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快瘋掉了!!! 每月支出高達11萬?!!

境外保險我想應該是可回本的
就我所知有8年或15年的
若風險不考慮其實報酬率不低, 若已繳一年以上千萬不要停繳
到期會有一筆資金可應用
保險如果是養老險之類的跟優惠存款都不算支出. 小孩的費用也算合理,夫妻生活費也算合理.
是不是還沒有算到大樓管理費?

看來他們的生活水平算中上,所以這些支出就變得必要了. 沒看到有甚麼太過奢持浪費的地方,要再多存錢只能開源了.

另外建議他們做個資產負債表,把優惠存款&保險(養老或儲蓄險之類的)算成資產,而不是只看手頭現金,這樣會覺得錢有存快一點的感覺.

Pandion wrote:
看這保險金額, 大部...(恕刪)


看了一下除了保險費偏高外。其它,我是覺得還好,

因為我自已的每月開銷也是差不多這上下。尤其是養小孩這一塊。

沒錯,養小孩的費用,的確是一個月要比22K還多。

托嬰中心一個月15K左右差不多,而大一點幼稚園一個月的月費少說12K上下跑不掉。

這都還不包含學費,和一些課後的活動課程,平常的娛樂等。

一個月20K~25K。差不多也是這樣,上了小學後,上公小,一、二年級只上半天。

安親班,也差不多一個月要10K。也不包含學費,什麼,現在安親班也要學費,對,你沒看錯。

這都是一般目前大多的學生開銷而已。為什麼我說大多,因為我女兒念的公小,班上很多都是這樣。

不是什麼那種貴族學校,還是什麼全美語的,或是上了一堆才藝課有的沒的。

要是要上那種,一個月平均50~100K是跑不了。所以在台灣,真的養小孩很貴。

但是我還是鼓勵生小孩,因為如果真的走向少子化的社會,我們未來會很慘,因為勞動人口一直下降。

老人愈來愈多,這些小孩,未來真的會比現在的我們還慘。啊~~~我不敢想了XD。
大大的支出其實還蠻正常的
在不改變你生活品質的前提下, 在怎麼省每個月應該都要10萬的支出
真的要調整就只有保費太多了, 當然依你的收入比例來看保費剛好在臨界點
但一年要繳超過40萬的保費你可以想想真的都是你需要的嗎
kenandine wrote:
我朋友快瘋掉了!!

他A與太太B(皆6年級)算是很節省的
也算高薪(月薪共1X萬多)
但一直不知道為何存款增加的很緩慢???

前陣子仔細算了"收支結餘表"後
才驚覺每月支出高達11萬?!!

還好他沒車貸+房貸
不然就要流落街頭喝西北風了

項目如下:
--------------
每月固定支出

項目 金額 備註

手機費A 1,100 中華300+威寶800
手機費B 500 中華
給長輩 10,000
網路費 1,000
第四台 500
保險A 19,126 AXA+新光+國華+車險
保險B 15,000 180000/12
寶寶(1歲多)25,000 學費+花費
油錢(2車)8,000
XXX(優惠存款 20,000 A+B)XXX 刪除!
所得稅 4,167 50000/12
汽車稅(2車)1,710 (11920+8600)/12
汽車保修(2車)1,200 500+700
生活費 15,000 三餐200*2人*30天+雜支3000


室內電話費200
水費 500
電費 500
天然氣 600
過年紅包 5,500 (20000*2人+6000)/12
紅白包 500 2000*3人/12

固定支出合計 $110,102)





很好奇 有哪種朋友會把收支明細這麼清楚的告知他人 只差沒小數點



kwfish wrote:
看了一下除了保險費偏...(恕刪)


Fish大好好投機吧~
不過一眼看就知道,保險好像比重太大了點
如果都是儲蓄險好像也不太好
保險是的主要目標並不是存錢
保費全部拿掉
寶寶一個月花25000? 讀貴族學校嗎? 我算20000就好
兩人生活費+伙食費我再砍掉7000(剩20000)

這樣每月支出可以省下46126
正常多了是不是
Powerthrusty wrote:
很好奇 有哪種朋友會把收支明細這麼清楚的告知他人 只差沒小數點

同感.

這些數字可不是隨口閒聊中,一樣樣說出來, 另一個人單靠記憶力全部記住,再上網發文.
一定要一張紙;一樣樣從頭到尾,詳細思考與檢視,逐項寫下來才有可能.
應該是版主自己的家裡開銷.只是版主不好意思說而已.不要為難版主.就當做說的是朋友就好.
Katong wrote:
同感.這些數字可不是...(恕刪)
taiwan2008 wrote:
現在是三年領一次
跟本沒賺 ..
投入多少錢 每年領回 1.9萬 .....(恕刪)

當時 主推儲蓄險 廣告詞 每5年領回20萬 好像保額每年10萬起跳
終身壽險大都是 100萬 其餘就是儲蓄險
就看你保額多少
像板主這樣 月繳1.9萬 年繳就23萬
只有1萬是終身壽險 22萬是儲蓄險
每年22萬 6%利率滾 20年後本金就有了857萬
每年領6% 年領51萬 月領約4萬多

台灣的保險公司 目前就是為了 這個當時產品 在頭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