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One X在S3這一戰打得這麼辛苦, 真的跟行銷的技巧和力度有很大的關係, Samsung全系列產品在行銷的技巧上和策略上都是很熟練的, 殊不見電視上到處都是Samsung的品牌形象廣告, 尤其是Samsung產品線不只在手機上, 不同產品一起行銷很容易將品牌效應擴大!!
我記得在商周上看到Samsung手機一隻補貼30美金, 而宏達電只能拿出10美金補貼, 這20元美金的差距不可謂不大, 如果你是通路商或是電信業者, 你會強力推銷HTC還是Samsung? 或許你會說那HTC也一樣補貼30美金不就好了, Samsung有很多關鍵零組件都是自己製造, 成本已經比HTC少了很多, 補貼30美金或許賺的還比HTC還多.
至於產品瑕疵率過高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於跟研發的關係比較小, 倒是跟工廠生產的把關有很大的關係, 這部份是台灣的強項, 對於HTC來說問題並沒有上面的問題大!!
所以HTC在未來產品線定義及行銷上必須好好下對策, 不然很容易走到Acer類似的情況, 品牌廠的毛利居然可以貼近系統廠的窘況.
richardlu789 wrote:
昨天看到雜誌寫到一堂...(恕刪)
HTC確實有點驕傲,光是高通晶片問題就可以看出,再者HTC幾乎很少使用台灣零組件,這也造成成本增加
另外機會才是很好概念,但看看HTC的ONE系列也是創造了相機功能的機會,但因行銷不足所以無法發揮優勢
至於通路商電信商的拓展速度及關係維持,這HTC非常不足,也證明了HTC領導者的行銷及商業策略不足
我覺得可以補貼多一點,但成本可以從其他地方COSTDOWN,比如說使用台灣零組件多一點
至於產能到底要不要移到中國?這我想沒有答案
對於生產線costdown有兩種方法:
1.全部移至中國,台灣增加韌體軟體行銷人員來增加國內就業,或是交給富士康代工
2.目前生產線仍保留在台灣,但不再擴廠,並與鴻海合作在台灣蓋無人工廠
3.生產線全移至中國,但保留目前台灣產房專門負責製造銷售到台日美等先進國家的手機
總之,領導者無能,無勇無謀,爛!
誰來當頭?
別鬧了,如果真要這樣也不是不行!
有繳稅的人都可以領薪水, 大家意下如何?
動不動就要人家救!
賺錢的時候,上1300喊1800的時候怎麼沒多分一點給我們人民咧!
那些買在1000塊以上的人,現在的心情又是怎樣呢?
nVidia_X wrote:
hTC跟三星怎麼比?
在iOS生態 很明顯的就是由軟體/應用/粉絲取勝 加上滿手現金與足以控制絕大部分電子業上下游的能力
在Android生態 很明顯的就是關起門來自互砍 比外型/規格/價錢/廣告/補貼
三星自己生產eMMC/DDR/LCD/CPU等關鍵零組件
hTC以上全部都要買別人的
hTC跟三星到底要怎麼比?
個人政府應該成立一個"電子業重建基金" 來整合hTC/MTK/UMC/AUO/南亞...等沉淪公司 (MTK目前還不錯 但我認為遲早會被大陸趕過去或是被高通婊死)
要建立以一打十的本事 而不是當被打的那十個
七七三 wrote:
當對手行銷費用是你的16倍大
該怎麼做htc才能贏呢?
各位發揮一下想像力吧
不然我們一直吐htc做的不好
該怎麼做是好?...(恕刪)
行銷費用或許是個問題,但絕非是關鍵或無解的問題
不然當三爽開始作手機時,Nokia和MOTO這些大廠的行銷費用會低於三爽嗎?還不是被幹掉
hTC的行銷的確很爛(台廠都是半斤八兩),像今年的重心One系列的廣告就算只有一支,好好拍總行吧,跟三爽的廣告在youtube的點擊次數比連1%都不到...因為那支廣告我也是看5秒就想轉台
hTC一直認為自己的技術很好,但畢竟是架構在Android上面,Google不支持你你能靠誰?專利打不過人家,附贈免費套裝軟體增加手機價值也是一條路吧,滿手現金時為何不併購有潛力的軟體公司充實免費套裝軟體的實力呢?除非Google有限制不准hTC有自己的加值服務或免費套裝軟體
richardlu789 wrote:
行銷費用或許是個問題...(恕刪)
硬體的價格是靠殺價
但是軟體的資源跟研發呢?
HTC根本沒有心思在軟體開發上面
不然Sense這隻老羊怎會每次都被HTC拿出來Show
有時候看到骰子 今日歷史新聞 天氣
都有點無言
我買手機自己去裝不就好了
對我又沒有實際的幫助
智慧型手機或移動平台我根本不關心到底是哪一種廠牌
而是軟體是不是我需要的東西
跟硬體的整合度是否夠好
請問htc這幾年做出了啥軟體跟硬體的整合?
不要老拿sense出來說
除了sense還有沒有?
你的手機可以跟台灣所有的銀行做異業結盟
你的手機可以跟台灣的便利商店做異業結盟
你的手機可以跟台灣所有的網路書店做異業結盟
做了嗎?
沒做
那htc這幾年到底做了啥?
沒有
喔!有拉
炒股票
難怪今天股價倒成這樣
有人炒作就有人放空啊
你是台灣移動式平台的龍頭
我們不相信你去跟這些廠商談沒有條件
重點是 你看不看得起台灣這些廠商
台灣都做不好了還國外
htc自大
現在htc的思維還是跟pc廠商一樣一直想說靠著硬體更新來佔有市場
但是毛利跟獲利卻越來越低, 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上位的心態不改準備就進入跟pc產業一樣的下場
重點是之後QC是否有改善?沒有改善 每支手機的獲利又降低 又沒有軟硬體良好整合的機制
100多我們都嫌他太貴
不是只有htc被三星的硬體鎖死 很多廠商都一樣
但是htc有身為移動式平台的硬體利基為何不想子使用軟體 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來做硬體的推銷?
還是htc辦不到?因為從來不關心軟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