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開放感應刷卡,你會因此減少去超商嗎?超商獲利會下滑嗎?


baby-face wrote:
剛剛電視廣告說:刷3...(恕刪)

399送全聯50塊禮券?

那一定要去捧場的啦
超商東西這麼貴

我多久沒走進超商了

咖啡難喝不說 什麼東西都貴

BABYTIME wrote:
超商東西這麼貴我多久...(恕刪)

沒辦法

就是近和方便 走路一下下就到

你就要讓他們賺高毛利

如果他們店員薪水好一點 我多交關沒關係

但是好像也是沒有 所以囉..我都去超市或量販店
有人說到重點了,
不是不想給超商賺,
而是超商賣的貴又不全面開放信用卡,
也不給累得要死的員工高一點的薪水!
台灣超商密度高並不是奇蹟,
而是外國人說的一種X性的展現!
因為在外國根本沒人要委屈自己。
全聯福利中心全台700家門市元旦起開放刷卡消費,
根據全聯統計1月1日刷中信卡的業績將近6千萬元。

baby-face wrote:
超商獲利會下滑嗎?

...(恕刪)

理論應是..供給增加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台灣連鎖大型量販超市全聯福利中心,今(6日)下午將召開記者會宣布,統一超商前總經理徐重仁從元旦起接任全聯總裁,並宣布新營運策略。

這下7-11要著急了!
結賬能夠刷卡是好事,
後學連去小北百貨買東西也都是刷卡,
加中油直營站的98無鉛汽油一樣刷卡。
理論上會減少。

整個市場區分為量販店、全聯、超商。

除了極端需求的人拉不走外,其中都拉的走。

有人說沒有影印機?沒有賣咖啡。不能繳費。

講到這我就想笑了!!

以前7-11也沒影印機、也沒有咖啡、也不能繳費。
開辦的時候,多少人笑話。

曾及何時,這些已經變成人們習慣成自然。

我們投資不就是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嗎?如果大家想的到你還有利潤嗎?
這個觀點應該確實運用的股票上。













joizli wrote:
整個市場區分為量販店、全聯、超商。

我的看法,一般民生消費型賣場是分成三類:

1. 大型量販店: 家樂福、大潤發、愛買
2. 中型超商: 頂好、全聯、松青
3. 小型超商: 7-11, 全家、萊爾富

其實三類型的賣場彼此各有特色,理論上是不太會影響到的。
大型量販店,據點少、貨量大、平均價格低,適合久久去一次。
中型超商,據點稍多,貨量一般、平均價格中級,想到可以去去。
小型超商,據點極多,貨量最少,平均價格最高,但佔地利之便,有其生存之道。

除了小型超商外,中型超商與大型量販店都只能開在店租較低的地區,因為這些店只能拼幾%的毛利。我曾聽過一家量販店的管理人員說,他們曾經模擬過景氣因素導致毛利下降,發現只要毛利降低超過5%,那就準備關門了。

中型超商其實也差不多,要從降低成本上著手,才能有獲利。但小型超商的獲利模式,卻是藉由高滲透率和多元服務而來,這一點是中型超商不太能辦到的,所以中型超商想藉由多一個刷卡服務來打擊小型超商,那是想太多。

不過中型超商要小心的卻是大型量販店下來做中型超商,像家樂福的便利購,挑在捷運站附近的地下室開店,以較低成本與人流匯集的優勢,這才是中型商超最大的敵人。像我在中和景安站附近,在景安站對面就有一家家樂福便利購,我去過幾次,真的會替在方圓一公里內的幾家中型超商,像松青、頂好、全聯他們擔心,因為便利購的性質就是走中型超商的路,又挾著和大型量販店相同的價格優勢,吸引從捷運站出來,順便買一點東西回家的人,這種吸金力量相對的比稍遠一點的中型超商還要強。所以對於那三家的中型超商,我個人是覺得未來規模充其量只能維持現狀,想要去打擊誰,都太難了。

另外提一點,我這附近有一家全聯,在全聯的斜對面就有一家7-11。根據我的觀察,最近全聯的客戶並沒有明顯增加,7-11的客戶也沒有明顯減少,所以我想不會因為刷卡一項措施,就影響到全聯和小型超商,而且業者也不會是省油的燈,他們會有專人在觀察,有什麼風吹草動,早就反擊了,還輪得到樓主在這裡猜想?
敗家不歸路, 越走越恐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