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銀併台新金? 可信度多高?

黃達業不曉得接多少金控的產學合作,他講的話基本上要打些折扣。
銀行業的經營績效不是看EPS, 而是看ROE(淨值報酬率), 台灣公股銀行的ROE不及民營銀行, 也不到國際性銀行的一半, 財政部派到公股銀行當董事長及總經理的, 這些人只會耍嘴皮演政治戲, 公股銀行的優勢只在公股, 公股銀行的公務員性格根本走不出台灣, 所謂海外分行賺錢 ? 其實只是國內分行掛OBU帳而已, 有幾筆交易是賺自外國人的錢 ? 台灣的銀行要有國際競爭力, 只能靠你們看不起, 防止它們壯大的民營銀行, 真的是悲哀.
財政部對管理公股行庫及維護大眾利益還真是有一套

經理人炒股 財政部怒撤第一金投信董座 【19:53】


〔記者張舒婷/台北報導〕第一金投信旗下三位基金經理人涉嫌以基金資金炒作股票,收取回扣,引起財政部震怒,財長張盛和今晚火速決定,要求第一金投信董事長洪新湜下台負責,由第一金副總薛淑梅暫時代理,三個月內將確定新董座的正式人選。

財長火速決定洪新湜下台負責

 第一金投信公司所屬三名基金經理人,疑收受上市櫃科技公司普格內部員工的回扣逾四百萬元,暗助普格內部護盤卻慘遭套牢,所操盤近五千萬元資金蒸發了兩千萬多萬元。其中被告的喬仁傑、許訓誠兩名基金經理人,經查後坦承犯行,檢察官諭令各一百萬元交保,另一名經理人許弘政以一百五十萬元交保。

 該案不僅讓投信的基金經理人道德操守問題再度引起各界質疑,由於涉及財政部主管的公股行庫,也讓財政部相當不滿。

 張盛和今晚證實,盈正案爆發後,他立刻要求各大公股行庫,務必做為金融圈的表率,徹查旗下經理人的可疑言行、操盤紀錄,未料經過一番徹查後,第一金投信還是傳出弊案,顯見督導不周,令人遺憾。

薛淑梅暫代 3個月內確定新人選

 張盛和說,上周五晚上弊案爆發後,他還不確定詳情,經確定三位經理人皆交保後,便致電給第一金控董事長蔡慶年,明確下達指令:「不能這樣,一定要有人負責。」故火速作出此人事案的決議。洪新湜也坦承,已主動向財政部遞出辭呈。

 張盛和表示,按照規定,薛淑梅代理投信董事長職務至多三個月,目前的優先任務是穩下第一金投信的運作和內部控管狀況,近三個月內一定會確定董事長人選。
2013-03-07 18:13 新聞速報 【旺報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針對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彰銀、台新合併案,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前財政部長劉憶如今天出席一場論壇表示,台新金是彰銀最大股已是既定事實,「問題一直拖延,你(財政部)到底要怎麼樣?」

扁政府時期力推的二次金改滋生諸多弊案,金融機構整併如今成無人敢碰的禁忌議題。但劉憶如表示,二次金改的概念是對的,是「一定要促成這樣的事」,東南亞國家都在鼓勵銀行併購,台灣不能按兵不動,「不併購銀行規模怎麼壯大?不能因噎廢食。」

劉憶如認為,當年整併出現弊端,係因沒有公平、公正、公開的遊戲規則,而且都是政府內定好誰配誰。這麼多年來,台灣的金融整併工作至今一事無成,「台新和彰銀就是這樣!」

她說,台新金已是彰銀的大股東,不論當年入股過程如何,這已是既定事實,財政部不能無限期拖延問題,要有解決問題的時間表,「不然你(財政部)到底要怎麼樣?你說彰銀股東會受傷害,難道台新就沒有股東嗎?」
把彰銀併入台銀或土銀
順便下市 或讓 台銀 土銀 借彰銀殼上市
讓台新徹底死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