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gy wrote:我當年要是把買儲蓄險的錢拿去買土地...你才知道自己有多蠢... 當年是要說多久以前.....話說當年你買儲蓄險的錢,應該買不起什麼像樣的土地。又說當年你若把買土地的錢,拿來買儲蓄險,現在應該也是笑呵呵。PS.郵政壽險除外。
imggy wrote:不知道我的聯想有沒有錯...以前景氣好保險業蓬勃發展...壽險儲蓄險賣得頂呱呱在5年前國泰金可是獨霸一方的壽險金控龍頭 我告訴你,你聯想錯了....國泰獨霸一方不是5年前,當年他股價1000元以上,你應該還......
imggy wrote:我當年要是把買儲蓄險...(恕刪) 你當年要是?我當年知道樂透彩號碼我也好野了....說你不懂還要凹..........當年利率高,保單預定利率也高,買到賺到保險公司每年為了過去賣的高利率保單要付出多少錢你知道嗎?現在利率跟以前根本不能比,到底是誰不懂保險的知識阿....
可惜 wrote:你講話前後矛盾,第一...(恕刪) 有啥矛盾就遇到一個不值得的業務我雖然自己不退佣,是我遇到好業務但大家遇到的業務存活率高不高,如果不高當然,就叫大家先退佣啊就續保件就1萬多元啊,不然呢?新保件?光那天光速逃,當然不可能有新的件給他啊不然呢?你也是內行的,我給你另一個訊息,他接我的保單是第四年後,你老可以自行算算我保多少。不得退佣又如何?從事保險業務員的陣亡率就比較低哦,哈哈哈~~~~~~~~~~~~~~----------------------------說真的,要是我是你的保險業務,我會超想哭的~~---------------------不用哭,我也不會找你,我的業務員也來得很高興不多,最近一張保單才18萬年繳而已。至於前面那個檢現成的當不當奴才,你是太氣憤了嗎?我前面post講的就續保件,沒出任何力就檢到的,還不來服務是怎麼,不能叫他來哦。我也好聲好氣叫他來,啊就不來啊聽到有可能有新保單就馬不停蹄的飛來叫他順便幫我服務也不行哦您是那間,可以順便請教嗎哦對了,因為業務員的不穩定所以身為客戶的我,親力親為,自己來兼檢視業務員合不合格不好哦我可不想理賠的權益有損失話說回來,如果在遇到現在服務我的業務員前,就有素質好的業務員,你以為我願意浪費時間在這上面哦…
有朋友在做所以了解這塊1.%數是有但沒那麼誇張2.佣金只有前幾年,不是你繳20年就發20年,那麼爽的話業務怎麼會陣亡3.要求退佣,理賠也打折有人願意嗎?因為退佣所以業務才會換人啊4.有的保險公司連底薪都沒有,業績差連健X和勞X都沒有5.台灣利率越來越低,人口越來越少,買得人變少了,保單當然越來越貴(精算師不會讓保險公司賠錢的)6.懂得保險的人,若在10幾年前買的保單,6~8%的利率都已經停賣了,要她解約開什麼玩笑,保費硬著頭皮也要繳完她7.保險公司拿你繳的錢去投資,才有錢理賠啊.雖然未必是賠給你8.保單越來越貴,相同的理賠要多花更多錢,父母有幫你保的真的要感謝他們,業務也越來越難做了
看到這標題,以及朋友們對此標題的回應,我不禁也想發聲一下~~我想,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保險業務員是沒有薪水的,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佣金,只要保戶仍生存,只要保單還有效,就有義務向客戶提供服務。假設:(下列數據均屬假設)30歲女性,終身醫療險,保額:2000(住院日額),年繳保費27000,繳費期間:20年,保障期間:終身假設保險公司支付給業務員20%的佣金(第一年),相當於是5,400元,如果以20年來分攤,保險公司提撥給業務員服務的酬勞是平均每年270元。若保戶於65歲身故,那就表示該為客戶提供35年的服務,設算下來,平均每年酬勞是154元。(第二及第三的佣金未列入計算,因為佣金率會變低很多,需只能領前三年,假設第二年佣金率5%,第三年佣金率2%,第四年起0%)若是一位能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保險業務員而言,您不覺得值得付他這樣"微薄"的薪水嗎?試問,您逛街購物,有多少品項是提供售後服務的?假設買件3C產品,廠商能提供的保固及服務有多久?維修若逾保固期,是否需支付相關費用?保險倒是很不一樣,當身體出狀況需"維修"時,提供的是保障及服務。如果您認同我的說法,相信您一定不會想要求業務員退佣,因為,您連支付他長期對您提供服務的微薄薪水都不願意了,那麼,還會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服務品質呢?不知道您在規劃保險時會在意哪些事,除了考量所規劃的保障是否符合需求,當需要保障時是否都能發揮其作用,以及給付保險金是否夠迅速及時之外,保險公司能否財務穩健永續經營,以及業務員能否長駐久待,在您有需要時能及時提供服務也應列入考量,所以,慎選保險公司以及保險業務員,是不是遠比退不退佣來得重要些?在這裡,也聽到些朋友們抱怨,抱怨自己買的保障與原先想的不一樣,甚至不是自己想要的,我的想法是買保險可以是自主性很強的一件事,並不是保險業務員推薦什麼就得買什麼,最終決定簽字的人一定還是自己,而且沒人可以強迫你,是否也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而不是全推給業務員。所以在決定投保的過程中,是否對內容已充份了解(DM+條款+說明+給付範例等),保障內容是不是符合自己需要,都需自己加以判斷。身為保險業務員的我,本身也是一位保戶,在我成為業務員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每次繳保費都在繳辛酸的,因為我甚至連小感冒都很少,哪會去想到有一天會需要動用到保障,直到有一天自己生了病住了院,躺在病床上的我,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好險有保險"。也很感謝業務員為我規劃的保障以及提供的服務,保險公司的快速理賠,也讓自己覺得"揪感心"。尤其是在歷經好一段時間的進出醫院,更讓我深刻體會保險的重要,這也是我投入保險業的主要原因,因為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保險有多重要。並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以保戶的角度來看待保險這事,自己不愛被強迫推銷,所以也不做強迫推銷的事,只規劃對保戶有幫助的保障。
Izusawa wrote:不知道您在規劃保險時會在意哪些事,除了考量所規劃的保障是否符合需求 總之~只要保險公司無法做到主動理賠,還要受益人自己去申請才有賠的話,我是不考慮保險的。有時想想,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將資料與戶政或健保單位連線?如果人往生了或生病了,就主動跟客戶講,有那些保險可用,由客戶去選擇~倘若有人保險了,沒跟家人講,或者有講,但家人事情急了忘了~保險公司也沒主動聯絡,那麼忘了去申請,這樣子不是很冤嗎?
喬子 wrote:今早看了一下56台有...(恕刪) 台灣的保險 高保費 低保障以前保險最愛賣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保單 前六年連續抽傭 平均保費六成也愛賣 終身拿回本的 抽傭也有四成以上 抽傭也是前面十年左右台灣保險業粉像老鼠會 一張保單平均至少有五個層級抽傭 所以才這麼多分處和組織美國三億人口 30萬業務員 台灣2300萬人 也近30萬人業務員 因為台灣保險業可以兼職....外國有許多行業 引進到了台灣就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