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樓的樓主很奇怪前面叫別人培養小孩以後當公務員後面馬上又說那是「去吸人民的血、讓政府養」那難道你是叫別人的小孩去「吸人民的血、讓政府養嗎」?我本身是做服務業的但是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太多在亂檢討別人的文章看了很不爽你如果覺得公務員的福利很好趕快自己去考!不要講一些543的簡單明瞭,OK?
看了版主的發文版主應該只是要抒發情緒的反諷文章,倒不像是要讓大家作為筆戰的互討大會,看到後面越來越覺得將自己的國家二分法了,這不是好現象,無形中撕裂國人的氣氛越來越濃,從解禁以來二分法一直是藍綠顏色,打自經濟衰退以來,二分法突然轉向到公職與民間企業的個人所得,其實癥結點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口袋問題。貪,從古自今就沒有消失過,但今天要檢討的癥結不應該把問題轉變到公務員個人的薪資上,否則十幾年前經濟還在上昇時,一班上班族的平均薪資應該也沒有比工務員平均薪資高時為何不出來討伐這樣的狀況,是不。很多網友的論調好像都是我沒的過你也別想好過,可以理解是心情不爽,但這樣一起向下沉淪的思維,對整個社會,會帶來不好的發展,想想公司突然降薪員工會好好的更努力為公司工作嗎,公務員減薪效率會變更好嗎?貪污的狀況會更少嗎?老是在退休俸上打轉,政府早已知道這是個沉重的包袱,只是它不是一刀就能割掉的。各行業都有自己的苦處,當軍公教員的也都有自己的苦,不是領的薪水多公僕就該忍受別人吐口水,少數被人看到的喝茶看報領高薪負面不應該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公務員效能不彰該不該討伐,應該,這才是大家應該生氣的地方,公務體系有兩大包袱,一是學歷掛帥,一是公器私用,有學歷並不表示能力就高人一等,但卻能佔盡先機,而公器私用範疇更廣,小至私人服務,大至人事安排,為何公務員貪污案總是一掛一掛的人,鮮少個人犯案的,但我看到太多公務員為了爭論不合理的決策或作為向上級抗爭,卻落的被冷凍甚至威脅的下場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良知,不是每個人都自願同流合污,只怨沒有權力去做改變,有志不得伸,就像人民看政府的無能,仰天長嘆。之前在版上PO了一篇抒發文章,蝴蝶效應在哪裡 一場看不見煙硝的戰爭可能是寫太差了,反應的人並不多,但裡面有寫道......歡迎來到後PC時代政治離不開金融,金融還要靠政治,我相當推崇<民國100年大泡沫>與<美元圈套>的作者王伯達先生,他擅長於這種蝴蝶效應的推裡,憑藉他個人的對政經趨勢思考分析的專長,精確的指出台灣近三年來的走勢(但當時的氛圍連政府都公開批評他),也是因為有幸看了他的著作,讓我的資金安然度過這二年的風暴,他不是神,但他更瞭解如何運用蝴蝶效應去思考推論。我參加了他的新書<預見未來>的發表會,會中他舉例了【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這部電影,一部看似美國Hollywood的娛樂事業傳記影片,卻能引發如同蝴蝶效應般最後撼動中國世界工廠瓦解的力量,很多人很難相信吧!更難以置信的是,在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下台灣有可能將是這場看不見煙硝戰爭下第一批犧牲的國家,且讓我們拭目以待。這讓我想到一篇經典廣告內容:大金的女兒不解的問著爸爸說:「爸爸,外面那些人吵吵鬧鬧的在爭什麼?」爸爸:「他們在爭誰是第二。」女兒:「為甚麼要爭第二呢?」爸爸:「因為『第一』已經決定了!嗯。」當我們所孰知的中國世界工廠瓦解後,你會看到全球各地的興起迷你型世界工廠將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自己的經濟利益,而真正的第一「美國」只會繼續沉默的用「美元陷阱」把大把的鈔票與國債,拋向亞洲及新興國家繼續去換取實質的商品與資源,並巧妙的把這些國家繼續當做星條旗下的一個個殖民經濟。「老大」只不過是有點累了休息一下,讓這些小老弟的先去爭無謂的「大老二」。很明顯的即使這個世紀過去了,美國依然是第一,而國家資本(社會)主義在經過數十年的消聲後,因為平價興起與中產階級的衰落再加上貧窮,會再度被世人提出挑戰自由貿易主義,未來會有更多的貿易壁壘政策摩擦發生,而平價的當道,會促使某些行業先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效益。近期以來看到各個政論節目全都不約而同在討論國民口袋經濟問題,謾罵政府的無能,亡羊補牢卻為時已晚,但就只應該罵無能的政府出口怨氣嗎?雖然這些年來我沒有看到執政團隊有任何號召力,請回某重量級人物擔任重要計畫的推手,而綠色的黨也不曾放棄台獨神主牌思想,可是腳依然伸向大陸的土地,但是有更多的原因要怪我們自己有太多的民粹作遂,政府的政策為何每每不能落實,公權力為何總是不彰,一個天災凸顯出廬山違建戶的遷移補償費發放的問題,一個油電雙漲挖掘出國營事業貪瀆謀利的內幕,最後都要用政治來解決,為何?因為數十年的瑕疵民主選舉制度(還記得立法院台灣三寶的時代嗎),養成「公僕」只向政治做服務,卻失去了「自尊」的價值,更遑論這內部還牽涉到數十年來盤根「齪」的利益問題。.......到今天了,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解決這個國家的窘境,或許無力的人民只剩下一個辦法,串聯,全民狗仔!個人覺得新世代的人要有新的認知,如今到處都有行車紀錄器、手機監視器,隨時隨地都有人有意無意間的錄下聲音影像,這種頻率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高,我觀察到都市裡想偷到垃圾的,想逆向騎車的越來越少了。這是科技提昇了對人心圖方便的戒心,商業創新的邏輯運用在生活中道理也是相通的,藍海策略應該是要如何整合這些資源形成群眾效應就像google、facebook一樣,Anyway。過去幾些社會事件,幾乎都是靠群聚力量所引起的,順應媒體的運作模式,人不多就沒新聞性,越多人跳出來檢舉公務人員的不法,就越有嚇阻力,遠比廉政署有效率,有罰也要有賞,對認真努力的公務員,也同樣要發起按"讚"的運動,讓公務員的考核制度擺脫過去的"主官考核模式",才能擺脫公務員的奴性,從核心思維去改變,我們才會有機會再拾回過去的繁榮。讓我們共同努力吧。iamvb123 wrote:建議各位有小孩的,從...(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