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同事,他也是認為孩子的理財教育很重要,
所以他也從小孩五歲開始做試驗,
小朋友幫忙做家事,例如摺衣服,三件可以得到一塊錢,
讓他們開始記帳,學會用錢,
必須品由父母出,孩子小五以後的奢侈品就得要自己出,
讓他懂得定存,投資,基金有什麼不同,
學習去看對帳單,學習去看新聞,
用自己的零用錢去選擇想買的基金,股票及商品,
現在他的大女兒已經準備升大一了,
最近到我們辦公室來打工,
媽媽就像雇主一樣,給孩子一樣時薪100元,
他必須寫幾點上班,幾點下班,
一天有180元的三餐伙食費
原本的我覺得他對孩子太過嚴苛,
可是看他的小孩,認真工作,連休息個十分鐘都會把工作時間給扣除,
其實我覺得他的教育是成功的,
給版大做個參考!!!!
lon wrote:
這是對他好還是害他
因為在他這所謂的最艱難的第一步
他對於錢的體會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進退
大多都是在這階段建立的
我想這並不是用教的就能學會的東西
有好有壞吧
一年6萬塊的基金並不是都我給她
我是用小孩的紅包錢另外補足6萬
讓她們知道 錢是自己存的
(雖然紅包也是爸爸包出去的

會教育她們要懂得珍惜
s大熊s wrote:
大大可以參考我的想法 國小先教理財觀念
國中開始實際投入戰場 國中的3年就可以知道他對理財這一方面有沒有興趣了
跟我爸的教育很像

我13歲認識股票
不過那時只是知道 沒有真正了解
15歲就用紅包錢開始買股票
我還常在上課時用簡訊看股價
(難怪書念不好

16~7歲時運氣不錯 遇到大多頭 第一桶金入袋
但專三以後到二技念完時貪玩就比較少玩股票了

xuxule3280 wrote:
至於贈與--不是一年110萬嗎 ?爸媽兩個220萬 ? 還是法令有修改 ??
去年元月修改
一年個人贈與額度220萬
夫妻2人 440萬
早點幫孩子開戶,買定存概念股,只進不出賺股利,
幾年下來很可觀的,比買啥儲蓄險好多了吧!
當然進場點很重要啦!我就是年初就帶小孩去開好股票戶頭,
直到現在還沒買進半張的人.

我兒子要升國一了,他們小六的社會課有談到投資理財這一塊.
老師讓他們分組進行投資,假設每組的額度是100萬,
讓各組分頭操作,決定買哪些股票,過一陣子在來看哪組賺還是賠.
我兒子的同學有人選宏達電,有人選黑松,他自己選台積電,後來總結算果然賺了2~3倍.
像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滿有趣又很實用.
早早讓孩子了解何謂股票,我覺得很好.
比如國小高年級,就應該要有投資理財觀念,
而且要讓孩子知道投資好公司的股票,是可以受用一輩子.
所以三不五時我都會跟孩子討論股票和每年配的股利,
當初我爹娘如果懂這一塊也肯教我的話,那現在也不用摸索的這麼辛苦了.
像我們常常在看盤,操作股票時,孩子其實都看在眼裏,也會跟著有樣學樣的.

並無實際操作,除了股票,也有把錢放銀行定存的選項,
過一段時日在用圖表show給小孩看,
讓他們討論不同的投資習性,報酬率會如何.
我覺得學懂投資並非洪水猛獸,也不一定說知道股票好賺,就會不事生產好吃懶做.
像我兒子就懂的股票利潤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不然他也不會選擇台積電.
每個人用錢的價值觀,主要也是看孩子的人格特質.
舉例我家小孩,他個性就是物質慾望並不重,很少吵著大人買東西給他.
如果真有買東西的需要,也盡量挑最便宜的買.
不像時下的孩子國小就在帶手機,問即將升國中的他要不要一支手機?他也覺得沒必要.
吃完飯會主動洗碗,家事也會幫忙,都是無給職,並不會因為幫忙作家事就有零用錢.
在學校當的幹部也都是資源回收組長,所以還滿懂的愛物惜物的道理.
大人花錢用錢的態度,孩子時刻都看在眼裏,
所以身教真的很重要!
sestolk wrote:
如果在這樣的課程看到自己的小孩子投資股票兩有兩三倍獲利時, 我不但不會開心, 還會很擔心. ...(恕刪)
我寧願拿真的錢讓孩子在真正的市場中被痛宰,20萬,50萬都好,也不願去看到模擬測試中賺N倍~~
模擬測試沒辦法測試人性,而主宰勝負我覺得80%在於人性~~
轉貼黎智英的文章"神來的高手"其中的一小段:
做生意是個學習過程,不能謙卑地吸取教訓的人,哪有意志和能力去學習?市場 是個一瞬間便物換星移的天地,
沒有不斷學習的意志和能力,又怎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我兩個大兒子也做生意,其中一個一開始便做得很成功, 這教我有點擔心。要是成功來得太容易,年輕人便很難
謙卑了。沒有謙卑,事事自以為是,那是多可怕啊?一旦生意做大,自以為是的自大心態進一步膨脹,以致事 事
冒進,那便注定要失敗了。到那個時候,便不難從高處墮下而崩潰了。那固然會傷得好重,兼且謙卑之心又已麻
木,那麼便不難會迷惘慌張,要重新爬起來也非常 困難。
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