶進駐宏碁。

#######################################################

Jackieontravel=>

ans:你內行的,聽完我說後,還會自行去找一些輔助資料,看一下別人怎麼說,宏碁這一波筆電、電競筆電在散熱上取得絕對的優勢。

我看你好像忘了更新你的持股,所以你手上應該沒有新的雲端連結,有空時記得要更新一下你手上的持股~~


#######################################################

忠o_o=>

ans:他手上應該是沒有宏碁股票,至少在雲端excel籌碼上沒有他,我當初也說過了,手上沒有宏碁股票的人,是聽不進去陳俊聖說什麼,公司在發展什麼,我幾百篇文章在寫什麼,像我手上有股票,法說會,全球發表會,新聞稿,產品資訊…等,我都會看三遍,五遍,十遍,所以得到的領悟當然就會不同。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智慧手錶版,有人說他買了acer leap ware兩小時就退了,接下來說了一堆產品如何又如何,你覺得一個只摸過兩小時acer leap ware的人說的話能有啥可信度,我說我是重度使用者,一周至少走8~10萬步,天天使用,不論下雨,晴天我都在使用,一個半月過去了,我的使用心得才會比較有可信度吧。投資嘛,如果願意花大量的時間進去研究,最終成功的機率當然就比較大,如果看兩則新聞就投資,最終失敗的機率當然也比較大。


#########################################################

Roger0607=>

ans:從你的文章中看得出來你的滄桑,沒有在股市中十來年不會有你這樣的領悟的,一開始看到你寄的庫存,我心理想,這版友還蠻衝的,大概槓杠有用到1/4,和我幾年前有一點相似,在使用槓杠時不忘為自已留一條後路,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你說你持股有開始消風,但是還是處在top 10,槓杠使用從1/4變1/10,已經和我去年一樣了,貪心是人性中最難克服的,卻也是進步最大的動力,我常說,我都從你的文章中看到我的影子了,你吸收我的文章的程度應該在這個版上是屬一屬二的,如果你的物欲能降到和我一樣,我想宏碁有可能也會是你最後一戰了,我發覺你的做法和第四名的做法有一點雷同,都是現股配1/10~1/20左右資金的權証,這方法我之前也有想過,想出來的方法和你們做法是類似,我認為這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

你說你贏很多次然後會因為貪心,然後一次就吐回去,這經驗我大概在7年前也有遇過,不過那時對於基本面、籌碥面、資金配置沒有很深入的研究,後來搭配基本面,籌碼面,資金配置及長期觀察某幾檔股票中的主力、外資群的心理及自我修練心理健全度後,有時候我看對時機時,我都是很狠的買,貪心並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必需是在勝負已分時,有絕對信心時,因為自已能力能看出別人看不出的事時,這時貪心是沒有問題的。一般人是不懂又貪心,然後心理面又不健全,往往大盤或個股一波動時,就像是受驚的羊一樣,四肢僵硬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一般人性弱點就是賺一點就跑,賠的時候死凹,所以常常會贏幾次後,一次就全部吐回去,我的做法則是,只要讓我看對一次,我一定是死咬到公司再度出現問題,多少%我都敢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