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業務沒人脈沒經驗沒專業要在保險業闖出一片天

想非常困難的

在傳統的人壽公司有行銷上的策略上的困難之處

但優點是有整個行政及其它資源可利用

例如:我建議保險新人可從產險公司意外險著手銷售

從簡單的保險商品、沒有重複投保問題(多數投保壽險公司意外保額低)

一年一約減少了客戶的反對問題(如要是你到時沒做了怎麼辦)

佣金平準化,介於25-30%的佣金率300萬意外險約3000元保費上下

第一年先打好基礎累積成交量,有基礎客戶及續期佣金

就當是自己的底薪及基本開銷,保險路才走的長遠

才不會整天想著解客戶舊單買新單

保險領域很廣不是一星期二星期就學的精的(有空看一下保險學)

延伸出來的很多領域可以做,重點在於是否有實力人脈及機會



保險業為什麼新人的流動率那麼快(可至壽險公會查詢)

常講年收幾百萬,那就剖析一下他的薪資解構

吸了離職業務的續期佣金(慣用手法,不斷找新人洗人脈一個新人如續期有一萬)

用退佣手法招攬保險(帳面收入好看、實質薪水就縮水許多)

個人銷售業務(銷售能力強)

組織獎金(組織能力強、可依組織流動率及平均所得及最高所得及最低所得的人去判斷)

要在保險業待的長久,就必需想辦法讓自己存活,維持意外險的保費收入是方法之一

bleugiki wrote:
感覺不管大家說什麼樓主還是想去闖,
那就去吧
我想一個月後你就會有答案了...(恕刪)

哼,一個月,到時候一定從親友下手,等親友拉完了,就被t掉了,這種戲碼見多了,倒莓不是樓主是那些親友
雖然不想澆樓主冷水

撇開一般人的觀感-
保險好不好
保險業黑不黑心,能不能做
這些問題不談
(其實好不好,淺而易見
如果不好政府幹麻成立的機關管理?)

樓主應回到本身條件這個問題
而不是這個行業
(根據調查 金融保險業的'平均'薪資比一般行業好多了
但是分配相對很'不平均',在這行做到退休,
甚至退休後繼續做的也不在少數,還有家族經營,父母傳子女
,如果那麼遭會有父母推子女入"火坑"的嗎?)

這個行業是很競爭的
業務員們的收入基本上是合乎二八法則的
20%的人員領80%的獎金
80%的人員領剩下20%的獎金

所以評估自身條件,
遠比去評估這行業好不好重要的多

樓主你
年輕(人脈相對弱勢)
又非相關科系(陌生開發相對也不容易)
...年輕在這個行業反而是種弱勢(不穩定?不牢靠?)
連裝老經驗都辦不到

如果是你遇到一個年輕的保險業務員
又非相關科系,你又會覺得他有多專業?
就算你跟他簽了合約,又有多少原因是因為他'專業'?
(不過客戶對於專業要求只是基本門檻,重要的是
關係好不好,或者是說有沒有'緣')
--所以樓主你應該可以高興一下,努力搞好關係吧
不過因為對於你的'專業印象',關係指數得提高不少
(你看看,行員坐在櫃台就有陌生客戶跟他買保單
你有看過保險業務員在家翹二郎腿的嗎?雖然我也搞不懂
為什麼一般民眾會覺得銀行業會比保險業更懂保險,誰可以告訴我道理?)

這行,專業,待人處世圓滿,又勤奮的人
多的不勝枚舉
至於良心,我只能說-那是基本門檻了
你以為,沒良心的是能做幾年?
又不是停留在以前那種民智為開的時代
業務員的行為是有法律規範的
更何況在消費者意識高漲的台灣
業務員不被白捅就要謝天謝地了

/*======================================
結論
=======================================*/
樓主如果你是想
1.成長自我業務能力(如待人接物,口條等)
這個工作可以試試(其實一般的業務就可以做到了,阻力也比較小)
2.累積人脈:可以從緣故(親友)"聊天"(完全不涉及銷售)開始擴散(轉介紹)
,會容易的多,比陌生開發實際多了(連小怪都打不死了還一下子挑戰boss),等自己'技巧'純熟些
再挑戰直衝,當作訓練也不錯.
但是,你要考慮到一點,如果你離開這個工作,這些花了你大量時間所累積的人脈對你之後的人生(發展)是否真的很重要?
3.收入,如果有天覺悟到當不成那20%的人,就別當那80%的人,找份穩定的工作,人生會快活的多
(其實這樣說有些不公平,畢竟有些人天生喜歡跟人交際,和人打好關係就有收入其實有挺不錯的
但是.當興趣變工作時,小心哪天連興趣都會厭倦)
4.專業:至少保單看的懂,多懂一些理賠的眉眉角角,具備基本的金融常識

最後----
1,希望業務員在銷售每張保單前,不要被任何因素(例如業績壓力等)迷失良心,因為不管之後你還在不在這 個工作,你都會想起每一張經手的保單,或是因為不良的保單,被告...
2.別跟家裡鬧的不愉快,只要你努力作一件對的事,總有一天會得到他們認同和幫助的,就算沒有,堅持只做對的事,應該不會對你有多少的傷害(至少沒囤貨或被告的問題,只是時間成本要考慮,真的不行還是要設停損點)
3.保單業績是一時的,與朋友,客戶的緣分才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請拿捏好分寸
(澳客很容易被放生,所以請給業務員們最起碼的尊重吧)
4.想當那20%,專業與良心是最最最低門檻,自我要求,時間管理,業務力,都要超乎常人,重要的是一定要勤奮
別相信什麼錢會在你休息時會流進你口袋的那種鬼話,在鬼島只有壞老闆才能達到,超業或許有不勤奮的,
但不勤奮要當超業--很難,(沒家世背景的,就別發白日夢的,想躺的賺,這輩子多做些好事,看看下輩子
投胎有沒有機會)
5.祝樓主工作順利 一切順心


要不要試試「房仲」啊

優點

1.兩大直營品牌,都是新人半年 5萬/月。努力6個月也有30萬可用…

2.半年也能對房市、房屋交易有一定瞭解,對以後買房有幫助

3.上千萬的產品有成交經驗的話,對以後業務經驗也是好事


缺點

可能會很累(身心俱疲)

czstone wrote:
雖然不想澆樓主冷水撇...(恕刪)


20-80法則有的時候不是取決於個人的能力的
而是在於有沒有辦法在別人之前抓住商機

保險業中那20%的人,幾乎都是在保險業剛在台灣開始推行的時候就進場的那些伯伯阿姨呢,他們真的對保險很專業嗎?那時甚至不用考任何證照就可以賣保單,他們選在市場還很空白的時候進場,所以才有機會,現在有一群的人在他們底下幫他們賺錢;現在想進場的人可以想想看,市場中有多少保險業務人員?在現在的市佔率中還有辦法談一個成交一個嗎?或是您覺得您有辦法培養出其它的業務人員,在目前這樣的市場中幫您跑出很多的業績?

就像您會選擇在一個沒有賣雞排的夜市做這門生意,還是在已經有五、六個雞排攤的夜市賣雞排?

至於現在還沒有像二、三十年前保險的情況一樣....商品很好,大家都一定會買,但是市場卻又很空的商機? 還是有的.....
老實說啦~~

現在的年輕人↓

我做看看 半年沒成績就離開

年輕人你在挑行業

行業也在挑你




這種房仲~保險業務也不是在論壇上講講有辦法做得起來的 呵呵

想做還不一定做得起來


我不知到版主有沒有能力..

不要再挑了 說不定做一做就離職

到底是房仲業做不起來 保險業做不起來

還是

本身沒能力 ???

真的勸你不要踏進去

朋友拉你進去是因為增援有獎金

主管要你試一試是因為就算你失敗了你的客戶還是留在公司

很多人撐不下去就是因為錢,真的不像主管所說的這麼簡單

"你只要每賣一份契約,就請對方提供你三個名單,這樣拓展下去還怕沒客源嗎!"

真的去試就會知道,別說三個連一個都有問題,保險其實也是走直銷的老鼠會模式

也許一個契約你可以賺兩萬,但前提是客戶年繳,不然你的業績和獎金也會被分成12份,這應該沒人會跟你說

底薪?前三大的某家保險公司,半年底薪是業績要做到所定的標準才會發的


再來是開銷,三餐都吃外面一餐50元 $4500
機車要加油一個月可能近$1600
手機費爆貴,含上網近$2000
交際費,約吃飯 小禮物等等....$OO
你的錢夠燒多久!?

誠心建議你找份正職穩定薪水的工作,保險做兼職就好

做做自己家裡和親朋好友的車險,有要買保險也不用跟人要退傭,傭金也自己賺

沒有業績壓力才不會容易被逼上歪路
感謝各位大大的用心回復

像前面大大講的真的剛好我出了車禍進而對保險業產生了疑問
可能真的向各位講得太過年輕看得不夠.....這些
保險我想就把它當個可能的考量吧
之後等傷好了先找看看像房仲這類有底薪的業務磨磨看,
先學些東西慢慢的-打小怪-之後再去挑戰XD
莫忘初衷,保險是個幫助人的事業,如果一直把利益擺在前面,那就失去這個行業的意義,應該是站在他人立場著想為優先吧!

AnniLin wrote:
莫忘初衷,保險是個幫...(恕刪)


大大您說的沒錯,但是有幾個人挺的過來?以一個完全的良心事業來做,你覺的要
多久才能成就您所說的良心事業來讓自己過活?小弟家裡還過的去,又是單身一個
,我在金融業就是用【良心】去經營,每個月都只領最低薪資,花了多久才有一定
的規模您知道嗎?五年,整整五年!!這五年我全部都領15600 (扣掉勞健保+員工認
股等等),試問一個完全沒有資源的年輕人如何去撐這麼長久的時間?還是一樣被當
免洗筷給洗掉?


還是再三跟樓主大大強調,去做有實體銷售的業務,金融業比你想像的還要無良,
買萝想、賣幻想,最後都只是一場空,要鍊自己的業務能力不需要在金融業練兵,
要做業務多的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