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罰款 李KY批把企業當提款機


johngo wrote:
友達第三季稅後淨損1...(恕刪)


其實讓人很氣憤 就是友達才被報導巨大虧損
  李焜耀這人 不懂得反省 有些報紙說他 竟沒減到薪
 竟然過幾天就沒事了 竟然跑出來放砲 還自認言之有理

爆肝 猝死 是勞委會的責任嗎 
 是呀 是勞委會責任 沒有嚴格清查不當的隱性書面式的加班 

JIM-Breese wrote:
有一種勞工叫點工有工...(恕刪)


派遣工 
 這是日本人發明的 日本人有反省說 這是最爛的一個制度
  會讓某一個年齡層的日本青年 成為職場競爭力失落的一代 
 雖然有工作 一直是派遣 將來的工作經歷就是最差
  以後等到知道這制度不好 捨棄時 那重新開始 企業又開始用新人
 這失落的一代 到最後 還是在一直打臨時工 

派遣工 
  自認是最照顧員工的張忠謀 公司還是有派遣工
 派遣工 不是二媽生的 是比二媽的小孩還不如


 

CIVIC_6th wrote:
派遣工 
  自認是最照顧員工的張忠謀 公司還是有派遣工
 派遣工 不是二媽生的 是比二媽的小孩還不如


話說台灣的派遣工制度
是在2000~2008年這段全球景氣篷勃發展的期間
開始盛行的
也不知道當年景氣還好的時候 搞派遣工制度做什麼
毒藥既然已經吞下去了
現在發作只是剛好而已


hello

CIVIC_6th wrote:
派遣工 
 這是日本人發明的 日本人有反省說 這是最爛的一個制度
...(恕刪)

不知可有資料來源,即使原文也好,
可以貼一下,證明不是自己說說的。

不過我也聽說日本的派遺法算是完善,
不知道可有道理?
iguarantee wrote:
不知可有資料來源,即...(恕刪)


偽東京
作者: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0830

新井當過記者 寫過社會評論
 非凡新聞周刊邀請新井寫關於日本社會的評論專欄 是集結成書
就如同她的自序 寫到

 一連串有時效性文章,也會成為一個時代的寫照,能夠給外國讀者,
以及未來的本國讀者提供我們生活過的,一個時代的紀錄。


有幾篇談到派遣工 節錄一下

網咖難民
  泡沫經濟蕭條 二流學校出來的大學生中 成為正式職員缺的不到三分之一
   只有做各式各樣的臨時工熬過 等到整體經濟改善後 新鮮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形有顯著改善
  但文中主角 會遇到比自己年輕的職員問 為什麼一直沒有正式就業
   後來去人才派遣公司 不用再面試 就等派譴公司傳簡訊派工 只要回傳簡訊就等於簽合同
  這種派工 薪資 時間 地點 全靠簡訊通知 日本媒體稱為 手機派遣

氾濫失業博士 
  由於日本經濟低迷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 政府和大學鼓勵下 紛紛上研究所
 成功挽救許多大學 日本研究所有400多間 畢業後也找不到工作 只好去打短期工
  台灣有點類似走到這種地步

失落世代 反叛已經開始
  主角派遣打工地方很多是知名企業 商品外銷到海外 
 但為了節省勞務費用 公司都不肯直接雇用正式工人
  這篇文章提到~過去十年 日本職場發生兩個變化 
 終身雇用制度結束 非正式職員增加

其實如果您來到這一版 應該對於社會與企業 都有比人更深瞭解和關懷相關新聞

記得看過報導說過 歐洲失業青年 有可能永遠成為失業的一族
 因為他若是一直找不到正式工作 就算經濟好轉 將來工作機會 是會被新畢業新鮮人取代  

今天國家走到這地步,我不想生存在這種國家,但我不會離開的,我希望更亂一點,革命吧,如果真沒辦法,趁我還能打能殺時,革命吧...
那些打造刀劍為耕犁者,將為沒做這事的人耕田
CIVIC_6th wrote:
偽東京作者:新井一二...(恕刪)

感謝~
我還以為版主直接看日文網站呢!


唉! 我自己現在正面臨這樣的問題,
年紀大了以後只能靠曾經認識的人脈,
不然真得是沒有機會。


今天國家走到這地步,我不想生存在這種國家,但我不會離開的,我希望更亂一點...(恕刪)

這是我最後的手段,覺得這個不好,就去選更爛的那個,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

toa621 wrote:
今天國家走到這地步,...(恕刪)


其實很難! 台灣人連罷工都發動不了了!
上次圍101只到不到300人, 還圍不起來, 可見台灣人嘴砲居多!

還有一位大大之前提到的觀點小弟很認同, 只有在連香蕉都吃不起的時候才有可能內亂, 現在22K起碼一個月可以買22K香蕉, 還可以幫助台灣蕉農!............. XD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其實每一個國家的~ 產業 科技 人文 各有不同差異
  各有各的優點與問題

iguarantee wrote:
感謝~我還以為版主直...(恕刪)


其實每一個國家的~ 產業 科技 人文 各有不同差異
  各有各的優點與問題
 但有些共通處的走向 就是工資高漲 環保問題 市場競爭等問題 造成生產業外移 

歐美外商 在其國家 無法生存就到亞洲設廠 台灣以前也是選定國
  台灣本土的外銷廠 最後還是面臨過去歐美國家的問題 也是只好移到較落後國家設廠
 產業外移 道理是一樣 當移到不能移之後 可能要輪轉了 機械人工廠

台灣將來 是要何去何從 有些製造產業是必需外移
  但留在台灣的絕大多數人 會不會走向歐美國家的高失業率呢 可能是無法避免
 台灣本土的觀光業 服務業 是不是能夠撐起台灣呢 當然不夠
  必需是還要高科技研發一起配合 才能帶動與保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