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特斯拉-TESLA 如同蘋果-APPLE般,最佳長線投資標的

Bhirombhakdi wrote:
一堆人真可笑,為何不...(恕刪)


看空Tesla的人有些可不是只是嘴巴說說而以
而是有250億美金在放空

之前把放空尬到外太空
這次空方獲勝
不過也是有機構逢高出脫一些
現在已到合理價位附近
機構又回補準備尬空
本週大盤弱勢
不然這250億美金的尬空就麻煩了~

如果Tesla真的沒本事
就不會有多空大戰了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看空Tesla的人有(恕刪)


可惜我從不覺得看壞一個資產就應該做空
那幾個做空的人自己都說過做空很困難,因為兩倍的愚蠢不代表不會有三倍的愚蠢出現。
做空其實有時是為了要證明些什麼,不然這不是最好的賺錢方式。

我只曉得很多買特斯拉的都是以前沒在買股票的才跑去買...
基本上他們說什麼我不會很在意,我比較怕他們未來會去自殺導致國家生產力降低。
再者,特斯拉有沒有本事我不太曉得,但我很曉得汽車業的發展史
我簡直太曉得了,我還曉得汽車業在經營上的眉角,正是因為曉得這些事情
所以我根本就不會碰特斯拉這種股票,這種股票的合理價格並不是現在可以知道的。

我可以跟你說一個事實,福特汽車的真正價值是在上市後的三十年後才開始浮現
卻沒想到最後一統江湖的是一個原本不做汽車的豐田紡織。
然後就算福特汽車買在好的價格,往後仍會面對許多次的破產,那時我不曉得股東有何感想。

汽車股是很好的股票,但我同樣不會說理由,我只願意透漏這是很難買的股票。
會買的話,我想這是個發大財的好選項。
如果叫我押一億美金在VOW3,我可以接受;叫我押五十鈴我也可接受
叫我押Magna International我也可以;叫我押7203我卻不接受!?
7203我覺得不會比買continental輪胎好,我還是這麼覺得。
Caterpillar也比7203好,扯遠了... 然而開拓重工的確是很好的股票。

汽車業很好玩,我坦言這是全球最好玩、最難買、最好的股票。
C牌輪胎那走勢大概很多人看到都嚇死了,不知道怎麼一回事,真的很難的!!!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Musk是從最基本的現象與問題從最根本的方面解決問題


真的,他每次都是直接面對現在不可能技術,津賀一弘稱,他相信只有天才才能擁有遠見卓識,而他所知道的天才就是其電池合作夥伴馬斯克。

松下CEO:馬斯克是違背常識且可能過於樂觀的天才

像space x火箭可以那種預算去研發,真的是超扯,拿到雙倍預算的波音現在火箭還不知在哪呢?然後美國有太空梭的時代,大約10年發射5~10次每次發射預算都天文數字,但space x現在每年都以零頭預算發射超過10次以上很多,上個月就發射超過5次了,最扯的是兩段火箭回收居然不用任何裝置,直接用原本動力裝置倒飛回來,這根本是外星科技,我起初還真的不太相信,然後美國也很多人不相信,直接跑去看,再看川普都跑去看了,太空人上去又下來了,但每次看還是覺得像科幻片,真的太神

至於特斯拉以鏡頭為主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就是沒有輔助直接用視覺純AI技術自駕,這難度太高了小弟覺得不太可能成功,但是想到火箭回收技術又覺得馬斯克的研發能力好像也沒有不可能,而且目前特斯拉的自駕一步一步的進步也是事實,好像真的越來越有可能了,之前看過一個影片前方很遠的十字路口可能會發生車禍,結果特斯拉就唧唧叫了,真的很扯,也就是畫面裡的車子可能會發生車禍,他就叫了,而不是用雷達偵測物體,那時我就覺得特斯拉的自駕超神,不管如何目前世界上車子最好的自駕就是特斯拉了,而且持續在進步中,還有特斯拉車主的大數據優勢,而其他像谷歌的自駕等等都還沒有車子有搭載,也根本沒得比

特斯拉一直想取代汽油車,所以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降低電池成本,所以小弟看法是電池發展只是剛開始而不是已成熟,而特斯拉有最多的電動車電池,有太陽能電池,有國家跟城市級的儲電站,有最多使用經驗跟電池大數據,所以電池研發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工作,因此之後的電池研發我認為特斯拉應該更有機會取得更多的進展,目前傳統車廠要開始研發運用電池,重新設計電動車電機跟軟體,還要研發自動駕駛軟體,一次開超多戰線都不知道搞不搞得定了,而且目前的電池都運用不起來了還有什麼功夫研發下世代電池,話說回來特斯拉沒錢沒產能的時候,居然可以同時研發多方位技術,我只能說馬斯克真的是研發天才
Bhirombhakdi wrote:
我簡直太曉得了,我還曉得汽車業在經營上的眉角


是喔,那這樣來說福斯總集團CEO比你不了解車吧

德國福斯汽車CEO警告:不加快轉型 恐成另1間Nokia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表示特斯拉(或大眾汽車)可能很快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那這樣我覺得你應該可以取代福斯總集團CEO,加油我支持你

我非常了解,所以你們都不懂,或是幾十年前如何如何,但過去就是代表未來嗎?這樣的討論方法好像空洞了點,若能提出真實的現況讓大家了解,我覺得是不是會比較好,至於看法誰對誰錯其實都不重要,反正只是討論因為時間才能證明一切,反正未來總會到來
t9996455 wrote:
是喔,那這樣來說福斯(恕刪)


我不會深入討論有關汽車業如何分辨好壞的部分,這是know-how
然而我可以稍微提示一下,產品力在汽車業裡面並不重要。
Jobs這種人物在汽車業裡面並不是很重要,影響力不像某些行業那麼巨大。

天才型人物在航空業跟汽車業裏頭總是顯得很渺小,微不足道...

我很開心我今天知道原來有這些新聞存在,還好我從來都沒關注過這些新聞
因為這些根本不重要,在汽車業裡面。
我完全不擔心大眾集團的CEO作為如何會影響這間公司,但我不會闡述原因。

我無聊創辦個帳號上來只是想看大家怎麼解讀某些行業的
我很慶幸很多人仍然被蒙在鼓裡,這是我所樂見的。
我仍然覺得我很了解汽車業,比在坐的很多人都了解很多很多,我上來看很多人說笑的。
就跟銀行業一樣,我發現很多不懂銀行業的才喜歡銀行股票,這也是我樂見的。
Bhirombhakdi wrote:

看空Tesla的人有些可不是


阿就說Tesla不只是汽車業阿=_=
蝦咪knowhow....
Tesla最大問題就是水分的財報 賣額度的收入占比太大 所以實際上沒達標
在電動馬達的時代,後者可能得改為美國加州矽谷了。隨著愈來愈多新創團隊投入電動車開發,矽谷也逐漸成為美國電動車的開發重鎮。最近,名為Drako Motors的新創公司更透過4顆電動馬達與程式編寫,成功地開發出了一輛千匹馬力等級的電動超跑:Drako GTE。

==============================

這車價格太貴不會成為 tesla 對手
Bhirombhakdi wrote:
我不會深入討論有關汽(恕刪)


原來是投資大師一枚啊,那這種泡沫留給我們這些小散戶賺就好,不然你都賺光了我們連泡沫都沒得賺不是很可憐,你說是不是
t9996455 wrote:
像space x火箭可以那種預算去研發,真的是超扯,拿到雙倍預算的波音現在火箭還不知在哪呢?然後美國有太空梭的時代,大約10年發射5~10次每次發射預算都天文數字,但space x現在每年都以零頭預算發射超過10次以上很多,上個月就發射超過5次了,最扯的是兩段火箭回收居然不用任何裝置,直接用原本動力裝置倒飛回來,這根本是外星科技,我起初還真的不太相信,然後美國也很多人不相信,直接跑去看,再看川普都跑去看了,太空人上去又下來了,但每次看還是覺得像科幻片,真的太神

至於特斯拉以鏡頭為主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就是沒有輔助直接用視覺純AI技術自駕,這難度太高了小弟覺得不太可能成功,但是想到火箭回收技術又覺得馬斯克的研發能力好像也沒有不可能,而且目前特斯拉的自駕一步一步的進步也是事實,好像真的越來越有可能了,之前看過一個影片前方很遠的十字路口可能會發生車禍,結果特斯拉就唧唧叫了,真的很扯,也就是畫面裡的車子可能會發生車禍,他就叫了,而不是用雷達偵測物體,那時我就覺得特斯拉的自駕超神,不管如何目前世界上車子最好的自駕就是特斯拉了,而且持續在進步中,還有特斯拉車主的大數據優勢,而其他像谷歌的自駕等等都還沒有車子有搭載,也根本沒得比


Space X的逆推火箭降落是有原因的
因為Musk的最終目標是登陸火星
火星的空氣稀薄
所以無法用降落傘
所以他想得很超前
超前就算了
問題是他就從根本的原因來解決
凡是從最底層的原因來克服
而不是改良

火箭是一個很精密的系統工程
可靠度要很高
Space X現在發射的失敗率都降低
可見他懂得系統工程可靠度的掌控
大陸發展火箭這麼多年了
最近也是一直失敗
大陸也有人在質疑
為什麼發展這麼多年
可靠度,成本,載運量
舉全國之力
居然還輸一個私人公司???

所以Musk不會不懂汽車的可靠度

-----------------------------------------------

至於光達
我追蹤了N年
光達的問題就是貴
所以Tesla不用
但Solid-state Lidar成熟價格下跌
現在已經可以整合在車燈上
或許Tesla未來就可以用...

光達的好處就是及時3D建模
然後把這些point cloud用AI與大數據分析出會動的與不會動的物體
然後預測未來的路徑

所以自駕車的軟體系統
在Level 5上
是要做到預測路徑功能
以後IoT用到汽車
每台車都上網
所以可以彼此交談
快要撞到時就彼此協調就好了
現在的自駕車軟體都是單機
未來IoT就可以更完善
IoT的前提是無線通訊
高流量的數據要用5G
5G的mini meter wave的穿透力太差
但用在行車上則沒問題
所以自駕車的系統
未來是建立在
5G+IoT+Level 5上
這才是一個成熟的自駕車

這種系統整合
Tesla就已經在做
因為軟硬體都是自己開發的

VW為了開發自駕車的軟體
招募幾千位工程師
所以工程都很浩大
因為知道Tesla這樣搞

但VW只是汽車業
而Tesla是科技業
只是終端產品是汽車
中間的自駕車軟體
硬體開發
切開來就是數家科技的軟體與IC設計公司

Musk為何都要自己開發?
不像其他公司找高手公司來開發?
找Mobileye(現在給Intel併了)開發軟體
找Nvdia這種巨頭開發IC
因為系統整合上下游自己來可以真正的解決問題又可以降低軟硬體成本
這在Apple上可以看見
Musk就是一個典型的理工hardcore男
堅持從最底層的問題直接解決

Tesla成功了
就真的一統江湖
因為沒有一家汽車業是科技業
造車只是科技業的一個營業項目....
傳統汽車業只是汽車業
要擴展領域很難
因為沒有根基...

Musk的目標與野心是登陸火星與人類永存
眾多發展的科技只是為了符合他的最終理想
Tesla電動車是要在火星上開的...

---------------------------

Musk真要炒股票
就學郭董與老曹
把軟體設計部門上市大撈一筆
把硬體IC設計部門上市大撈一筆 (我高中同學在 MTK當處長,很早就進大M)
比經驗值
那些傳統汽車業都不會是對手
不過Musk這種理工男會不會這樣做就不知道了...
健人就是腳勤
t9996455 wrote:
原來是投資大師一枚啊(恕刪)


我是沒看過有人可以靠這種股票賺大錢,沒有人可以做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