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可能輸掉中美貿易戰

傳出Google停止與中國華為技術公司的部分合作業務後,中國媒體今天緊跟報導稱,華為從2012年開始規劃自家操作系統「鴻蒙」,意在成為Android系統的替代品。


鴻蒙??
這是什麼作業系統?
有人用過了嗎?





團圓嚕 wrote:
傳出Google停...(恕刪)


不用急, 一年後能不能上市都還是問號, 等各國電信主管機關與電信商認證結束, 還久得很.

況且中國不開放就毫無市場性, FB, Youtube, IG, Netflex, Line, Whatsapp, apple music 也都不會幫他弄app.

samson1126 wrote:
美國當年聯中抗俄結...(恕刪)


地球是平的作者寫的....重點如下...跟我2月份寫的文章大致想法相同...

數十年來,美國和歐洲忍受中國在貿易上某種程度的欺騙,是因為他們認為,當中國因貿易和資本主義改革而變得富裕繁榮時,中國會在政治上變得更開放。一直到10年前,的確如此。但在過去10年,北京是「一直改革,改得越來越封閉」。也就是說,當中國變得日益富有,他們並未變成全球化下越來越負責的利害關係人,反而成為在南海排擠美國、把一些島礁軍事化的國家,且運用臉部辨識等高科技工具,更有效地控制威權。




2019-05-22 15:18聯合報 記者馮克芸╱即時報導


專欄作家佛里曼21日在紐約時報撰文,稱當前的美中貿易爭戰不可等閒視之,這場談判攸關兩國如何以經濟對手身分,在彼此市場交融之際爭搶21世紀新產業;眼前就是關鍵時刻,全球化的未來命運就繫於這場談判,如果談不攏,雙方都將變得更貧窮。

佛里曼曾獲三座普立茲獎,著有暢銷書《地球是平的》、《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等。他認為,就美國人而言,實在該有個比川普更好的總統,但就中國人而言,就該有個像川普這樣的美國總統,扮演拆解房屋的破壞球角色,藉此吸引中國人的注意。

美中貿易關係改變關鍵:中國製造2025
文中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曾說,美中貿易關係需要調整,這是正確的。要讓這場貿易戰妥善結束,川普必須停止在推特上貼出類似「貿易戰美國贏得輕鬆」這種不成熟論調,且不被沒完沒了的關稅戰絆住,而是安安靜靜打造出最有利於美國的協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必須認清,中國不能再享有過去40多年來的貿易優惠了,約束那些「別告訴中國怎麼做」的狂言,盡可能找出雙贏協議,才是明智之舉。

佛里曼細數美中兩國從1970年代開始的貿易關係,大致上是美國買中國的玩具、T恤、網球鞋、機器工具及太陽能板,中國買美方的大豆、牛肉和波音飛機。

這種情況到了習近平宣布現代化計畫「中國製造2025」時就變了。對中方而言,自然想從中等收入往上躍升,且減少對西方高科技的依賴,但中方試圖在超級運算、人工智慧、3D列印、臉部辨識軟體、機器人、電子耳、自動車、5G無線網路及先進微晶片等領域成為全球領導,就是直接與美國最優秀的企業和產業競爭。

於是,中方自1970年代以來的補貼政策、保護主義、貿易法規上的欺騙、強迫技轉及竊取智慧財產等行為,就成了更大的威脅。川普不容中國把上述作法應用到未來產業上去競爭,他是正確的。但川普錯在不了解貿易不是戰爭,並不是非贏即輸,貿易可以出現雙贏,阿里巴巴、銀聯、百度、騰訊,可以和谷歌、亞馬遜、臉書及威士卡同時獲利。

佛里曼強調,貿易上是可能雙贏的,但如果一方既認真工作又欺騙他人,而且是在F-35及 5G通信上,這就有問題了。尤其像華為公司製造的5G設備,可用超高速傳送數據及聲音,又可作為間諜平台,如果中國情報單位根據中國法令要求取得那些數據的話。

華為的爭議凸顯了當下情況:華為日益掌控5G基礎建設的全球市場,這個市場原由愛立信(Ecicsson)和諾基亞(Nokia)控制;美國的高通既是華為的晶片及軟體供應商,又是華為的全球競爭者。但中國政府限制其他國內外廠商不得在中國與華為競爭,讓華為成長得更大、更快,產品也更便宜。華為利用這種力量和價格,與西方國家電信公司削價競爭,然後利用該公司逐漸上升的全球市占率,把自己的技術,而非高通或瑞典愛立信的技術,設為下個世代全球5G通訊的標準。

為何美歐過去願意忍受中國在貿易上欺騙?
佛里曼說,過去美國買中國網球鞋和太陽能板、中國買美國的大豆和波音飛機時,誰在乎中國人是不是共產黨員、毛澤東信徒或社會主義者?或誰在乎他們騙人?但當華為跟高通、AT&T及威訊(Verizon)就下個世代的5G通訊競爭,且5G將成為未來數位商務、通訊、健保、運輸及教育的基礎時,各種價值、在價值上的看法不同就變得重要了,同樣重要的是那一點點的信任,以及法治。尤其在5G技術和標準變得難以取代時,更是如此。

此外,還有件事:美國與中國在各種價值和信任上,落差越來越大。

數十年來,美國和歐洲忍受中國在貿易上某種程度的欺騙,是因為他們認為,當中國因貿易和資本主義改革而變得富裕繁榮時,中國會在政治上變得更開放。一直到10年前,的確如此。但在過去10年,北京是「一直改革,改得越來越封閉」。也就是說,當中國變得日益富有,他們並未變成全球化下越來越負責的利害關係人,反而成為在南海排擠美國、把一些島礁軍事化的國家,且運用臉部辨識等高科技工具,更有效地控制威權。

佛里曼在文末說,上述這些問題如今都在美中貿易談判中,來到了緊要關頭。美中兩國若是找到辦法建立更多信任,全球化將繼續快速進展,且雙方可共同成長;否則,全球化將開始裂解毀壞,雙方都將變得更貧窮。
團圓嚕 wrote:
傳出Google停止...(恕刪)

美國都不賣硬體給華為了,華為開發新作業系統也沒用。沒硬體就沒搞頭了。
Adfn wrote:
美國都不賣硬體給華...(恕刪)


核心關鍵零組件沒辦法自己做與持續創新 ,等於宣告華為這間公司已經進入彌留狀態

Macquarie150 wrote:
核心關鍵零組件沒辦法...(恕刪)


不過當核心關鍵零組件都有備胎的時候,彌留的就是美國高科技業了..

lordwu007 wrote:
不過當核心關鍵零組...(恕刪)

半夜吹口哨你也信,華為這次買單了啦...
lordwu007 wrote:
不過當核心關鍵零組...(恕刪)


這等於是中國單挑全世界的菁英工程師的概念
要做到每一個零件都是世界一流水準,你相信? 我也是醉了

靠著中國市場跟中共政府補貼,可能還活得下來,但是肯定元氣大傷.
Macquarie150 wrote:
核心關鍵零組件沒辦...(恕刪)


ARM安謀, 已經宣布停止與華為商業合作了.... 未來只要美國禁令不開, 華為拿不到任何新CPU的製造授權與更新了.

這波華為禁售令, 台灣將大幅受益, 華為宣稱有兩年庫存是假的, 已經向台灣的工廠掃貨, 並且挑明, "倉庫中,有多少,要多少", 要求火速出貨.... 台積電, 日月光, 穩懋, 聯發科, 聯詠在未來90天的寬限期中, 都將大幅受益...

================

華為供應鏈去美化 台廠吃大補丸


除了將旗下海思列為第一供應商,對台灣晶片廠採購力道同步擴大,有多少量就買多少,並拉高對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的下單。據供應鏈消息,雖然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表示90天寬限期沒有意義,但華為仍要求供應商全力供貨,要把年底前所需晶片或零組件庫存建立起來,以避免斷鏈危機。

================


lordwu007 wrote:
不過當核心關鍵零組...(恕刪)


那個備案在2019年5月16日爆炸了啦
演演猴戲,說說而已,你還真的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