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前三季每股獲利有改善, 但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0.69%遠東新前三季每股獲利較去年差, 營收比去年同期僅增加 +0.7%裕民前三季每股獲利相較去年各季都是較差, 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14.91%遠百前三季每股獲利皆有改善, 但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2.46%寶成前三季每股獲利較去年差, 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0.53%
freeman9955 wrote:台泥前三季每股獲利有改善, 但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0.69%遠東新前三季每股獲利較去年差, 營收比去年同期僅增加 +0.7%裕民前三季每股獲利相較去年各季都是較差, 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14.91%遠百前三季每股獲利皆有改善, 但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2.46%寶成前三季每股獲利較去年差, 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 -0.53%...(恕刪) 單從你說的這五家公司來看嚴格來說只有裕民是獲利衰退的其餘四家營收少一點~但獲利變佳.要不然就是營收少一點點實在沒差多少這有可能營運策略的關係(想獲得高毛利.低毛利的單不接.自然營收就少了)不能歸究於景氣差
營收衰退, 通常是需求痿縮或競爭力衰退, 企業為了增加 EPS,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降低成本及費用.成本就是你的薪資及節能減碳 (電燈冷氣), 費用就是縮減你的出差, 減少報章雜誌整支出.因此獲利增加營收減少, 通常爽的是老闆及股東, 員工最辛苦. 因為公司不或會擴充員工, 而會增加員工的生產力, 就是更血汗再一層.而 "想獲得高毛利.低毛利的單不接" 一般公司組織會縮編, "想獲得高毛利.低毛利的單不接" 通常只是 對媒體及投資人的說詞, 能不能轉機, 就得靠實力.
Victor勝利 wrote:真的景氣差嗎?在食安風暴下的10月,商業營業額竟然創下歷史新高??有鬼喔 ..(恕刪) 今年每個人做的事完全與去年一樣,今年的商業營業額就會與去年一樣。如果再加上今年比去年的人口多,你覺得營業額會少嗎?營業額如果不成長台灣就死定了。媒體幫政府粉飾太平,你也拿來炫耀?
Victor勝利 wrote:真的景氣差嗎?在食安風暴下的10月,商業營業額竟然創下歷史新高??有鬼喔茶(恕刪) 台灣太多公司台灣接單,大陸或海外生產這部份台灣民眾是看得到、吃不到的受益的是海外廠的員工不是在台灣的勞工老是引用數據不免以偏概全坐井觀天不能粉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