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第一考量(IMF: 台幣應要升值至16.832對1美元!!??)

IMF都吃飽閒閒亂測很多國家狀況

fffffff
台幣若真的升到那麼高 , 大家準備去要飯吧 , 出口類型的公司大概都收掉了 .
年收入有平均3萬usd嗎

為什麼我都不覺得有這樣的薪水收入....
台灣人,貪財怕死要面子;凡事都要爭面子,說到會死人,面子可以不要,聽到有錢賺,命都可以不要...
Redrum wrote:
年收入有平均3萬usd嗎

為什麼我都不覺得有這樣的薪水收入....

那是說購買力 = 3 萬 usd

真正的平均收入 ... 還是還沒達到 2 萬 usd 吧

換句話說

收入比韓國"低"

物價比韓國"更低"

所以購買力比韓國高

而且

韓國在大白菜 1 顆 88 台幣時,就啟動配給販賣

台灣呢

之前一斤 180 時,還"不"啟動配給販賣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chipmunk2323 wrote:
台灣人都發財了
怎麼身為台灣人的我都不知道?
2009GDP排名
http://919.blog.hexun.com.tw/49617565_d.html
我們的GDP從一萬多突然翻倍?


這是經過物價平準化後的結果,提高是必然的,因為他國物價平均而言通常比較高
(不要舉美國車子...,我們貨物稅關稅加一加起碼多出60%不止,要就比未課稅前車價,但....不可能)

但我還是覺得澎風多了,這算是IMF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
有600萬人的大北縣市房價考量進去的話PPP一定狂降




s874760 wrote:
第1:購買力平價指標...(恕刪)


同意你的說法~~~

我之前在書上看過另一個評估方法~~

就是拿當地 最低時薪 除以 大麥克漢堡的價錢~~計算要工作多久才能買得起一份大麥克~~

這樣的算法我還覺得比較有意義~~~


guardian92 wrote:
這是經過物價平準化後...(恕刪)


根本就不用這麼麻煩的計算式去推算
大麥克什麼的根消費稅 店租營運成本等等有關根本不準
我只要問一個最好懂的就好

"買一盎司的黃金台灣人要工作幾個小時 韓國人幾小時 日本人幾小時 歐美幾小時?"
臺灣人到底是窮還是富有
貨幣是低估還是高估
一目暸然
搶功卸責金腰帶 任勞任怨無屍骸
喵的咧,IMF 什麼時候變成 FED 的幫兇?

台灣人的購買力哪有增加?平均薪資又沒增加

這兩年從房地產上漲及空屋率, 股票領先(內資不懼外資), 我覺得"泛台灣人"是很有錢的. 連外國人也喜孜孜地來台灣撈錢 (TDR, 其股價在當地國是橫躺的).

但貧富不均是事實;整體泛台灣人整體相對有錢好像也是真的.
這個部份!我有看到奇摩新聞有一個學者有說台灣的國民所得比韓國還要高!!
但是我當下不認同,因為我記得韓國大學生平均月薪比較我們高很多!真的數據出來的東西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從啥數據出來的??
我想如其他人所說的!搞不好是以富人的消費平均來統計的!!
You can'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