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LOVE530 wrote:你今天獲利了結了嗎?...(恕刪) 呵呵都跑了阿其實兩隻今天還算ok大都維持平盤上剛剛看法人動向內資還是力挺尤其是投信兩隻都大加碼明天再來看看內資的加碼是否發揮功效!!長榮航短期快速上漲回測均線屬正常但陽明還屬於半山腰未見長黑破均線是可以賭看看尤其之前破歷史新高量我是很期待25以上哈哈!!
bluemenco wrote:呵呵都跑了阿其...(恕刪) 我今天抱持著觀望的態度尤其是陽明目前收黑留下引線...我看不太懂~~今天大盤開高走低幸好昨天有把長榮航,陽明放掉比較可惜是我把愛之味昨天提早賣掉了應該在留1天的,算了!!賺錢的機會常常有,要好好把握才最重要長榮目標買進價大約25元左右我在想,會不會9月底,10月初還會看到30??我嘛無災影~~
海洋拉拉號目前的量有縮減的趨勢,賣單還蠻多的消息面也有利空的消息《類股》貨櫃船啟動淡季減班,陽明、萬海、長榮走弱2010/09/21 11:25 時報資訊【時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時序即將進度第四季,貨櫃業者為了保有高獲利抑制運價下跌的風險,陸續啟動減班計畫。據報導,目前全球最大10月率先在亞洲-西北歐航線啟動縮減航班策略。今日貨櫃航運陽明 (2609) 、萬海 (2615) 、長榮 (2603) 股價普遍走弱。國內貨櫃航運業者8月營收表現均不錯,其中陽明8月份營收為120.04億元,月增10.1%,來到歷史新高記錄,更較去年成長92.5%。不過根據法國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 的最新資料顯示,在過去9個月內,船隊規模增加100萬TEU至1400萬TEU,較年初船隊規模增加7.2%,目前閒置運能降至1.7%。業者認為,由於船公司釋放閒置運力及新增運力,遠洋線的裝載率和運價出現鬆動,運價先漲後衰,將拖累獲利,其中歐洲線因運力增加需求量未跟著放大,運價在7月中達到1903美元/TEU高點後一路走滑,9月初跌破1800美元/TEU 關卡,業者一致認為今年第三季為貨櫃海運業者的獲利高峰。因此為了迎接第四季運能增加的營運風險及中國市場十一大假開始的市場淡季,貨櫃海運業者已經陸續推出減班計畫。麥司克航運及陽明陸續採取減班計畫,麥司克航運10月份先在亞洲-西北歐航線縮減3個航班,陽明海運所屬的CKYH聯盟已計畫取消3個航班,更確定第四季營運步入淡季。今天把手中的華航全都賣光,跳進新買的這檔,因為這檔的量已經出來了,比較有肉可以吃,一方面可以等航空雙雄整理完後再買,不過,長線還是看多,短線有可能過熱了...在等等吧!
大家都忘了有句老話:空頭不死,多頭不止!不做進出判斷建議,只是資訊掌握要及時。我提供兩則好新聞:精實新聞 2010-09-29 13:13:34 記者 羅毓嘉 報導大陸國台辦再對兩岸直航放出利多!國台辦方面在今(29)日上午的例行記者會中表示,為照顧兩岸業者與民眾需求,中國民航部門已協調本地航空公司讓出航權,在已相當擁擠的中國空中交通班表裡開出空缺,給予台灣航空公司新增航班的空間。國台辦指出,日前大陸民航主管部門已經批復36個台方航空公司的增班時刻,包括上海虹橋14班、北京4班、深圳4班、廈門和福州共11班、青島2班、長沙1班,目前正積極協調,爭取解決其他9班涉及廈門、廣州以及杭州機場的新增航班。另一方面,中國財政部與稅務總局日前也發佈通知,未來台灣航空公司從事海峽兩岸空中直航業務在中國取得的運輸收入,將予以免徵企業營業稅的優惠,此項優惠並大幅往前追溯至2009年6月25日以後的運輸業務收入。對於台灣航空公司在2009年6月25日起至到文日止,已繳納的免徵營業稅項目,將從以後應繳的營業稅稅款中抵減,在2010年內無法抵減完畢的部分,則予以退還。精實新聞 2010-10-01 09:46:03 記者 羅毓嘉 報導外資瑞銀證券看好亞太區域航運需求熱絡,評估亞太區域內航空公司今、明年獲利水準將有不錯表現;並且調高我國航空雙雄今年每股獲利預測,認為長榮航(2618)今年可望賺4.11元,華航(2610)也能賺到3.67元。早先,瑞銀對兩家航空公司的獲利預測分別為長榮航3.68元、華航2.98元;這波預測調整幅度分別達到11%與23%。但長榮航股價在9月中歷經一波漲幅後,瑞銀將長榮航的投資評等從買進降為中立,目標價從26.8調至28元;華航則仍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從20.5元調高到22元。昨(9/30)是投信法人第三季季底結帳日,但投信法人僅小幅賣超長榮航626張,且買超華航5231張;外資對兩家航空公司皆為賣超,大手筆賣超長榮航10795張,同時賣超華航1000張。在經營績效方面,航空雙雄今年以來表現都不錯,9月份華航平均載客率一舉超過80%,貨運方面表現也比8月來得好,且由於華航的貨運向來以10-11月最旺,估計貨運方面挹注的營收還可以帶出一波高峰;累計今年前8月華航稅前盈餘已超過100億元,有法人樂觀評估,華航今年獲利可達150億元。長榮航方面,上半年稅後EPS為1.76元,受第三季客運旺季的帶動,已確定是全年營收水準與獲利水平最高的一季,估計第四季營收將向下滑落修正。從整體航空業環境來看,外資認為華航和長榮航明年將持續受惠於兩岸直航、以及進一步開放陸客自由行的政策,經營績效可望維持今年榮景,惟須考慮到國際油價上漲侵蝕獲利的可能,與景氣的變動,法人評估兩家航空業者明年的獲利狀況可能比今年稍弱。但也別忘了:精實新聞 2010-09-30 12:34:08 記者 羅毓嘉 報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指出,對於市場上關心近日航空公司的合併案會否導致票價壟斷上揚,IATA的評估是全球航空業景氣仍佳,且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可有效遏止航空公司抬價。然而,IATA也對航空業景氣的循環提出警示,認為航空業雖迅速從2008年底的金融海嘯中恢復獲利,但由於各區域內航空公司各自為政,不同公司間普遍存在著重複航線與航班載運效率不彰的問題,產業又受到油價波動的掣肘,財務體質仍然相當脆弱。IATA建議各國政府,應立法批准航空業進行地區性的合併,提高效率與營利能力,藉以吸引更多融資,增強航空業抵抗油價波動與人為風險的能力。目前受限於國際航空法的規定,航空業者經營航空路線須獲政府批准,且限制國內航線的所有權須為本國公司,令航空業在市場拓展上大受牽制;航線調度上的靈活度有限,也使得航空業者在經濟風向轉變時,無法即時調度航線與航班,獲利能力遭到侵蝕。過去10年,全球航空業總共虧損500億美元,而光是2009年就虧損了99億美元。另外,各航空公司的總負債,已上升至2110億美元,過去兩年每年新增400億美元。依據IATA的最新統計資料,上半年航空業景氣隨著經濟狀況回暖,但國際定期航班載客數在半年多的高成長幅度後,到8月已開始趨緩,乘客量月增6.4%,低於7月的9.5%;貨運有19.5%的增長,也低於7月的23%增長。所以請小心操作!
最近這幾天一直對於航空雙雄的走勢有點疑慮,這時...谷大師又來指點我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表示,運輸、電信族群近期買進動能也十分強勁,但他仍對這兩個族群的前景有疑慮,指出運輸族群雖然近期在非科技類股中資金動能最強,儘管在先前花旗環球已將航空雙雄投資評等降為「賣出」之下,外資、本土券商近期仍持續對長榮航 (2618) 、華航 (2610) 買超,認為在這波買進動能中,航空雙雄融券數量也維持在高檔,可謂上演一波「軋空」行情,但由目前本土券商退場快速之下,預期航空雙雄的買進動能恐怕很快就會轉為負向。依照慣例,這句話的谷式翻譯應該是,航空雙雄應該還有高點可期....所以,現在滿手現金先買進一點................華 航買進:22.8長榮航買進: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