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型保單滿五歲了.......

wenhoya wrote:
另外前面有大大提到危險保費的問題.
這點真的要特別注意.
越老他的保費越高,而且是用飇的.
有興趣可以去查一查.

..(恕刪)

危險保費50歲之前一年保費都在1萬以下
大約到60-70歲會增加到每年約1萬多
從30到50歲 投資型保單存到這裡 我想可以解約了
雖然保障不是繳20年就結束 但換句話說 每年也沒多少阿 幾百塊買幾百萬保障還不是意外險..
以保險來看非常值得阿 以存錢來看能存20年也有一筆不少的錢阿
他的危險保費有啥問題??
投資型保單
嗯 我也有一張
也四年了

金融海嘯那一波
我也沒贖回
不過倒是這幾年有換標地


累積總繳保費 147,000元
淨投資金額 81,348元
保單帳戶價值 99,735元
累積報酬率 22.6%
平均年報酬率 5.07%

你如果問我這績效滿不滿意
就我的經驗來說普普通通
想要玩大找期權比較快
基本上基金買了會虧
代表投資標地該換了

買投資型保單不要想要賺多少
當買保險買保障就好
或許外加強迫自己存錢

某一年我看過大戶一口氣丟了幾百萬進去操作
當時某檔基金正強勢
一個多月賺了近20%
算是變相操作境外基金吧

不過保單歸保單
投資歸投資
保單就是買保障
投資就是要常關心跟作功課
說真話,
我只能說大家把這個名字說得不好,
因為這個明明是屬於變額萬能壽險,
只因為冠上了投資保單,所以大家對他的期望變多了,
如果你只是單純將他當成是你不同時期的需求,
或許就不會這麼失望及生氣了,

我也贊成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
但是大家也知道現在的終身壽險很貴,
所以利用了變額萬能壽險定期險便宜的機會,
利用為數不多的保費,在為家庭做規劃時,
順便也做一點點投資之用

到了現在既然也有五年了,
我相信如果你在金融風暴時都可以堅持不出場的人,
現在開始,你要好好的檢視自己的投資了,
一般來說現在有95%甚至100%在做投資時,
你應該開始關心自己的錢了,
也可以開始發現基金跟保單內錢的不同了,
如果你累積滿一定桯度,你知道贖回再重新買新一家基金要花多少錢?
即使是五折也要1.5%吧,
而投資型保單內轉換不再收手續費,
如果你開始關心自己的投資,慎選自己的標的,選擇好的時機點進出場,
我相信你會開心的!!!
這應該跟我一樣是大樹公司的創○○ 投資型的吧
你的應該是甲型吧!(甲型的傭金比較高,業務員比較愛推這個)
我的是丙型的。
我93年就買了
我的投資報酬率是正的~
建議樓主轉換投資標的。
那家大樹的電話行銷人員也一直要我參加投資型保單
我分析的結果是如果談投資的話Do nothing都勝過買這個產品
年輕時還是多存點子彈
再來等股災再進場買龍頭股
兩三年賺一次就夠了
最近又有保險推銷人員來跟我們推 6 年壽險

拿出一張印得很漂亮的表,說到最後每年利率可以到 5~10% … 我就想,怎可能有那麼好的事… 你們保險業是要賺錢的啊,報酬抓那麼高,那你們拿我的錢去投資的標的不就是要 15~20% 去了?還要保證有 "5~10%"?一定有問題…

果然,仔細看了他的表,用 excel 算了下,年化報酬也不過約 1% 多… (因他們算法,用單利算,6 年付清後,未來每年的增值的 % 數,是用 每年增值的金額 / "最一開始投資的金額" 這樣去算報酬… 自然怎算都高 = =)

(i.e. 6 年下來,我付了 100 萬好了,第 6 年保單價值 110 萬,就說 6 年的報酬是 10%... 但這沒考慮進複利的效果… 而要是放到第 20 年,因複利的效果,價值可能已經到了 300 萬好了,這時利息給你 6 萬,他上面會寫: 6 / 100 = 6%,那一年的報酬是 6%... 但事實上,你以那年的總價值 300 萬去算,利率不過是 2% 而已)

不懂的人,一下就被騙囉…

---

事實上,我不反對保險強迫儲蓄的功用… 但這些推銷人員,推銷的手法完全不是以 "強迫儲蓄" 這個要點去賣,而是以 "利息很高,買了會賺錢" 這個要點去賣… (廣告上滿滿的都是利息的算法,及強調高利… 但事實上利息並不高,所以我會覺得他們跟本是在詐騙)

真的買了的人,久了自然會發現 "嗯?這個利息怎沒想像中的高" 而會覺得被保險人員騙了… 而要是真的是以 "強迫儲蓄" 這個正確想法去買的人,自然不會有這個問題…
樓主列出的年度跟保險%比例該不會也是某個 榕樹 圖騰的公司的產品?

我也是那家的投資型保單2007年1月加入每個月扣3千,感覺不是很好賺,基金的部份3檔每一檔也才+10--20%,有兩檔雲本業務員介紹的,我還是在2007春天去做更換的,業務員那時推薦的標的到現在幾乎是負的損益,看來我要求更改選擇標的是正確的做法.
2007~2009 至少有滿3年 投入成本應該有10800元,不過這星期去保險公司櫃檯申請 可以自行上網去做線上變更轉換的功能 順便辦理理賠的(所有東西一次完成), 基金的部分總數才6萬多,代表有4萬多跑到保險去了.
我在櫃檯得知 如果不想轉換可以贖回,但是三檔基金之中要但至少一萬元 (這一點業務員一直沒說過,也可能是最近新的規定)
那天我就把其中一檔原本想要轉換的那支基金整個贖回,有一檔贖回一半,有一檔則不動它(損益不高繼續放),然後回家上網直接去做變更投資標的跟比例.

真正想投資基金,我覺得還不如去銀行買還比較好,至少手續費扣一次,就算你放著也不會每個月跟你扣危險費用.投資型保單頂多多一個意外險而已. 我不小心扭到腳去理賠,只依照掛號及復健收據的金額共理賠幾百塊(上面寫多少就多少),連開醫生證明的100元都不給.感冒跟腸胃炎也沒有賠 .所以理賠也不用妄想會賠很多,就算重大意外危及生命你也花不到.
從家人就有幫我辦那種 新X 的年繳(需20年滿)的保險了,裡面也有意外險. 這次也是我媽的朋友(不同公司)是來推薦投資型保單給我媽,有時還來推薦不同投資商品,本來我不買,是想說第一年我媽要幫我繳,之後我自己繳,我就試試看它的投資效益.結論:收益並沒想像中來的美好.

我從2005~現在曾聽過5位不同公司的保險業務員在跟我推投資型保單(有兩位還是以前的同學),他們的共通點:
1.都會用[蘋果價格]高低買進理論講定期定額理論(有一位業務是金魚)
2.都用200萬元去算手續費嚇唬你說: 如果你有200萬去銀行買基金手續費多少多少算給你看,然後宣稱跟保險公司買有多好免手續費什麼的.
3.會拿出一個有年齡跟保險年金的表格(這種很常見一般保單都有這種表)
4.拿出各個基金的2年來績效表出來現,但是有時候你問他他不見得知道這支基金(這時就尷尬了)

其他花招:
1.有的業務會拿出損益試算預測未來10-20年後你的投資結果 (最好是會有這麼美好)
2.我曾應徵過某一家人壽(待沒3天就走了),他們早上都有個集合開會,然後呢!就有一位似乎是懂理財的,在台上講說:如果要跟客戶推薦時哪幾支,後面給的資訊很含糊,代表有的業務員也是聽別人講的,而且我也曾建Y知識或其他地方 看到跟投資型保單相關討論有人出來說某保險公司業務亂配置基金害她現在負的損益
3.有的為了想快點跟你簽約,會嚇你說:不敢快買下星期會飆漲,我有位同學跟我這樣說有一段時間常常MSN問我(幾乎天天問).我跟他說已經早有投資保單了,他用這一招嚇唬我沒中計,我還跟他說:可能有一波大跌, 結果他預言的時間點股市大跌基金也跌之後一個月也是(不是很有自信的說會漲嗎?) 自從那個月後~現在他再也沒MSN我,即使MSN也不敢跟我推保單了
4.就算你不買投資型單但是他知道你要買基金,也會一直推薦你要去他們公司買,也是宣稱免手續費(有這麼好嗎可能又扣一些有的沒的費用)
5.有的會用[保本投資外幣]的東西來推薦(有的標的還是連動債,只是有的人不知道),除非你的錢會多到沒地方放,否則不建議,因為一放就是5年10年,會不會賺也不知,到期領回雖然保到本你賠了利息或是投資其他東西的機會.

保險跟投資還是不能混在一起.
當第三位業務員來推投資保單時我已經直接給他破功,因為接下來會講什麼端出什麼話題我大概猜的出來
還是建議大大繼續每月定時定額下去扣款
第一,投資型保單本來就是用少少的支出換取大大的保障,今天沒有對錯的問題,個人覺得是業務員跟你解說的是投資部份的觀點,可是個人認為,投資型保單是講求保障和責任的,今天假如發生了個萬一,跑去和上帝喝杯咖啡了,這份保障是留給家人能快樂生活下去的一份承諾,今天沒有人能保證風險何時會發生,可是要是發生事情的人是家庭的重大支柱,那家中的人還能過著原本的生活過著原本的生活水平嗎!?
之前的調查,台灣921地震罹難者每人平均獲得123萬元理賠金,可是走掉的人,應該有不少人是家中的支柱,也許家中正有車貸、房貸或是生意貸款等等,有人能承諾123萬真的能讓他們家人維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嗎!?應該沒有人能保證吧~~!!每個人認真工作,應該有不少人是為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吧,好不容易存了一筆小錢買了房子,可是卻因為事故或是總總因素發生,造成貸款未繳清房子被法拍,又或者是家人如果只剩下年幼的幼子或是年邁的父母,或是父母辛辛苦苦把兒子女兒拉拔長大,想說未來不用這麼辛苦了,但卻因為意外或天災的發生,造成家人的期待落空,這樣走的人真的會快樂嗎~!?

第二,從投資的角度下去談,投資型保單本來就不是從高獲利下去做投資的,今天投資的獲利越高,自然風險也應該越大吧!?如股票,獲利高,但是風險也高,之前看過一本書,作者的朋友,丟入了2億下去做投資,但是到最後血本無歸,只學到,散戶不管怎玩,都是敵不過大財團的,或許作者的朋友不善玩股票,只是表達出股票的高風險,當然01一堆高手就不在我的討論之下了@@"
投資型保單是從定時定額的方式下去做投資,自然風險也就降低下來了,從長遠的平均下來,時間拉的越長,自然獲利就會穩定的成長,這當然還有著許多的因素考量,例如停利和適時的轉檔,就和銀行的基金一樣,都是藉由時間和複利效應來做投資獲利的,保險公司的部份,雖然附加費用高了點,可是卻用少許的支出獲得高額的保障,今天沒人能保證風險何時會發生吧!!但是放在銀行裡,要是風險發生時,沒在做低點時資金的投入或是標地物的轉換,能保證拿到多少呢!?每個人一生中都會去和上帝喝杯咖啡,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何不當成每個人都期待自己一生能中一次大樂透,這筆就是留給家人的樂透呢!?
在來就是各家保險公司都有專門的精算師每天研究各檔基金,投資型保單的標地物是精算師從數千檔基金中選出比較績優的來做給保戶選擇的,精算師自然不會選出那種績效不好的人來讓公司賣不出去吧@@",不然不就被保險公司叫板走人了
保險從業人員或許大家都有著不好的印象,可是只是他們表達方式的不同,造成大家的誤解而已,雖然小弟不才,但是給大家一些對於投資型保單的不同角度的看法,當然如果小弟的表達有任何問題歡迎各位大大指正,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和小弟討論!!~~~~~~~小小從業人員的心聲
瞇瞇陳 wrote:
雖然保障不是繳20年就結束 但換句話說 每年也沒多少阿 幾百塊買幾百萬保障還不是意外險..
以保險來看非常值得阿 以存錢來看能存20年也有一筆不少的錢阿
他的危險保費有啥問題??

我只是提到越老危險保費越高,所以保單不要放著不管.
以我的保單為例, 男性保額100萬,
30歲時,一年危險保費約1000
40歲時,一年危險保費約2000
50歲時,一年危險保費約4500
60歲時,一年危險保費約10000
女性則約1/2,看來似乎比定期壽險便宜,
但也別忘了前5年投入的錢有部份是拿來繳保費不是拿來投資.
所以到底划不划算,還是要自己撥撥算盤, 做做功課.
至於把這保單當作"存錢"??
要存錢,可以存銀行,或買什麼紅利保單,儲蓄險之類的.
都比投資型保單穩.
以我這份保單為例,一路來的報酬率從-35%~+20%都有,
對於保守的定存族而言,知道了會OOXX在心裏吧.
zausjason wrote:
還是建議大大繼續每月...(恕刪)


我覺得就是要投資 + 保險分開,別混在一起… 因為投資 / 保險本就是兩不相關的東西:一個追求報酬,一個追求保障,兩個你硬要混在一起,就是保險搞得不像保險 (保障不夠多),投資搞得不像投資 (報酬沒比定存好多少)…

要保險,乖乖的買正常的保險,把保費當成 "費用",別想拿回來的那種... 而型式愈簡單的,事實上才是保障最多,又最便宜的… (一年一付的意外險,都超便宜的)

理由很簡單,保險公司承受你的風險,但是他們也要賺錢的啊… 合理的錢給他們賺吧… 要不他們只是把保單複雜化,把他們要賺的部份,用各式的方法包裝起來,讓你看不到而已… (i.e. 期滿會還本的保險啊,投資型保單啊,等等的)

這樣反而他們到底是暗地下 A 了你保戶多少錢你完全看不到,也算不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